2017年12月1日 星期五

冬天藏精, 不宜性交!?


日前閱報見此標題: "冬天藏精 如何性愛?"

性愛這個問題,中國人與外國人的見解不同,熱帶人與寒帶人的做法不同,中國古代人與現代人的看法不同,最古老的養生家認為冬天不宜性交,口訣是:「春二,夏三,秋一,冬無」;意思是說,健康的青壯年,每十日內,春天可性交兩次,夏天三次,秋天一次,冬天不宜有性行為。但這個「性愛時間表」並不受歡迎,因為自古以來,冬天是嫁娶旺季,如果冬天不准性交,洞房花燭夜就會浪費千金一刻的寶貴時光。老百姓惟有「你有你講,我有我做」,而官府無可能為老百姓的房事而立法的。

到了道教出現,視「房中術」為一種重要修煉,於是對性愛有一定的規範。

早在馬王堆醫書《天下至道談》就總結了性愛的「基本守則」,分為「十修」。具體來說:

第一,「做」時,要維護精氣,不能無度縱欲;
第二,雙方都需「性致勃勃」時才可以做愛;
第三,做愛過程中要保持一定的節律;
第四,避免過勞、過頻;
第五,抓牢彼此的性興奮時機;
第六,以愛為名,及時溝通;
第七,動作輕柔、和緩;
第八,安排在彼此都精力旺盛的時候,男性要充分勃起;
第九,精氣互養,同求長生健樂;
第十,事後要歇一會兒,有後戲,調養生息。

遵守了這十大基本原則,才是擁有優質性愛的基礎。另外, 還有所謂「七損八益」:

七損八益是中國古代關於性交與健康之間關係的學說,此學說提出透過兩性性生活的須知及養生之法,主張去除和防止七損,並以八益來達到養生保健之效。

七損指出房事交合中對人體有損害事項,包括有:

「閉」:精道閉塞,指性交時性器官出於疼痛,甚至無法排精;
「泄」:精氣早泄,指性交時大汗淋漓;
「竭」:精氣短竭,因房事欠缺節制,導致精氣衰竭;
「勿」:陽痿不舉,指房事時出現的勃起障礙,如舉而不堅、堅而不久;
「煩」:心煩意亂,性交時呼吸急促,心慌意亂;
「絕」:陷入絕境,指女方無性慾感覺時,男方卻強行房事,有損女方健康;
「費」:徒耗精力,交合時過於急速圖快,虛耗精力。

八益則是指房事交合中對人體有益的做法,包括有:

「治氣」:調治精氣
「致沫」:致其津液
「知時」:掌握時機
「蓄氣」:蓄養精氣
「和沫」:調和陰陽
「積氣」:聚積精氣
「待贏」:保持盈滿
「定傾」:防止陽痿

《黃帝內經》亦有七損八益的記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這七損八益是指《素問·上古天真論篇第一》中所說女子以七七為天癸之終,丈夫以八八為天癸之極,然知八八可益,知七七可損,則各隨氣分脩養天真,終其天年以度百歲。

p.s. 《天下至道談》- 所謂 “天下至道談”,意謂論述天下最高深的理論,實際上就是談論房中養生之道。

2017年11月12日 星期日

道家養生術之辟穀


最近有在國內親人(已經超過85歲)身體日差, 據悉以往曾熱心追求長生不老之法如「辟穀」(不認識的人還以為是什麼"旁門左道" 會令人"走火入魔"...???) -

原來辟穀術是中國道家傳統文化的養生瑰寶!辟穀術,是一種養生方式!勿傳勿訛!

「辟穀」源自道家養生中的「不食五穀」,是古人常用的一種養生方式。它源於先秦,流行於唐朝,又稱卻谷、去谷、絕谷、絕粒、卻粒、休糧等。古人認為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氣者神明而壽,不食者不死而神。傳統的辟穀分為「服氣辟穀」和」服藥辟穀」兩種類型。

服氣辟穀法

即絕食情況下通過調整氣息來辟穀。食氣主要採用綿長柔細的呼吸方法。這一方法來源於仿生吐納,又叫做龜息。道家認為,烏龜之所以長壽,是因為它「食氣」。氣在人體內循環不止,不可或缺。氣的運行包含着人體最深奧的秘密。古籍中說「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氣者神明而壽,不食者不死而神」。在辟穀之前首先練習「服氣」,不僅能抵禦斷食帶來的飢餓與虛弱,還能使人精力旺盛,益壽延年。前期需要認識學習和引導,淺嘗輒止,不可盲目,量力而行。

服藥辟穀法

即是在不吃主食同時,攝入其他輔食如堅果、中草藥等對身體機能進行調節。在食氣的同時,進食雜食和藥餌。關於所服之藥,各家流派不盡相同,常用的雜食是芝麻、黑大豆、紅棗、栗子、胡桃肉、蜂蜜及酒類。至於藥物就更多了,有地黃、黃精、何首烏、枸杞子、天門冬、麥門冬、菊花、茯苓、白朮、松子、柏子、苡仁、山藥、杏仁、白芍、菖蒲、澤瀉、石韋等中藥材。

查1973~1974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古墓出土的帛書中就有一部《卻穀食氣》,論述練氣功以卻谷養生的理論與方法。

春秋時魯國人單豹避世居深山,喝溪水,不衣絲麻,不食五穀,行年七十,猶有童子之顏色。

曹植《辯道論》載郗儉善辟穀事,謂曾「躬與之寢處」以試之,「絕谷百日,行步起居自若也」。曹操招致的方士群中,甘始、左慈、封君達、魯女生等皆行辟穀術。

還有一些辟穀人士提倡少食,在辟穀過程中仍進少量主食,這與節食其實並無二致。通觀此類辟穀手法,其實質均是限制熱量攝入。在修習中所服下的「藥物」,有些是以脂肪為主,有些則以糖類為主,但其所含熱量均遠低於正常三餐。發現至今漸漸成為一種及養生,健身,塑身,減肥飲食等綜合學科,總之,辟穀主要目的還是養生,致力尋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healthy life style)而已!

SOURCES: 每日頭條-健康

2017年11月2日 星期四

論生活的藝術 - 死亡整理法/ 斷捨離 / Less Is More


衝擊家居領域的暢銷書《斷捨離》與《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術》,在全球激起簡化身外物的思潮。作者山下英子與近藤麻理惠倡議的扔、丟、棄、割,恍若給世人當頭棒喝;但實際行動時才體驗到那份難捨難離。此際輪到西方藝術家發聲,教導世人以「死亡清理術」,從衣櫃著手整理生命旅程中的纍纍雜物。試想像:若我不在,親人對這些遺物的感受將如何……

不要被書名《The Gentle Art Of Swedish Death Cleaning》(瑞典式死亡清理的溫和藝術)嚇怕,拋捨身外物與離世無關。作者Margareta Magnusson提點,清理物件時不妨想想,當自己不在時,這些東西會否成為親人的負擔?帶來麻煩?這是頗具指標性的衡量,也是她經歷過父母、翁姑、好友及長輩身後事的透徹領悟。

簡潔人生,由簡化家居做起。為防剪不斷理還亂,應該從清理衣櫃開始;相簿書信等舊物則容易牽動情緒,一旦陷入回憶便注定失敗告終。未屆40歲的你或許無必要應用「死亡整理法」,卻也是時候培養簡化身邊物、令家居井井有條的習慣 (按: 特別是今日寸土尺金的香港...)。

死亡整理法貼士

1 這並非年近半百才需要考慮的議題,任何年齡都可以藉此法,及早展開簡約及整潔的人生。

2 這是漫長而持續的過程,並非在一周或一月內完成的大掃除。它需要一輩子的履行,不斷減省、清理命途上的贅物。

3 清理家居時,不妨想像一下自己的遺願、追悼儀式及遺產等,幻想感受整個程序,可助你決斷地作出取捨──由自己作主,而非他人。

4 應向親友宣告這套簡約人生的意願,讓他們支持你,提醒你。

5 把不再需要的都化作禮物。下回訪友別再買鮮花食物,取一兩本好書或完好的物件,知道對方會喜歡或用得著即可。

6 先從衣櫥著手,以免感情用事被卡住;當衣物去蕪存菁又整然,必更有動力處理雜物櫃和閣仔。

7 死亡整理是淨化心靈的療程,而無關身故。清理過程中,讓人回顧人生,並學會只保留最重要的─感恩、幸福、釋懷、甜美記憶。

8 每次完成後都獎賞一下自己,吃頓好的,看場好電影或恤個靚髮。但, 千萬勿逛進時裝店或百貨公司了。

順便一提, 簡約主義的生活態度和美學,在上世紀初已經出現。建築師談簡約,第一個想起的必然是密斯(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可惜的是近年大家對密斯太過輕率,動不動就請他出來,濫用了大師。例如我們常常以密斯的一句「Less is More」,作為大師對簡約主義的定調。其實這個講法是有點遺漏的。因為密斯的這一句,其實借用了詩人Robert Browning的詩句,來回應記者對何謂簡約主義的提問。當中的重點,不是「Less」,而是「More」。以最少的介入,對空間做最多的影響。「Less is More」看似玄妙,其實道理很簡單,少了物件,多出的就是空間。在極度的簡約的空間之中,所有餘下的物件都是必須的,亦是最尤關重要的,和個人的關係亦更密切。「Less」很容易,但要達到「More」的層次,需要更高的覺悟。山下英子說她悟出「斷捨離」,是因為多年修習瑜伽,以及到日本高野山金剛峯寺參拜之後,看到僧侶簡單的生活而所生的覺悟。無論「Less is More」和「斷捨離」,都是近乎一種宗教修行和生活藝術。單單把雜物送到迷你倉,兩眼不見雖然換得一時乾淨,但説穿了其實仍然留戀凡塵,萬一引起火災就更加「罪過,罪過」。要完全撇除生活中的繁雜,斷絕多餘雜物的留戀,方能令生活變成藝術。

p.s. 誠然, 而且生活本身就是自己的道場 !

SOURCE:
"整理死亡魔法 斷捨離衣櫥起步" (am730) & "「斷捨離」與「LESS IS MORE」" (香港獨立媒體網)

2017年10月20日 星期五

敬天法祖的道教婚禮儀式- 以黄大仙祠為例


说起道教,大家可能对无为而治的老庄思想,甚或千奇百怪的诸神丹术熟悉非常,但有关道教婚礼的习俗与细节,又知道多少?原来自一九九七年起,黄大仙祠被香港特区政府批准为首个法律认可的道教婚礼场地。

谁人可于黄大仙祠举行道教婚礼?

准新人的其中一方应为啬色园会员或直系亲属。此外啬色园每年都会订定不多于三个日子,专门为非啬色园会员或直系亲属之人士举行婚礼,惟申请人必须为笃信黄大仙之善信;及经啬色园遴选会员推荐者。

道教婚礼行礼流程 (以黄大仙祠為例) -

1 向赤松黄大仙师上香及行三顶礼
2 神坛洒净 琳琅赞,净天地神咒,香赞,请圣读
3 向赤松黄大仙师行初顶礼
4 新人向赤松黄大仙师行献礼
5 黄大仙师赞
6 向赤松黄大仙师行再顶礼及诵读意文
7 新人向赤松黄大仙师再献礼
8 新人向当天行三顶礼
新人向赤松黄大仙师行三顶礼
新人行三交拜礼
9 结婚证书签署仪式
10 祝婚赞
11 向赤松黄大仙师行三顶礼
12 新人向赤松黄大仙师行二献礼《钟鼓齐鸣》
13 证婚功德
14 主礼人代表啬色园向新人致贺词
15 向赤松黄大仙师行三顶礼
16 礼成

p.s. 可見道教婚禮同其他婚禮的主要不同之處: 表達中國人「敬天法祖」倫理觀,即透過經讚感謝神明恩賜,與父母高堂養育之恩。

附: 道教嫁娶秘术

道教经典中法术繁多,当中自然少不了一些避免不吉利的新婚秘术法门,而中国民间传统的嫁娶习俗一 [六礼] ,便有辟邪化煞,趋吉生旺之意,令婚礼得以顺利进行,日后夫妻生活和谐美满。

以下一丝新婚嫁娶秘术,据说能促进夫妻关系,信不信由你! (參考: 百度百科)

1 迎娶新娘时,新娘出门前必须用红伞盖顶,随之撒米,一边撒一面讲吉利的语句,直至上了花车启程为止。到新娘下花车及入男家门之前,亦是如此撒米。
2 新娘用的伞必须是红色,因为红色是象征火,火能辟邪,撒米可避[三煞],其意是饲喂[羊]、[鸡] 、[牛]三煞,让它们忙于啄食被撒的米,无暇去危害新娘,是辟邪挡煞之举。
3 女方亲友送新娘出嫁时,避忌寡妇、孕妇送亲。以前新娘入门前,例必燃放爆竹,噼哩啪啦的声音,不单为了增加婚礼的喜庆,而且有吓走邪鬼的作用。
4 新房避邪物 - 择定吉日良辰安装新婚大床,摆放一些吉利好兆头的物品在床上,如百合、红枣、柏术叶,莲子等,意谓一对新人百年好合,早生贵子之意‘并将一把尺子、镜子、剪刀、嫁娶吉符,放在梳妆台上,意请辟邪 驱煞,百无禁忌。
婚宴中[闹新人],是对新婚夫妇一种祝贺方式,有谓[人不闹鬼闹] ,越人多闹越好,故此闹新人也是为了辟邪。

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

從2017年的世客會到蘭芳共和國 (1777-1884)


作為慶祝香港回歸二十週年系列活動之一,世界客屬第二十九屆懇親大會(下稱「世客會」)將於10月12-15日隆重舉行。世客會最早是1971年由香港舉辦,近半個世紀以來先後在亞、美、非三大洲的客家人做東道主巡迴舉辦,發展至今已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張名片,是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華人盛會之一。2017年是香港回歸20周年,也是世客會歷經46載重回香港這個發源地,亦是自1997年後首次在香港舉辦,雙重「回歸」,意義深遠。在此先向各位客家友人說聲恭喜, 打個招呼!

查客家民系,俗稱「客家族群」或「客家人」,在西方人類學上被簡稱作「Hakka」(客家語:客家,白話字:Hak-kâ)是漢族的一個分支,也是南方漢族影響深遠的族群之一,為中國南方唯一不以地域命名之民系,也沒有自己的省份。該民系主要分布於華南各地,尤其以廣東東部(粵東)、北部(粵北)和西部(粵西)片區,以及廣西東南部和福建西部(閩西)、江西南部(贛南)、台灣西北部(桃竹苗及高屏)為主要集中地,加上其由北方漢人南遷與南方少數民族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種兼具漢族與少數民族文化的獨特群體。「客家」的說法起源於廣東四邑地區,是當時的四邑原住民對粵東遷來的族群的一個稱謂。在四川,當地的客家族群被統稱為「土廣東人」,謂其語言為「土廣東話」。清初從粵北梅州遷出的族群,到達廣東珠三角,稱客家,到達廣西的稱來人、新民,到達江西的稱棚民、客籍人。

客家人從廣東的梅州、惠州、河源、福建和江西南部大量外遷到華南各省乃至世界各地。客家四州爲梅州、惠州、汀州、贛州。而福建寧化縣石壁村是客家傳說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被成稱爲「客家祖地」。廣東的梅州市則因其是客家人最主要聚居區之一而被宣傳爲「世界客都」,廣東的河源則被稱爲千年「客家古邑」。由于海外客家華僑祖籍地最多的是原惠州府,所以惠州又被成為「客家僑都」。贛州是客家人南遷最早的集中地,因而被稱為「客家搖籃」。福建省長汀縣在漫長的客家人遷徙的歷史上汀州作為第一個府治行政機關而存在,所以被海內外六千五百萬客家人稱為「客家首府」。

香港歷史上原屬廣東省的寶安縣,是客家人的傳統聚居地之一。17世紀末,客家人就開始向香港遷移,香港仍未開埠前客家人是香港原居民最早之一,該地區因而被人叫做「客家村」。在英國殖民香港以前,香港336個村落中(例如赤柱村),客家人的村落多達128個。2010年時,香港的客家人約有100萬人,當中包括「原居」和「非原居」的客家人。在新界大埔、北區、沙田、西貢、荃灣、屯門、九龍及香港島的村落皆可見客家人的足跡。客家人在港數量並不少,但由於遭標準粵語(即廣府話或稱廣州話)取代的影響,現時客家語在香港已不佔優,不少客家新一代都不會講客家話,或者只懂聽不懂講。

客家文化是南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廣東文化的重要支流。客家人非常團結合作,在中國大陸多居於閩粵贛地區,故有濃厚的丘陵文化。有人說:哪裏有陽光,哪裏就有客家人;哪裏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裏聚集,艱苦創業,繁衍後代。

不可不提的是客家人在東南亞地區曾創立的"蘭芳共和國", 2017年是其成立240週年!

蘭芳共和國(客語白話字:Làn-fông Khiung-fò-koet,1777年—1884年),別稱蘭芳公司、蘭芳大統制共和國,是亞洲第一個共和國,由海外華人在婆羅洲創立。1770年,廣東嘉應(今梅州市梅縣區)客家人羅芳伯在東南亞西婆羅洲(今西加里曼丹)坤甸成立了「蘭芳公司」,1777年羅芳伯將「公司」片面改為「共和國」,但向清朝稱臣時仍使用「蘭芳公司」。

蘭芳共和國建立時,第一任總制是陳蘭伯,第二任總制是羅芳伯,因此又稱為「蘭芳大統制共和國」;亦有人因第二任總制羅芳伯而稱其為「芳伯共和國」。

1884年,蘭芳公司被荷蘭東印度公司擊敗而滅亡,殘餘勢力逃至蘇門答臘。蘭芳共和國從立國至滅亡,共經歷一百零七年。由於顧忌清朝干涉,荷蘭並未公開佔領,而是另立一個傀儡政權進行統治。直到1912年清朝滅亡後,荷蘭才正式宣布佔領。

簡史

18世紀,西婆羅洲的各蘇丹國進口大量華人苦力到南洋挖掘金礦與錫礦,由於有荷蘭殖民者進行騷擾,所以當地有華人社團從廣東招請團練,來到南洋擔當類似保鑣或傭兵的角色,逐漸形成所謂「公司」的組織。又以客家人族群由於其械鬥傳統,習武風氣盛又相當團結有嚴格紀律,故頗受歡迎影響力甚大,當中勢力最大的是蘭芳公司。

清朝乾隆年間中後期,廣東嘉應州(今梅州市)梅縣區人吳元盛因為謀劃發動起義事泄,因而逃亡到婆羅洲島,在當地創建了很有影響力的聚勝公司,成為該公司首領。後來其下屬羅芳伯的聲望逐漸超過吳元盛,反而成為吳元盛的上司,羅芳伯遂成立蘭芳公司。

羅芳伯於1777年在坤甸成立蘭芳大統制共和國,並被推舉爲擔任第一任大總長。羅芳伯知道荷蘭人對清朝仍然顧忌,所以在立國之初就立即向清朝稱臣,並派員前往北京朝貢。但擔心清政府可能會有所不滿,羅芳伯向清朝稱臣時決定仍使用「蘭芳公司」之名,而非「蘭芳大統制共和國」。

1783年,由於坤甸河北部的戴燕王國(Tayau)國王很殘暴,人民都怨恨他。吳元盛前往殺死原戴燕王國國王,被當地民眾擁立為戴燕王國國王,被派駐在在坤甸河北部的戴燕王國領地,王位世襲,傳四位(吳元盛、吳元盛之妻、吳元盛之子、吳元盛之孫),共70餘年。

1795年,羅芳伯病故後,由江戊伯繼任其位。後來由於清政府在外交上多次失利,中法戰爭爆發,荷蘭人認爲此時清朝無力再顧及境外的事,於是東印度公司開始部署征服行動。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征服包括三場主要戰役:
西婆羅洲遠征(1822–1824年)
Montrado遠征(1850–1854年)
婆羅洲東萬律華人起義(1884–1885年)

1884年,荷蘭征服蘭芳共和國,蘭芳共和國雖進行了抵抗,但因武器技術遠落後於歐洲殖民者而失敗,其殘餘勢力逃至蘇門答臘。荷蘭並未公開宣稱已佔領蘭芳地區,而是另立了一個傀儡政權以便進行統治。

直到1912年清朝滅亡、中華民國成立後,荷蘭才正式宣布對蘭芳國的佔領。蘭芳共和國自立國至滅亡,共經歷一百零七年。逃往蘇門答臘的部分華人隨後往東北邊遷徙,並於馬來半島定居。

蘭芳共和國組織類似中國內地的祕密會社,譬如天地會和青幫。蘭芳大統制共和國以坤甸或東萬律為首都,並將立國之時,1777年當年定為「蘭芳元年」。國家元首稱「大唐總長」或是「大唐客長」,意思是華人作客海外的首長,且「國之大事皆眾議而行」,以類似於民主選舉和禪讓的形式傳承。前後歷任十二位總長。

最早使蘭芳大統制共和國在中國產生較大影響的是梁啟超,在其《中國殖民偉人傳》中有專條介紹。查對該書可知羅蘭芳(芳伯)和蘭芳大統制共和國事確實無疑。因其史料有多處來源。如謝清高《海錄》中說謝氏曾親到其地;西人所著《萬國地理全圖集》中稱其自立國家。外國史書中也說「漢人不服他國,自立長領」,建立了很多國家,蘭芳大統制共和國是其中較大的。《每月統紀傳》中也提到過蘭芳大統制共和國史事。梁啟超本人親見報紙記載蘭芳大統制共和國事,而羅芳伯同鄉梅縣余瀾馨著有《羅芳伯傳》。

p.s. 正如中華網所講, 這是一段"不應消失的(歷史)記憶"!!!

2017年9月10日 星期日

拜火教與大同教


介紹2個都是源自波斯(伊朗), 今時集中在印度和伊朗 (香港也有信眾), 一古一新(興)宗教: 拜火教與大同教 -

1 Zoroastrianism

瑣羅亞斯德教(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伊斯蘭教誕生之前中東和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因信徒在火前禱告而又得名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教」或「白頭教」。

瑣羅亞斯德教的思想屬西方理論定義下的二元論,有學者認為它對猶太教以及後來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影響深遠。瑣羅亞斯德教的神「密特拉」也進入到羅馬帝國以及印度的佛教的宗教之中, 現今西方聖誕節即為密特拉節。

目前此教在伊朗偏僻山區和印度孟買一帶的帕西人(又譯作巴斯人)中仍有很大的影響力, 至於在香港,部分帕西人以販賣鴉片起家。原來在香港居住的帕西人在銅鑼灣以「白頭教」之名建立一所神廟,此廟在1990年代改建為善樂施大廈。香港比較著名的帕西人有香港大學創辦人之一的麼地 Sir Hormusjee Naorojee Mody、律敦治醫院創辦人J·H·律敦治、還有帕西和華人混血兒立法局議員羅旭龢。香港的其它帕西人,如富商碧荔,立法局議員鄧律敦治,天星小輪前身九龍渡輪公司的創辦人米泰華拉,還有包括1865年香港上海滙豐銀行、香港總商會的創辦委員,不少帕西人也是聯交所上市公司董事。此外,香港旭龢道和碧荔道也以帕西人而命名,香港現時亦有名為祆教墳場的帕西人墓地。

此教的創始人是瑣羅亞斯德,出身於米底王國的一個貴族騎士家庭,20歲時棄家隱居,30歲時聲稱受到神的啟示,破斥當時的多神教,宣說拜火教,但受到當時的多神教祭司的迫害。直到42歲時,阿契美尼德帝國的宰相娶他女兒為妻,將他引見國王,瑣羅亞斯德教才在波斯迅速傳播,77歲時他在一次戰爭中,在神廟中被殺身亡。另有說法瑣羅亞斯德的生存年代要更早,瑣羅亞斯德教也非他首創,有源自更遠古的繼承。

阿胡拉·馬茲達是代表光明的善神,阿里曼則是代表黑暗的惡神;善神的隨從是天使,惡神的隨從是魔鬼,互相之間進行長期、反覆的鬥爭,為了戰鬥,阿胡拉‧馬茲達創造了世界和人,首先創造了火。瑣羅亞斯德的出生是善神阿胡拉‧馬茲達勝利的結果,瑣羅亞斯德的精髓每一千年產生一個兒子,他指定第三個兒子為救世主,以徹底肅清魔鬼,使人類進入「光明、公正和真理的王國」。死後要進入「裁判之橋」,根據其生前所作所為決定入天堂或地獄,但在世界末日時都要接受最後審判,惡人的靈魂可以盪除罪惡而復活。

To help fight the chaos, people need to:
Lead an active life;
Do good deeds; and
Have good words and good thoughts for others.
People also need to do these things in order to be happy.
這就是著名的 "善思, 善言, 善行" 。

瑣羅亞斯德教的主要經典是《阿維斯陀》,意思是「知識」,也叫「波斯古經」,主要記述瑣羅亞斯德的生平以及教義。瑣羅亞斯德教認為,火是阿胡拉·馬自達最早創造出來的兒子,是象徵神的絕對和至善,是「正義之眼」,所以廟中都有祭台點燃神火,最壯觀的是在伊朗利用天然氣修建的神廟,四方的神廟四角有四根連接天然氣井的管道,在廟頂四角有四個日夜燃燒的火炬。日常點燃和保存神火要經過繁複的儀式。

瑣羅亞斯德教認為,火、水、土都是神聖的,不得玷污。教徒死後僅能天葬,即放置特定聖域(寂靜之塔)任由兀鷹食其屍體 (按:西藏也有天葬習俗, 有說來自阿底峽。而佛教以為人死後沒精神因此沒保留肉體的必要,因此把身體布施是對眾生最後一件慷慨善事亦是佛教六度之一)。

2 Bahá'í Faith

巴哈伊信仰(波斯語:بهائیت‎‎Bahá'iyyat, 阿拉伯語:(阿拉伯文)‎‎ Bahá'iyya /bəˈhaɪ/;或稱巴哈伊教,簡稱巴哈伊,舊譯「大同教」),其基本教義可概括為「上帝唯一」、「宗教同源」和「人類一體」。

1863年,巴哈伊信仰由巴哈歐拉創立於伊朗,並在中東地區開始傳播。巴哈伊也可以指代接受巴哈伊信仰並按其準則生活的人,他們在提升和完善自身的同時也竭盡所能地促進他人及社會的福祉。巴哈伊信仰目前擁有500至700萬信徒, 遍布於世界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在印度和伊朗的集中度最高。

巴哈伊教是個新的獨立宗教。巴哈伊教沒有神職人員和地方教堂;現在每個大洲建有一個靈曦堂,分別位於美洲美國伊利諾州威爾米特、大洋洲澳大利亞雪梨、非洲烏干達坎帕拉、歐洲德國法蘭克福、中美洲巴拿馬、亞洲印度新德里、太平洋薩摩亞、南美洲智利聖地亞哥。每座廟宇都有九面,每面有一大門,代表可以從各方向加入巴哈伊信仰。廟宇中不出售紀念品、不接受饋贈,宗教經費只來源於教徒的捐贈。禮拜儀式非常簡單,沒有固定的地點,在靈曦堂中可朗誦任何天啟宗教的經典作品。

巴哈伊教有自己的曆法,每年19個月,每月19天,年末增加4天(閏年加5天)。每年公曆3月21日(春分前後)為巴哈伊教曆新年,稱為諾露茲節。

1935年,清華大學校長曹雲祥開始翻譯巴哈伊教經典時,認為其社會主張與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的「世界大同」理想相通,故將其翻譯為「大同教」,這個名字一直沿用到1990年代初期。1991年正式更名為「巴哈伊信仰」。

下列15條原則是巴哈伊教的基本教義,來源於阿博都巴哈在1912年遊歷歐洲和北美洲時發表的演說 (有不同版本) :
1 上帝唯一
2 宗教同源
3 人類一體
4 多樣性的統一
5 性別平等
6 消滅一切形式的偏見
7 世界和平與世界新秩序
8 宗教與科學並行不悖
9 獨立探求真理
10 推動文明的不斷演進
11 普及義務教育
12 普及輔助語言
13 服從政府,不參與政黨政治
14 消滅極端的貧困和富有
15 以靈性的方法解決經濟問題

p.s. 兩個宗教信仰看似陌生, 然而有一種熟悉的感覺 (宗教同源) ... ...

SOURCES: WIKIPEDIA 有關條目

2017年9月4日 星期一

正一道士为什么不吃牛肉?


道教有所谓“四不吃”:牛肉、狗肉、乌鱼、鸿雁,这第一位不吃的就是“牛肉”;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里说:杀业至重,牛有功于稼穑,杀之业尤重。

『《牛图经》原文』
牢字从牛 狱字从犬 不食牛犬 牢狱可免

劝人听我说因由,世间最苦是耕牛。春夏秋冬齐用力,四时辛苦未曾休。
犁耙铁打千斤重,竹鞭身上万条抽。泥硬水深拖不起,肚中无草泪双流。
口渴饮些田畔水,喝声快走不停留。肚饿吃口田中禾,一家大小骂瘟牛。
我在山边食青草,种出禾苗你自收。迟禾早糯千般有,番薯芋子满仓收。
糖米煮来养性命,糯米做酒待朋俦。嫁女婚男成喜事,无钱商酌卖耕牛。
田糧课税难完纳,家贫要货这条牛。见我老来无力气,牵出街坊做菜牛。
怕死难言流惨泪,将刀割断寸咽喉。剖肉抽肠破肚肺,剖肝削骨有何仇。
剥我皮来做鼓打,惊天动地鬼神愁。杀我之人家不旺,食我之人命不休。
仔细思量为恶者,从今猛醒回早头。我今受尽千般苦,莫你来世变成牛。
为善农夫休打我,因为成牛不自由。莫道世间无果报,轮回造化几时休。
劝君食味将牛戒,无牛亦有好珍馐。人从是处行方便,无量阴功万古流。

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不杀牛、不吃牛肉的传奇故事。

1『【清】严毓元《述梦戒牛录》』

宣城庚本淑的家族成员,祖祖辈辈都一直遵循不吃牛肉的传统。到了庚本淑这一代,亦是如此。
但是有一次,庚本淑生病,服用大夫开的药方,用牛脑作了药引子。又曾经有人赠送牛肉,庚本淑自己不吃,分给家里的仆人吃了,自以为这样就不会有罪过。
过了些时日,庚本淑晚上梦见头戴冠帽,身穿赤色朝服的神,呵斥他说:“你是吃牛肉的人吗?身体竟如此腥臭难闻?”
庚要淑回答说:“我并没有吃牛肉。”
神既命随从官司吏检阅善恶簿,接着说:“你虽然未吃牛肉,但用牛脑做药引子,因病破了戒。而且送牛肉给仆人吃,由于这个罪过,应当夺减你的阳寿,姑念你尚有反悔之心,你若能劝百家不吃牛肉,就还回你的寿算。”
庚本淑不敢回答,心想:“世人能信戒不吃牛肉的人很少,怎能劝导百家呢?至于平时若有人赠送牛肉应当怎办?”
神知道他的心理,便微笑地说:“有人赠送牛肉把它埋葬就行了。只恐劝导的心不够坚定,何必忧虑劝导不广呢?”
庚本淑醒来就将梦中所见经过记载下来,流传劝化世人,戒吃牛肉。

2『管师仁遇“疫鬼”』

管师仁,北宋著名政治家,官至正二品相。
在管师人少年的时候,有一次在元旦那天的清晨,大约五更的时候,遇到了几个小鬼,就大声的斥问他们:“你们是什么鬼,在这里做什么?”
小鬼们回答说:“我们是疫鬼,现在到人间来传播瘟疫。”
管师仁说:“那我家里也会遭殃呀!”
疫鬼回答说:“你们家因为不吃牛肉,所以才能免除瘟疫啊!”

引自"问道网: 《牛图经》告诉你正一道士为什么不吃牛肉"

p.s. 其他不吃牛肉的宗教 -

印度教不吃牛肉,因爲濕婆神的坐騎是一頭牛(難谛,nandi)濕婆神乃是印度教三大神之一,他們奉牛爲神靈。但是受到印度教影響的國家也是不吃牛肉,比如尼泊爾,雖然尼泊爾是佛教國家。中國的佛教特別是信奉觀音的人士是不吃牛肉的。至於耆那教 (Jainism) 其飲食特點為除不食用各種肉類、魚肉、海鮮及奶蛋外,也不食用根莖或球莖類蔬果。

2017年8月22日 星期二

《中國歷代王朝興亡四字歌》與《三字經》(中國歷史部份)


《中國歷代王朝興亡四字歌》

85歲高齡的北京大學文博考古學院教授高明,為普及歷史知識而著《中國歷代王朝興亡四字歌》,並為之詳加註釋。 《四字歌》以四字為一句,共120句,480字,合轍押韻,朗朗上口,讓你輕鬆記住自夏朝建立至清朝滅亡,中國四千多年間數十個王朝興亡更替的緣由和人物。

中華民族,歷史悠長。三皇五帝,傳位禪讓。
夏建王朝,始立家邦。湯伐夏桀,滅夏建商。
武王伐紂,西周勝強。幽王貪色,身死國喪。
平王遷都,東周洛陽。春秋五霸,齊桓宋襄。
晉文秦穆,還有楚莊。戰國七雄,彼此逞強。
秦楚齊燕,韓趙與梁。贏政統一,自稱始皇。
反秦暴政,陳勝吳廣。楚漢相爭,勝者劉邦。
劉建西漢,長安稱帝。王莽篡漢,改朝更制。
綠林赤眉,農民起義。劉秀興兵,反莽殺敵。
重建東漢,洛陽登基。黃巾軍起,分崩離析。
魏蜀與吳,三國鼎立。司馬代魏,西晉是立。
五胡亂晉,擄走懷帝。睿都金陵,東晉續繼。
齊宋梁陳,南方更替。北十六國,五胡分治。
繼有北魏,北周北齊。南朝北朝,隔江對峙。
北周楊堅,取代周帝。自立隋朝,南北統一。
滅隋建​​唐,高祖李淵。一代女皇,武氏則天。
安史之亂,黃巢造反。朱溫滅唐,建樑都汴。
五代十國,分裂重現。南北十國,各自苟延。
中原五代,梁唐晉漢。迨至後周,匡胤奪權。
趙建北宋,仍都於汴。穩定北方,統一江南。
西夏遼金,覬覦中原。金襲汴京,靖康國難。
高宗南渡,南宋臨安。蒙古崛起,成吉思汗。
忽必烈時,滅宋建元。一統南北,大都在燕。
洪武滅元,建明應天。成祖永樂,移都順天。
閹黨亂政,自成造反。明帝崇禎,自縊煤山。
闖王進京,四十二天。三桂請兵,清帝入關。
康熙宏略,皇輿拓展。鴉片戰爭,列強侵犯。
太平天國,曇花一現。戊戌變法,維新百天。
辛亥革命,領袖中山。締造共和,宣統交權。
王朝統治,從此絕斷。自夏至清,年計四千。

附《三字經》(中國歷史部份)

三字經是宋朝王應麟先生所作,內容大都採用韻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組,像一首詩一樣,背誦起來,如唱兒歌,用來教育子女琅琅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啟迪心智,時人覺得本書內容很好,紛紛翻印,因此廣為流傳,歷久不衰,直至今日內容雖有修改或增加,但主要結構並未改變,是一本難得的啟蒙讀本。

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
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
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
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
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
周轍東,王綱墜;逞干戈,尚游說。
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併;傳二世,楚漢爭。
高祖興,漢業建;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興,為東漢;四百年,終於獻。
魏蜀吳,爭漢鼎;號三國,迄兩晉。
宋齊繼,梁陳承;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東西;宇文周,與北齊。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傳,失統緒。
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
二十傳,三百載;梁滅之,國乃改。
梁唐晉,及漢周;稱五代,皆有由。
炎宋興,受周禪;十八傳,南北混。
十七史,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
讀史者,考實錄;通古今,若親目。

古往今來所發生的歷史,上自三皇五帝下至清朝共有廿五個朝代全在這裡。從各朝代的治亂過程中,可以瞭解到興衰的原因,我們應當記取歷史的教訓,才不會重蹈覆轍。

p.s. 今時今日的年輕人要認識中國歷史, 大可以就由《三字經》開始!!!

2017年8月14日 星期一

來自長壽之鄉的秘訣


《長壽之鄉》(The Blue Zones, Second Edition: 9 Lessons for Living Longer From the People Who’ve Lived the Longest) 作者Dan Buettner 到訪世界五塊長壽之鄉(人平均壽命都超過100歲),包括意大利的Sardinia和希臘的Icaria地區,瞭解這些地方人長壽的秘訣。他歸納秘訣大概有六點。

(一)人的一生甚麼都以家庭為重 (put family ahead of other concerns)。
(二)少吸煙 (less smoking)。
(三)成為半個素食者(semi-vegetarianism) —食物以植物為主。
(四)每天有中等程度的運動(constant moderate physical activity)。
(五)有社交活動,常參與社區活動,融入社區(social engagement and integrated into their communities)。
(六)常吃豆科植物蔬菜(legumes)。

SOURCES: am730 (讀書樂: 馮強)

p.s. 心情開朗, 服務社會, 關愛有需要的人 (養生要素) ... ... 一樣不可或缺!

2017年7月25日 星期二

<圍城>與克萊登大學


克萊登大學,是1947年出版的錢鍾書所著長篇小說《圍城》中所敘述的一所美國的野雞大學,在小說中男主角方鴻漸、三閭大學歷史系主任韓學愈都花錢購買了該大學的文憑。在中國,「克萊登大學」一詞已成為「野雞大學」、「虛假文憑」、「冒牌大學」的代名詞,常被新聞媒體加以引用。

小說男主角方鴻漸在歐洲遊學期間,不理學業,4年內在倫敦、巴黎、柏林之間倒換了三所大學,興趣廣泛但生活懶散。為了給家人一個交待,方於回國前從愛爾蘭人手裡花30美元騙購了一張野雞的美國「克萊登大學」博士學位證書,全名是「克萊登法商專門學校函授班博士」,並隨海外學成的學生回國,還以此學歷任教於小說中虛構的三閭大學。而三閭大學歷史系主任韓學愈與方鴻漸一樣,在國外也向愛爾蘭人購買了「克萊登大學」的世界通史博士文憑,並娶了一名白俄太太冒充美國人。在《圍城》中還虛構了東方大學、東美合眾國大學,聯合大學、神玄大學等,諸多花10美元便可買到的立案註冊學校。小說的這一情節安排被視作是對中國1930-1940年代部分知識分子插科打諢、崇洋、自私、虛偽、軟弱、動搖等性格心理的特別諷刺,是《圍城》諷刺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重溫有關章節 - "方鸿渐克莱登大学博士学位得来记" (来源:广州日报, 2011年01月21日)

钱钟书/文

方鸿渐到了欧洲,四年中倒换了三个大学,伦敦、巴黎、柏林;随便听几门功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尤其懒散。第四年春天,他看银行里只剩四百多镑,就计划夏天回国。方老先生也写信问他是否已得博士学位,何日东归,他回信大发议论,痛骂博士头衔的毫无实际。方老先生大不谓然,可是儿子大了,不敢再把父亲的尊严去威胁他;便信上说,自己深知道头衔无用,决不勉强儿子,但周经理出钱不少,终得对他有个交代。过几天,方鸿渐又收到丈人的信,说什么:“贤婿才高学富,名满五洲,本不需以博士为夸耀。然令尊大人乃前清孝廉公,贤婿似宜举洋进士,庶几克绍箕裘,后来居上,愚亦与有荣焉。”方鸿渐受到两面夹攻,才知道留学文凭的重要。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自己没有文凭,好像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

可是现在要弄个学位。无论自己去读或雇枪手代做论文,时间经济都不够。就近汉堡大学的博士学位,算最容易混得了,但也需要六个月,干脆骗家里人说是博士罢,只怕哄父亲和丈人不过;父亲是科举中人,要看“报条”,丈人是商人,要看契据。他想不出办法,准备回家老着脸说没得到学位,一天,他到柏林图书馆中国书编目室去看一位德国朋友,瞧见地板上一大堆民国初年上海出的期刊。信手翻着一张中英文对照的广告,是美国纽约什么“克莱登法商专门学校函授班,将来毕业,给予相当于学士、硕士或博士之证书,章程函索即寄,通讯处纽约第几街几号几之几”。方鸿渐心里一动,想事隔二十多年,这学校不知是否存在,反正去封信问问,不费多少钱。那登广告的人,原是个骗子,因为中国人不来上当,改行不干了,人也早死了。他住的那间公寓房间现在租给一个爱尔兰人,具有爱尔兰人的不负责、爱尔兰人的急智,还有爱尔兰人的穷。相传爱尔兰人的不动产是奶和屁股;这位是个萧伯纳式既高且瘦的男人,那两项财产的分量又得打折扣。他当时在信箱里拿到鸿渐来信,以为邮差寄错了,但地址明明是自己的,好奇拆开一看,莫名其妙,想了半天,快活得跳起来,忙向邻室小报记者借个打字机,打了一封回信,说先生既在欧洲大学读书,程度想必高深,毋庸再经函授手续,只要寄一万字论文一篇附缴美金五百元,审查及格,立即寄上哲学博士文凭,回信可寄本人,不必写学术名字。方鸿渐看信纸是普通用的,上面并没刻学校名字,信的内容分明更是骗局,搁下不理。

爱尔兰人等急了,又来封信,说如果价钱嫌贵,可以从长商议,本人素爱中国,办教育的人尤其不愿牟利。方鸿渐盘算一下,想爱尔兰人无疑在捣鬼,自己买张假文凭回去哄人,岂非也成了骗子?可是——记着,方鸿渐进过哲学系的——撒谎欺骗有时并非不道德。柏拉图《理想国》里就说兵士对敌人,医生对病人,官吏对民众都应哄骗。圣如孔子,还假装生病,孟子甚至对齐宣王也撒谎装病。父亲和丈人希望自己是个博士,做儿子女婿的人好意思教他们失望么?买张文凭去哄他们,好比前清时代花钱捐个官,或英国殖民地商人向帝国府库报效几万镑换个爵士头衔,光耀门楣,也是孝子贤婿应有的承欢养志。反正自己将来找事时,履历上决不开这个学位。索性把价钱杀得极低,假如爱尔兰人不肯,这事就算吹了,自己也免做骗子,便复信说:至多出一百美金,先寄三十,文凭到手,再寄余款;此间尚有中国同学三十余人,皆愿照此办法向贵校接洽。

爱尔兰人起初不想答应,后来看方鸿渐语气坚决,又就近打听出来美国博士头衔确在中国时髦,渐渐相信欧洲真有三十多条中国糊涂虫,要向他买文凭。他并且探出来做这种买卖的同行很多,例如东方大学、东美合众国大学,联合大学、真理大学等等,便宜的可以10美元出卖硕士文凭,神玄大学廉价一起奉送三种博士文凭;这都是堂堂立案注册的学校,自己万万比不上。于是他抱薄利畅销的宗旨,跟鸿渐生意成交。他收到三十美金,印了四五十张空白文凭填好一张,寄给鸿渐,附信催他缴款和通知其他学生来接洽。鸿渐回信道,经详细调查,美国并无这个学校,文凭等于废纸,姑念初犯,不予追究,希望悔过自新,汇上十美金聊充改行的本钱。爱尔兰人气得咒骂个不停,喝醉酒,红着眼要找中国人打架,这事也许是中国自有外交或订商约以来唯一的胜利... ...

p.s. 在香港甚至出現了名為「香港克萊登大學」的野雞大學 (又稱文憑工廠, 即英文的 diploma mill, 泛指不受任何官方機構承認的專上學府。)「榮登」美國教育部、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委員會2012年更新公布的全球691所「野雞大學」之一 - 可算另類"名"校!!!

2017年7月17日 星期一

玄奘西域遊記


不久之前參加一個 "絲路古與今" 講座, 提及《大唐西域記》可以作為認識絲路的 "開胃菜" -

玄奘(602年4月6日-664年3月7日),俗姓陳,名褘,洛州緱氏縣(今河南省偃師市南境)人,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創始人。

玄奘的曾祖陳欽曾任東魏上黨(今山西長治)太守,祖父陳康為北齊國子博士,父親陳惠在隋初曾任江陵縣令,大業末年辭官隱居,此後潛心儒學修養。他有三個哥哥,二哥陳素,早年於洛陽淨土寺出家,以講經說法聞名於世,號長捷法師。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一這樣記載:幼年的玄奘人品高貴、智慧聰明、個性獨立,在八歲那年父親陳惠坐在旁邊為他的孩子講授《孝經》時,玄奘聽到「曾子避席」時,忽然整理好衣服站起來,陳惠問玄奘為什麼突然起身,年幼的玄奘回答:「曾子聽聞老師的教誨就起身聆聽,今天我要奉行慈父的家訓,怎麼還能坐著呢!」父親陳惠很高興這個孩子將來一定有所成就,還特別召告族人宗親這件事。玄奘的智慧,從小時候就已經是這樣的成熟,之後更是精通經書妙義,因此童年的玄奘就喜歡閱讀先聖先賢的書籍,不是高雅正派的書不看,不是聖賢哲人的門風不學,年幼的玄奘身不結交童蒙稚友,足跡不曾到過市集,也不曾參與旁雜無義的言談,就算街頭鑼鼓喧天,巷尾戲曲歌舞叫聲,男女聚集交談笑聲等嘈雜喧囂,玄奘都不曾因為好奇而前往觀看。

玄奘於隋朝仁壽二年出生,少時因家境困難,跟長捷法師住淨土寺,學習佛經五年。在這期間他學習了小乘和大乘佛教,而他本人偏好後者。他十一歲(613年)就熟讀《妙法蓮華經》、《維摩詰經》。十三歲時(615年)洛陽度僧,被破格入選。玄奘出家以後看見諸位沙彌聚集放逸,大談戲論,於是告訴諸位沙彌說:「經中不是這樣說嗎!『出家之人是為了求證無為法。』豈能再像無知小兒一般一直嬉戲,徒然浪費一生光陰。」其間聽景法師講《涅槃經》,執卷閱讀愛不釋手,直到廢寢忘食的地步,隨從嚴法師學《攝大乘論》,更加喜愛,乃至將《攝大乘論》一次讀完,再覽就沒有遺漏,大眾皆感驚異,乃至令玄奘升座複述,玄奘法音或高或低分析詳盡,盡得嚴法師宗旨,因此博得大眾的欽敬,少年時期的玄奘已經顯露出積極的修學態度,和美好的名聲了。

隋煬帝大業末年,兵亂饑荒,618年隋朝滅亡。玄奘提議長捷法師一同前往唐朝首都長安參學,後得知當時名僧多在蜀地,因而又建議同往成都。在那裡聽寶暹講《攝論》、道基講《雜心論》、惠振講《八犍度論》。三、五年間,究通諸部,聲譽大著。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玄奘在成都(據傳在成都大慈寺)受具足戒。

武德七年(624年)玄奘私下與商人結伴離開成都,沿江東下參學。先到了荊州天皇寺。講《攝論》、《雜心》,淮海一帶的名僧聞風來聽。六十高齡的大德智琰也對他執禮甚恭。講畢以後,再次北上尋覓先德參學,到相州訪休法師質問疑惑滯礙之法,繼往趙州從道深學《成實論》,又到揚州聽惠休講《雜心》、《攝論》。貞觀元年(627年),玄奘重遊長安學習外國語文和佛學。先後從道岳、法常、僧辯、玄會諸師鑽研《攝論》、《俱舍論》、《涅槃論》,他很快就窮盡各家學說,其才能倍受稱讚,聲譽滿京師。僕射蕭瑀奏請令他住莊嚴寺。

玄奘感到多年來在各地所聞異說不一,特別是當時流行的攝論宗(後併入法相宗)、地論宗兩家有關法相之說多有乖違,因此渴望得到總賅三乘學說的《瑜伽師地論》,以求融匯貫通一切,於是決心前往印度求法。因得不到唐朝發放的過所(護照),所以始終未能如願以償。

貞觀三年(629年),玄奘毅然由長安私發,冒險前往天竺。經過高昌國時,得高昌王麴文泰禮重供養,復欲強留玄奘以為國之法導,玄奘「水漿不涉於口三日,至第四日,麴文泰發覺玄奘氣息漸惙,深生愧懼,乃稽首禮謝」,遂與玄奘結為義兄弟,相盟自天竺返國時更住高昌三載受其供養,講經說法。離開高昌後,玄奘繼續沿著西域諸國越過帕米爾高原,在異常險惡困苦的條件下,終於到達天竺。

在天竺的十多年間,玄奘跟隨、請教過許多著名的高僧,他停留過的寺院包括當時如日中天的著名佛教中心那爛陀寺,他向該寺的住持戒賢法師學習《瑜伽師地論》與其餘經論;瑜伽行派大師戒賢是護法的徒弟,世親的再傳弟子。在貞觀十三年,他曾在那爛陀寺代戒賢大師講授《攝大乘論》和《唯識抉擇論》。此後,玄奘還徒步考察了整個南亞次大陸。

學成以後,他立真唯識量論旨,在曲女城無遮辯論法會上,等待十八天,結果無人敢於出來辯難,他因此不戰而勝,名聲鵲起,威震全天竺,被當時大乘行者譽為摩訶耶那提婆(iAST Mahāyānadeva महायानदेव),亦即「大乘天」,被上座部佛教徒譽為木叉提婆(iAST Mokṣadeva मोक्षदेव),亦即「解脫天」。

643年,玄奘載譽啟程回國,並將657部佛經帶回中土。貞觀十九年(645年),回到長安,受到唐太宗的熱烈歡迎。玄奘初見太宗時即表示希望前往嵩山少林寺譯經,但沒有得到批准,被指定住長安弘福寺。652年(永徽三年),玄奘在長安城內慈恩寺的西院築五層塔,即今天的大雁塔,用以貯藏自天竺攜來的經像。1962年,寺內建立了玄奘紀念館。大雁塔成為玄奘西行求法、歸國譯經的建築紀念物。在唐太宗(李世民)大力支持下,玄奘在長安設立譯經院(國立翻譯院),參與譯經的優秀學員來自全國以及東亞諸國。他花了十幾年時間在今西安北部約150公里的銅川市玉華宮內將約1330卷經文譯成漢語。玄奘本身最感興趣的是「唯識」部分。這些佛經後來從中國傳往朝鮮半島、越南和日本。顯慶二年(657年)五月,高宗下敕,要求「其所欲翻經、論,無者先翻,有者在後」。顯慶二年(657年)九月,玄奘借著陪駕住在洛陽的機會,第二次提出入住少林寺的請求,「望乞骸骨,畢命山林,禮誦經行,以答提獎」。次日,高宗回信拒絕。玄奘依翻譯佛典與對經文的闡釋而開創了中國法相唯識宗,其學說卻深深地影響了其他諸多宗派。

玄奘一生所翻經論,合七十四部,總一千三百三十八卷(目前學界流行說法為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為中土一切譯師之最。另外,由玄奘大師口述,弟子僧辯機筆撰的《大唐西域記》,堪稱中國歷史上的經典遊記。尤有甚者,由於印度歷史紀錄的缺乏,這本珍貴的遊記更成為歷史文化學者研究古天竺地理歷史時不可或缺的文獻,而近現代以來,根據本書記載所進行之考古遺跡挖掘,亦證明玄奘當時所述真實可信,允為瑰寶。

龍朔三年(663年)十月玄奘譯完最後一部佛典《大般若經》之後感慨說:「向在京師,諸緣牽亂,豈有了日?」玄奘於麟德元年二月五日深夜、六日子時(664年3月8日0~1時)圓寂,享年六十三歲。最初葬於白鹿原雲經寺;669年,改葬於少陵原(又稱鳳棲原),建有舍利塔,並在此興建興教寺。

有關《大唐西域記》

《大唐西域記》共十二卷,並非以玄奘旅行的路線,而按地區排列,記錄新疆至印度沿途所見國家的地理、交通、氣候、物產、政治、宗教信仰、語言文字、教育、刑法、禮儀、賦稅、人文風俗描述下來,,書中對各國的記述繁簡不一,但記事謹嚴有據,文筆簡潔流暢。其中也穿插聽到傳聞而沒有親自到過的國家,用「行」和「至」兩字區分。此書由玄奘口述,由弟子辯機執筆《大唐西域記》,貞觀二十年(646年)七月完成。據專家王世平表示,「玄奘用腳步量出的里程,竟準確到一里不差,使斯坦因感佩到五體投地的地步」。

卷第一講述阿耆尼國(焉耆)、屈支國(龜茲)、跋祿迦國、赭時國、颯秣建國、弭秣賀國、劫布呾那國、喝捍國、捕喝國、伐地國、貨利習彌伽國、羯霜那國、睹貨邏國、呾蜜國、赤鄂衍那國、忽露摩國、鞠和衍那國、鑊沙國、珂咄羅國、拘謎陀國、縛伽浪國、紇露悉泯健國、忽懍國、縛喝國、銳秣陀國、胡寔健國、呾剌健國、揭職國、梵衍那國、迦畢試國等三十四國。

卷第二,先對印度進行總的描述,更改舊譯名「身毒」和「天竺」為「印度」,這個譯名一直沿用至今。然後講述濫波國、那揭羅曷國、健馱邏國等三個國家(今阿富汗境內)。

卷第三敘述北印度八國:烏仗那國、缽露羅國、呾叉始羅國、僧訶捕羅國、烏剌屍國、迦濕彌羅國、半笯嗟國、遏羅闍補羅國。

卷第四敘述十五國,
北印度五國:磔迦國、至那僕底國、闍爛達羅國、屈露多國、設多圖盧國。
中印度十國:波理夜呾羅國、秣菟羅國、薩他泥濕伐羅國、窣祿勤那國、秣底補羅國、婆囉吸摩補羅國、瞿毗霜那國、堊醯掣呾羅國、毗羅刪那國、劫比他國。

卷第五敘述中印度六國:羯若鞠闍國、阿踰陀國、阿耶穆佉國、缽邏耶伽國、憍賞彌國、鞞索迦國。

卷第六敘述中印度四國:室羅伐悉底國、劫比羅伐窣堵國、藍摩國、拘屍那揭羅國。

卷第七敘述中印度五國:婆羅痆斯國、戰主國(龍藏這兩個國家列在第六卷)、吠舍釐國、弗栗恃國和尼波羅國。

卷第八:摩揭陀國上

卷第九:摩揭陀國下

卷第十:十七國 中印度四國:伊爛拏缽伐多國、瞻波國、羯朱嗢只羅國、奔那伐彈那國、
東印度八國:迦摩縷波國、三摩呾吒國、耽摩栗底國、羯羅拏蘇伐剌那國、烏荼國、恭御陀國、羯稜伽國、憍薩羅國、
南印度五國:案達羅國、馱那羯磔迦國、珠利耶國、達羅毗荼國、秣羅矩吒國。

卷第十一 二十三國:
僧伽羅國(即今之斯里蘭卡)。
南印度:恭建那補羅國、摩訶剌他國、跋祿羯占婆國、摩臘婆國、阿吒厘國、契吒國、伐臘毗國、阿難陀補羅國、蘇剌他國、瞿折羅國、鄔闍衍那國、擲枳陀國、摩醯濕伐羅補羅國。
西印度:信度國、茂羅三部盧國、缽伐多國、阿點婆翅羅國、狼揭羅國。
波剌斯國(舊曰波斯)
西印度:臂多勢羅國、阿輿荼國、伐剌挐國。

卷第十二講述了從帕米爾,經南疆和闐、羅布泊所過二十二國:
漕矩吒國、弗栗恃薩儻那國
(睹貨邏故國):安呾羅縛國、闊悉多國、活國、瞢揵國、阿利尼國、曷邏胡國、訖栗瑟摩國、缽利曷國、呬摩呾羅國、缽鐸創那國、淫薄健國、屈浪拿國、達摩悉鐵帝國(都城「昏馱多」,即現在的漢杜德Khamdadh,位於瓦罕山谷中潘扎水南岸沖積扇上)。
屍棄尼國、商彌國、朅盤陁國(都城石頭城即今塔什庫爾干縣城)、烏鎩國(即為莎車綠洲)、佉沙國、斫句迦國、瞿薩旦那國。

全書講述了所親自經過的110個國家,聽到傳聞的28個國家,以及附帶提及的12個國家。

p.s. 提起玄奘, 不得不提另一位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

鳩摩羅什(梵文:कुमारजीव,IAST:Kumārajīva;334年-413年,一說350年-409年),東晉十六國時期西域龜茲人,佛教比丘,是漢傳佛教的著名譯師。譯著包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論》、《大智度論》、《妙法蓮華經》等等。

鳩摩羅什生於龜茲國(今新疆庫車一帶),其父鳩摩羅炎是從天竺(印度北部)逃亡到西域的貴族後裔,其母是龜茲王的妹妹。

七歲時同母親一同出家,開始學習的是原始經典《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日誦經千偈,每偈三十二字,凡三萬二千言;時人譽為「神童」。九歲時,與母親一同前往天竺北部的罽賓國(克什米爾)學法,向小乘教論名僧盤頭達多學習小乘經典,三年大成。隨後與母耆婆返國,在月支北山時路遇不知名的修行僧預言:「子若行至三十五,仍未破戒者,將與教化阿育王的優波掘多般宏揚佛法」。十三歲,至疏勒登高座講法。得知父鳩摩羅炎病歿後,拜須利耶蘇摩為師轉學大乘佛教、主要研究了中觀派的諸多論著,並由須利耶穌摩親自傳授《法華經》等經典。二十受具足戒。前秦建元十五年(379年),僧人僧純、曇充等自龜茲歸來,稱鳩摩羅什才智過人,深明大乘佛學。長安高僧道安力勸苻堅延請羅什入中土。苻堅求之不得,於建元十八年(382年),派大將呂光領兵七萬出西域,伐龜茲。建元二十年(384年),呂光俘獲羅什,因呂光的脅迫,被迫娶龜茲王女阿竭耶末帝,並賜醇酒,淫、酒雙戒俱捨。呂光部隊回程途中,鳩摩羅什預測將有山洪,呂光不以為然,後因確有山洪而懼怕鳩摩羅什,不久前秦滅亡,呂光稱涼王。此後18年間,被呂光、呂纂軟禁在涼州。後秦弘始三年(401年),姚興攻滅後涼,呂隆出降,是年十二月二十日羅什抵長安,以國師之禮待之,信徒數千人,公卿以下皆奉佛,鳩摩羅什育有二子,又在姚興的逼迫之下娶了十名妓女,「諸僧多效之。什乃聚針盈缽,引諸僧謂之曰:『若能見效食此者,乃可畜室耳』。因舉匕進針,與常食不別。諸僧愧服,乃止。」此後在俗10年間,潛心鑽研佛學,將梵文經卷譯成漢文,他在譯經之暇,還常在逍遙園澄玄堂及草堂寺講說眾經。弘始十五年,鳩摩羅什在長安大寺圓寂,臨終前他說:「今於眾前,發誠實誓: 若所傳無謬者,當使焚身之後,舌不焦爛」。果然火化之後「薪滅形碎,唯舌不灰」。

鳩摩羅什的譯經幾乎觸及佛教龐博經文的各個方面:大乘經典的新譯或較準確的重譯,關於戒律的經文、小乘教派經本、經院學說與玄學的巨著,鳩摩羅什將3-4世紀出自大乘而以某種辯證法為基礎的中觀學派介紹到中國。唐朝玄奘等人的譯經被稱為新譯,此前的鳩摩羅什等翻譯的經卷被稱為舊譯。

鳩摩羅什對東亞佛教經典的貢獻巨大。羅什於西明閣和逍遙園開始譯經, 依據南朝粱代僧祐於《出三藏記集》為鳩摩羅什所作傳記,他一生譯經三十二部,加上二部闕失和一部非主譯實際收錄三十五部,至唐朝智昇《開元釋教錄》,依據隋朝費長房《歷代三寶紀》等的記載,增加為總共譯經七十四部,智昇見到了其中的五十二部三百〇二卷,有《金剛經》、《阿彌陀經》1卷、《坐禪三昧經》3卷、《法華經》7卷、《摩訶般若波羅蜜經》27卷、《維摩經》3卷、《大智度論》100卷、《中論》4卷等。此外還有,與廬山慧遠的書信問答集《大乘大義章》3卷,弟子僧肇編撰的《注維摩詰經》10卷遺世。

2017年7月9日 星期日

從北洋艦隊到遼寧艦的沉思


中國航母遼寧艦日前訪港,成為本地熱門新聞。

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來港訪問,發言中提到當年滿清有八十萬大軍,卻敵不過英國的一萬人軍隊,最後要拱手割讓香港。中國清朝的海軍戰爭史,同樣慘痛。曾經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艦隊,在一八九五年的甲午戰爭中,被日軍大敗。中國被迫簽署了《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予日本,開始了台灣從祖國分離的歷史。翻開清朝末年的戰爭史,基本上是一部戰敗史。滿清政府早年也曾經努力過,建設北洋艦隊,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嘗試。

查北洋水師,又稱北洋艦隊、北洋海軍,是清朝建立的近代海軍艦隊,在1888年12月17日,於山東威海衛劉公島正式成立。北洋水師是清朝新式海軍四個艦隊中規模最大、投資最鋸者,一度為規模世界第八、亞洲第一的海軍艦隊,然而軍事預算遭清宮廷擠壓,到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時除噸位外已經全面落後。戰後,清政府重新組建北洋水師。1909年,北洋水師殘部與其他三艦隊合併,重新劃分為「巡洋艦隊」和「巡江艦隊」。

北洋艦隊發展歷史

1860年代,中國洋務運動展開。

1874年,日本以「保衛當地僑民」為藉口派兵登陸台灣,清兵以僅有之戰船赴台將其驅逐。此事件引起朝野的警惕,引發海防大籌議。李鴻章以「數千年未有之變局」,面對「數千年未有之強敵」的論據上書。清政府於是決定每年撥出白銀四百萬兩作為經費(實際用在購置軍艦款項只為每年一百萬兩),加快建設海軍。江蘇巡撫丁日昌擬出「海洋水師章程」六條,建議沿海建立水師。大清海軍計畫分為三支海軍艦隊:北洋水師負責山東、直隸及以北之黃海,南洋負責山東以南及長江以外之東海,粵洋負責福建及南海。後來時任之南洋大臣沈葆楨,以四百萬年費同建南、北兩洋艦隊經費分散力量不足。而北洋艦隊負責守衛京師,奏准優先集全力建造。

1875年5月30日,清政府諭令北洋大臣李鴻章創設北洋水師,李鴻章通過總稅務司赫德在英國訂造4艦鐵甲艦。

1879年,向英國訂造撞擊巡洋艦揚威、超勇。

1880年,李鴻章派李鳳苞出使德國,以三百萬兩白銀,向伏爾鏗船廠訂造鐵甲艦定遠、鎮遠。

1881年,先後選定在旅順和威海衛兩地修建海軍基地。超勇、揚威由中國海軍軍官駕駛下回國。李鴻章又在大沽建造船塢一所,並派陸軍提督丁汝昌統領北洋水師。

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後總理海軍事務衙門成立,醇親王奕譞為總理海軍大臣,慶𧡿王奕劻和李鴻章為會辦,著力建設海軍。李鴻章委託駐外公使許景澂、曾紀澤「幫同辦理」分別向英國、德國訂造巡洋艦致遠、靖遠與經遠、來遠。定遠、鎮遠二艦回國,被日本視為威脅。

1888年1月29日,平遠在中國(清朝)福州船政局下水。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海軍正式宣告成立並於同日頒布施行《北洋海軍章程》。

1891年,戶部上奏《請停購船械裁減勇營折》,停止購買海軍軍械兩年。至此以後,北洋海軍未能新增一炮一艦。時為海軍技術突飛猛進之時,至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時北洋艦隊已多年未置新艦,不少舊艦又過量使用,部份應進行之改造工程如更換新式火炮亦未能施行。原有的戰艦已開始落伍,無論航速、射速皆落後於日本。

1894年,爆發甲午戰爭。北洋水師被日本海軍重創,沒有沉沒的軍艦全體投降。

1895年4月,《馬關條約》簽訂。緊接著,清廷下旨,撤銷海軍衙門,撤銷北洋海軍的編制,撤銷各地海軍學堂,解散戰後倖存的海軍人員。

1896年,清廷從英國購買「海天」、「海圻」號巡洋艦,向德國訂購三艘穹甲巡洋艦。福州船政大臣裕祿奏請選派第四批海軍留學生,清政府批准了這一計劃,中斷多年的向海外派遣海軍留學生的工作得以恢復。

1899年4月17日,光緒皇帝召見前北洋海軍副將葉祖珪、參將薩鎮冰,開復他們的革職處分,命他們統領和幫統新購各艦。

1907年夏,清政府在陸軍部內增設海軍處。

1909年,籌辦海軍事務處設立,載洵、薩鎮冰被任命為籌辦海軍大臣,北洋水師與南洋水師、福建水師、廣東水師合併為巡洋艦隊和巡江艦隊。而從日本訂購的14艘艦艇也全數到華,構成了中國長江艦隊的主力。

1909年8月,攝政王載灃派遣載洵、薩鎮冰率團出國考察海軍,洽談購買外艦事宜。

1909年9月2日,載洵、薩鎮冰到達浙江象山。一番實地考察後,象山被敲定為未來的海軍基地。

1909年10月,載洵、薩鎮冰出訪歐洲,走訪了義大利、奧匈帝國、德國、英國。先後訪問了義大利、奧地利、德國和英國的海軍學校和船廠,並向義大利訂購炮艦1艘,向奧地利訂購驅逐艦1艘,向德國訂購驅逐艦3艘、江防炮艦2艘,向英國訂購巡洋艦2艘。

1910年7月,攝政王載灃再次派遣載洵、薩鎮冰率團出國考察海軍,洽談購買外艦事宜。載洵一行遂又訪問了美國和日本。並向日本購買了兩艘炮艦,分別命名為「永豐」、「永翔」。

1910年12月,清廷改籌辦海軍處為海軍部,各項機構設置、制度編列都參照英國。

1911年,墨西哥、古巴發生排斥驅趕華僑事件,清政府調派赴英參加英皇喬治五世加冕典禮的海軍將領程璧光,率「海圻」艦轉往北美撫慰、接運難僑。

1911年8月10日,「海圻」號抵達美國紐約港,隨即前往華盛頓、波士頓一帶展開外交活動。

北洋艦隊為何不堪一擊?第一個原因是管理廢弛。當時有洋人曾經參觀北洋艦隊軍艦,見到海軍提督正和水兵一起「互鬥竹牌」(即打麻將),其「無王管」程度可想而知。除了管理差之外,北洋艦隊也嚴重缺乏經費。建艦隊之初,朝廷每年撥給北洋艦隊的經費為兩百萬両白銀,但到甲午戰爭開打前,每年的經費已減低至五、六十萬両。北洋艦隊的艦隻沒有翻新,設備老舊,連炮彈也是沒有爆炸能力的實心彈。海軍沒有經費,固然與清朝貪腐積弱有關,更大的問題還是朝廷黨爭劇烈。就在北洋海軍成軍之初,光緒的老師、戶部尚書翁同龢,提交了《請停購船械裁減勇營折》,以治理黃河經費不敷為名,宣佈停止進口船炮,令到中國停止了購買軍艦,翁同龢與李鴻章一直爭鬥。清廷後期投入海軍的經費大減,較多人相信的原因是慈禧挪用資金大修頤和園,希望發展海軍的李鴻章,雖然一度反對修園,但終於還是在政治上妥協。

另一說是李鴻章掌握北洋海軍和淮軍,在左宗棠死後,是清末漢族大臣中最大權力者,慈禧不會充份信任他,所以就在軍費上處處掣肘。無論如何,北洋艦隊就在這些政治鬥爭中,經費無着,變得外強中乾。

p.s. 歷史教訓深刻- "無強大的海軍艦隊,無法保家衞國。而貪腐和內鬥,就是亡國之源。" 誠然, 但願國人能汲取經驗和教訓!

SOURCE: 部份資料引用"北洋艦隊敗亡的故事" & 維基百科有關條目.

2017年7月4日 星期二

英雄莫問出處 - 記盧安達新任國王的故事


大約半年前本地報章曾見有盧安達新任國王的報導, 翻查和整理有關報導如下 -

根據官網,僅短短統治盧安達不到2年就被迫流亡、最後定居美國的盧安達末代國王基吉利五世(Kigeli V)在2016年10月16日過世,享壽80歲。

出生名為恩達喜杜瓦(Jean-Baptiste Ndahindurwa)的基吉利國王,1959年掌權,隔年與比利時殖民者發生衝突,被迫離開盧安達。1961年,盧安達廢除君主制。

基吉利在肯亞和烏干達等東非國家展開流亡生活,最後前往美國,1992年在華盛頓郊區定居下來。雜誌「華盛頓人」(Washingtonian)2013年1則人物稿披露,他落腳維吉尼亞州奧克頓(Oakton),住的是平價住宅,並靠糧票和捐贈物品過活,但不吝於分送巧克力給鄰居家的孩子們。報導中說,基吉利說鄰居「都管我叫非洲國王」。「啊,多好啊。」數十年來,他也提過要回到他東非祖國,但要以君主身分回歸。(轉自中央社)

2017年1月國王的前任大臣透過影片,昭告布夏亞成為新任國王。影片說道:「盧安達王室委員會宣布艾曼紐‧布夏亞王子將繼任盧安達王位。」

查盧安達新任國王原來是一位退休的可樂銷售員!這名新任國王名叫艾曼紐‧布夏亞(Emmanuel Bushayija),現年56歲,是一位擁有英國籍的英國公民。三個月前,盧安達前任國王Kigeli過世,過世前他指定姪子布夏亞做為下一任的盧安達國王,而他是繼1952年英國國王喬治六世過世後,第二位擔任盧安達國王的英國人。與布夏亞住在同一個社區的鄰居得知消息後,也紛紛想一窺新國王的的真面目。

新任國王布夏亞目前住在英國大曼徹斯特郡(Greater Manchester),自1961年盧安達王室被驅逐後,便在烏干達成長就學,隨後也在當地擔任可樂公司的銷售員。1994年開始,他曾回到故鄉盧安達生活過一段時間,直到2000年時才搬到英國居住,目前他則經營一家盧安達當地的保全公司。

艾曼紐‧布夏亞的新名號將為尤西六世(Yuhi VI),自從繼任王位後一直沒有接受媒體訪問。與他住在同一個社區的鄰居Wendy Otoo表示, 布夏亞曾經與她先生提及過繼任王位的事情,但對他們來說他仍然是朋友,並不會因為繼任王位而有任何改變。「他是一位很謙虛的人,常常會幫我一起照顧孫女並跟我一起聊天。」Otoo說。

根據盧安達王室規定,國王繼任者並不一定由長子繼承,而是由國王透過皇家委員會,指定一位他所希望的人選。

p.s. 根據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Nobility and Royalty 一篇專文 "His Majesty the King of Rwanda" 可查證有關王國的歷史 ~

As one of the oldest and the most centralized kingdoms in the history of Central and East Africa, the Kingdom of Rwanda starts in the 11th century AD. History prior to this time is a little unclear, but, as can be seen, there is a long history of kings, who have ruled and reigned for hundreds of years.

1st Dynasty

Gihanga (1081–1114)
Kanyarwanda I Gahima I (1114–1147)
Yuhi I Musindi (1147–1180)
Ndahiro I Ruyange (1180–1213)
Ndahiro Ndoba (1213–1246)
Ndahiro Samembe (1246–1279)
Nsoro I Samukondo (1279–1312)
Ruganzu I Bwimba (1312–1345)
Cyilima Rugwe (1345–1378)

2nd Dynasty

Kigeli I Mukobanya (1378–1418)
Mibambwe I Sekarongoro I Mutabazi (1418–1444)
Yuhi wa II Gahima II (1444–1477)
Ndahiro wa II Cyamatare (1477–1510)

3rd Dynasty

Ruganzu II Ndoli (1510–1543)
Mutara I Nsoro II Semugeshi (1543–1576)
Kigeli II Nyamuheshera (1576–1609)
Mibamwe II Sekarongoro II Gisanura (1609–1642)
Yuhi III Mazimpaka (1642–1675)
Cyilima II Rujugira (1675–1708)
Kigeli wa III Ndabarasa (1708–1741)
Mibambwe III Mutabazi II Sentabyo (1741–1746)
Yuhi IV Gahindiro (1746–1802)
Mutara II Rwogera (1802–1853)
Kigeli IV Rwabugiri (1853–1895)
Mibambwe IV Rutarindwa (1895 – November 1896)
Yuhi wa V Musinga (November 1896 – November 12, 1931)
Mutara III Rudahigwa (November 12, 1931 – July 25, 1959)
Kigeli V Ndahindurwa (July 25, 1959 – January 28, 1961)

On January 28, 1961, Rwanda became a republic, although the native Rwandans were not allowed to vote on whether to retain the monarchy. His Majesty never abdicated, and he was forced into exile. Besides, Kigeli V Ndahindurwa continued to maintain his claim to the throne until his death on 16 October 2016 in Washington, DC. On 9 January 2017, the Royal Council of Abiru announced Prince Emmanuel Bushayija as the new heir to the throne. Prince Emmanuel adopted the regnal name Yuhi VI.

2017年5月31日 星期三

帝辛和東渡之謎


帝辛,中国商朝末代君主,子姓,名受或受德,商谥帝辛,周武王称其为“纣王”,明代文學小說《封神演义》則有称其为“寿王”,夏商周断代工程認為他在前1075年-前1046年在位。

帝辛是帝乙之子,有雄才,致力于用兵東南;牧野之战中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在距離朝歌(今河南淇縣)七十里外的牧野击败商軍,商帝辛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於火而死」,商朝灭亡。《左傳》稱:「紂克東夷而隕其身」。

在众多文献中,帝辛是一个实行炮烙之刑,滥杀无辜,开设酒池肉林,穷奢极侈的昏暴之君。他与夏桀并论,在中国一直是暴君的代名词。这一段历史,後人加上想像,寫成了《封神演义》。成語有“助紂為虐”、“助桀為虐”。

在《尚书·牧誓》中,周武王只列举了帝辛的四条罪状,分别是听妇人言、不认真祭祀、不重用亲戚、任用逃犯做官,然而“听妇人言”、“不重用亲戚”與“任用逃犯做官”在商代社会并不罕見。

商朝时女性地位很高,女性可以拥有封地,还可以担任辅政大臣或将军;到了西周时,女性地位就大大下降了,不仅不能拥有封地,也不能参与国事。“商纣王与苏妲己淫乱失国”的故事其实反映了殷人男女平等的历史。商朝时用人不重视家庭身份,王族成员并没有太多被委以特权;其他国家的奴隶、农奴逃往商国,就获得自由,一部分贤能之人甚至被任用为官员;殷墟甲骨文中有许多“小臣x”之类的人名,大多是出身卑微之人;西周时实行绝对的世官制,用人唯亲,才指责帝辛“遗其王父母弟不用,乃维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

殷墟考古来看,商朝末期的人祭和人殉都很少,甚至没有西周中早期严重。从各种文物中,看不出帝辛有太多暴行。西周初年时所宣扬的帝辛的罪状,除了《尚书·牧誓》中的那四条,也就只有酗酒、相信自己有命在天了。到了后来,西周统治者和商王朝的叛徒继续指责帝辛,并造出了“纣”这个字。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不了解历史真相,为了向世人宣扬“恶有恶报”,便又给纣王增添了不少新的罪状,例如作炮烙之刑、把人剁成肉酱、剖割孕妇之胎等。汉代以后的统治者继续把纣王作为反面形象宣传。纣王的“荒淫残暴”实际上是千年积毁的结果。

子貢曾说过:“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認為帝辛許多的罪過並未發生,是被後人所加的。南宋学者罗泌在他的著作《路史》中,也认为商纣王的许多罪行并不真实。

在《韩非子》中提到,费仲劝谏帝辛杀掉西伯姬昌,但帝辛却认为“夫仁义者,上所以劝下也,今昌好仁义,诛之不可”,没有采用费仲的建议。

根据《左传》等文献以及殷墟甲骨文,帝辛征服了淮夷 ,派飞廉出使北方,对中国古代的统一与各族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过一定贡献。《诗经·商颂·玄鸟》:“武王靡不胜。”《诗经·商颂·长发》:“武王载旆,有虔秉钺。”经郭沫若等学者考证,这里的“武王”是指帝辛,他在生前曾深受百姓的爱戴,是殷民心目中的“武王”。河南淇县朝歌镇有后人修建的纣王之墓,当地人民均以帝辛为荣。毛澤東也认为帝辛“能文能武,值得学习”。

順便看看另一個著名的"印第安人是中國人的後裔嗎?——殷人東渡美洲論" (一些中外学者提出的假说 Hypothesis)~

關於美洲印第安人是中國人的後代,自民國以來一直很有市場,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和印第安人太像了。說印度安人是中國人的後代其實不太準確,應該說印第安人與中國人有一個共同的祖先,才比較符合實際。殷商文明與瑪雅文明有很多相似之處,其驚人的相似簡直超乎我們的想像。

話說殷商大軍失蹤之謎, 武王伐紂,只見在朝歌七十里的牧野地打了一仗,而且是商朝的軍隊倒戈,武王順利地推翻了商朝,但是,商朝的軍隊可是曾經征服了很多部族,怎麼會這麼不堪一擊呢,會不會有別的軍隊在山東地區正在征服當地的徐淮夷,沒有趕過來救援商紂王?他們看到商朝滅亡之後,無路可走,只好渡海去了美洲。當地的印第安人就流傳着這個故事。1922年歐陽庚任中華民國駐智利第一任公使時,見館後有三畝涕竹深感奇怪,因為涕竹在福建、廣東較多。載去二節剖為兩半即可為舟,甲骨文中的「舟」字,便是涕竹舟的樣子。「涕竹筍是印第安人的祖傳外傷藥,HOSI王3000年前不知從什麼地方帶來的。現在印加的醫師用涕竹筍治外傷,用針灸治內科百病。歐陽庚聽後很興奮,因為《神異經》就寫有涕竹筍治外傷之中藥偏方,1863年名叫布·德·布爾的學者就在西班牙馬德里皇家歷史學院檔案館,發現300年前蘭達主教所記載的許多瑪雅人的傳說。在中美洲尤卡坦半島上居住的瑪雅人,他們自稱是「3000年前由天國乘涕竹舟經天之浮橋諸島,到科瀋河畔種豆麥黍粟的農民。」公元前1047年殷商大軍失蹤之謎,當年紂王派侯王喜帶10餘萬精兵伐東夷時,周武王乘紂王兵力分散成功打敗紂王,紂王也自焚而死。可已達山東半島的殷商大軍,已無國可回!大軍卻全部失蹤,下落不明。

為什麼,武王伐紂以後,商朝滅亡,箕子要奔朝鮮,殷商大軍渡海去美洲,都是往東北跑? 原因就是,殷商的大本營,老家在東北,他們看到商朝滅亡之後,回到老家東北是很正常的事,就像元朝失敗以後,元朝皇帝要往蒙古草原跑一樣啊,要回到老家。中國東北、朝鮮、黑龍江流域、俄羅斯的濱海濱江區就是殷商人的老家,他們還有一個兄弟在美洲,所以要去美洲。

為什麼,商朝滅亡以後,商人沒有反抗周朝?因為主力部隊都去美洲了,大部分精英都跟着箕子奔朝鮮了,去東北了,回老家了。所以孔子才說: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孔子又說:「惟殷先人有典有冊」,殷商原來有那麼多的文獻資料,但是到了春秋時期,孔子都看不到了,還說,「宋不足征」也,就是說宋國雖然是商朝的後裔,但是宋國的典章制度不是商朝的。現在的考古資料並未發現除甲骨文之外的商朝文獻,「惟殷先人有典有冊」,典呢?冊呢?他們都帶到美洲去了,瑪雅文明就是「殷先人有典有冊」的禮儀制度,禮儀文化。瑪雅文字和甲骨文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它們之間有很多的相似性。

另一個小故事: 1983年,北京大学邹衡教授赴美洲讲学。他来信说:有一次应邀参加一年一度的印第安人节日晚会。会上,邂逅了一位印第安人中学教员。这位教员亲切地对邹教授说,他的祖先是殷人。邹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不说是汉人或唐人,而单说是殷人?他回答:“我们是世代相传的。” .... .... 值得有興趣的人深入研究!!!

2017年5月4日 星期四

600-year of friendly exchange and tra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Sulu/Boni & China


中國現存外國君主墓地, 距今皆超過600年, 印證中外友好交流歷史 -

(1) 蘇祿國東王墓 (Tomb of the Sulu East King)

蘇祿國東王墓位於山東省德州市城北的北營村,是東南亞古國蘇祿國東王巴都葛叭哈刺的墓葬。1988年1月13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蘇祿國東王在回國路上病逝於德州驛館,故葬於此處。東王長子都馬舍回國繼位,王妃葛木寧和次子溫哈剌、三子安都魯等人留在中國守墓。王妃和溫哈剌、安都魯逝世後皆葬於東王墓東側。

查蘇祿國從明洪武五年(1372年)開始,即與中國有頻繁的友好往來。

明永樂三年(1405年)鄭和下西洋,三訪蘇祿國之後,友好往來的規模越來越大。永樂十五年(1417年),以東王巴都葛叭答刺來率西、峒兩王連同眷屬、隨從 340多人,來中國進行訪問,農曆八月到達北京,受到明成祖朱棣的隆重接待,三王在北京居留 27天,於當年九月率眾沿運河南下歸國,行至德州,東王巴都葛叭答刺病逝,訃報到京,明成祖派禮部郎中陳世啟赴德州為東王舉行了隆重的葬禮。此後西、峒兩王歸國,留王妃葛木寧、次子溫哈刺、三子安部魯及侍從十人留居中國,守墓三年。永樂十六年(1418年),明朝為東王在墓前修建了祭廟,樹立了「御製蘇祿東王碑」。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東王妃葛木寧歸國,次年返回德州,自此與二子長期留居中國,母子去世後,附葬在東王墓的東南隅。

清雍正九年(1731年),蘇祿國王蘇老丹訪問中國,次年回國前修整了東王墓,根據東王八代孫安汝奇、溫崇凱的要求,申請清廷,得到批准,安與溫加入了中國籍。安、溫兩姓從此世居德州守墓,至今已傳至 19代。現在安、溫兩姓,仍按世系排輩,兩姓一家,互不通婚。

(2) 浡泥國王墓 (Tomb of the King of Boni)

浡泥國王墓,位於江蘇省南京市雨花台區,是明朝永樂年間浡泥國國王(地位相等於當代的汶萊蘇丹)麻那惹加那的墓地。麻那惹加那於永樂六年(1408年)率團抵達南京,並於當年10月因病去世,明朝政府將其安葬在了南京城南的石子岡,並派專人看護和祭祀。明朝滅亡後,該墓一度荒廢,1958年時被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員會重新發現。此後該墓葬得到妥善保護,並先後於1981年和2001年被列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朝永樂三年(1405年)時,浡泥國國王麻那惹加那派遣使者來明朝入貢,明成祖朱棣冊封麻那惹加那為國王,並賜予了包括官印和財物的大量物品。麻那惹加那得到物品之後大為高興,於是帶著自己的妻子他系邪和子女、隨從大臣150多人以及大量特產前往中國,首站抵達福建。當地官員將情況上報給明成祖之後,明成祖派遣專員在麻那惹加那一行路上的各個州縣設宴款待。永樂六年(1408年)8月,麻那惹加那一行抵達南京,所帶的特產全部送給明成祖,並於日後陳列於文華殿中。一個月後,麻那惹加那突然患病,明成祖特地安排太醫為其診療。當年10月,麻那惹加那因病於「會同館」去世,年僅28歲,明成祖為此專門輟朝3天以示悼念,並派專人為其舉辦葬禮。遵照麻那惹加那的遺願,明朝政府以王禮將其安葬於南京,在安葬現場,太子和其他親王均派遣了代表參加祭禮。麻那惹加那被安葬於南京安德門外的石子岡,墓地還修建了神道、石碑、祠堂等附屬建築,禮部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均會在墓地祭祀,石碑上的銘文由胡廣撰寫,名為《渤泥國恭順王墓碑》,葬禮結束後,麻那惹加那的其他家屬由中官張謙護送回國。

此後隨著明朝滅亡,浡泥國王墓也失去維護。因為麻那惹加那是穆斯林,其墓葬也被當地居民俗稱做「麻回回」墓。時至民國時期,曾經有人專門在石子岡尋找浡泥國王墓,但最終也未能尋獲。1958年5月12日,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員會組織的文物普查中,考古人員根據當地人的指引,在石子岡的一處佚名墓中找到了一塊石碑的下半部分殘存,並在隨後又在墓前水溝當中找到了殘碑的上半段,從石碑上的內容中考古人員最終確定該墓為浡泥國王墓。

2015年,南京市政府將浡泥國王墓和龍江船廠作為「海上絲綢之路南京遺蹟」的正式申報點。

2017年4月28日 星期五

記2007年的萬人齊誦《道德經》活動


翻找舊物, 出土一張"萬人齊誦《道德經》出席證書", 不經不覺已經10年, 慶幸自己當年也有參與盛會, 共同締造健力士世界紀錄(Guinness World Records)!

以下為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當年 (2007年)四月二十一日出席「萬人齊誦《道德經》」活動致辭全文:

蔣堅永副局長、張繼禹副局長、李兆基先生、各位道長、各位善信、各位朋友:

萬人齊誦《道德經》,共修心性,同創記錄,是難得的盛會。這種盛會,只會在國運昌隆,德治天下的太平盛世才可以舉行。香港回歸十周年,在中央部門的支持、道教長老和善心人士的努力下,舉辦《道德經》誦讀會,市民大眾同心參與,實在令人喜悅和感動。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由天子至於庶民,都曾經奉行道教。時至今日,中國人好多祭禮儀式和生活習俗,都與道教互相融合,和諧無間,甚至到大家已經察覺不到道教的痕跡,而《道德經》亦已經遠出中國之門,成為普世修身治事的聖典。

《道德經》五千言,意蘊深厚,文字簡古,有詩賦的優美排比,亦有論文的雄辯滔滔,全經可以誦讀,可以沉思。古人學習經典,特別重視誦讀,甚至不靠書本,由師父口耳傳誦,目的是將文字變回聲音,捨棄眼目而用口耳,起到深入人心,潛移默化的作用。

《道德經》有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道教重視不爭與和諧,秉承仁厚的涵養,運用圓融的智慧,使到各個階層、不同品性的人,都可以和諧共處,逍遙自在,共享人生。所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今日我們萬人之中,音聲各異,品性不同,但是在追求和諧的共同目標之下,大家都可以有同有異,求同存異,大同小異,以你的有餘而補我的不足,令到個人斷續之聲,化作眾人相連之音。

籍着萬人誦讀,我誠心祈望《道德經》的聖賢之音,可以響徹中華,宣化天下,令世界和平,人心安樂。多謝各位。

p.s. "在追求和諧的共同目標之下,大家都可以有同有異,求同存異,大同小異,以你的有餘而補我的不足,令到個人斷續之聲,化作眾人相連之音。" 到香港回歸20周年的今日仍有其價值, 意義, 值得深思 !

2017年4月20日 星期四

Danish Secrets to Happy Living


丹麥每年在全球快樂指數調查中都排第一,丹麥人成為全球最快樂的民族。

為甚麼丹麥人這麼快樂呢?《快樂秘訣》(The Little Book of Hygge: Danish Secrets to Happy Living) 的作者Wiking 在書中提到,主要是丹麥人都感覺到自己常常與喜愛的人在一起,有種在家的感覺("a feeling of Home")和有種安全的感覺。

作者提議我們做以下六點就會常常感到快樂:

(1)每天在工作中都要抽時間小歇一下 (Take a break)

(2)享受現在,把手機關掉 (Turn off the phones)

(3)在家要把燈關掉,點起蠟燭 (Bring out the candles)

(4)多與朋友溝通,打好關係(Build relationship)

(5)間中吃些甜品(可以健康一點如堅果類- 腰果, 杏仁, 開心果...) 獎勵自己

(6)活在當下(Live life today)

p.s. 其實並不困難, 不如今日就由自己做起!

SOURCES: am730 (讀書樂: 馮強)

2017年3月17日 星期五

太公八十遇文王的啟示


對於封神榜、很多朋友人盡皆知、所有各神究竟是何人封的呢?

封神的主角、就是封神榜書中靈魂人物、姜子牙《姜尚》其人。

姜子牙一生的時運不佳、坎坷連連、諸事多有不順、這也是、時也、運也、命也。可是民間都尊稱他為太公、他的一生遭遇就像今之失意的人才、很多學識豊富、飽學之士一樣的情形、懷才不遇、空有滿腹經綸、也是枉然、可是姜子牙天賦之才、不能小覷、他能命相卜卦流年測字、以維持生計、可是就有很多人找他卜卦算命、類似現今的政要名人一樣、到處求神看相算命卜卦、現今命相專家到處都是、是否準確、到很難以解答、只有天曉得、可是姜子牙就不一樣了、大多十算九不準、為了生計、改行賣麵粉吧。不像現代用包裝一袋袋的裝好來賣、他那時是用麵缸論斤計兩出售、也是運氣不佳、突然來了一陣狂風吹散了他所賣的麵粉、有一句形容辭:《姜子牙賣麵粉遇狂風、倒楣極頂》。

姜子牙娶的妻子、沒有幫夫運、姜子牙漸漸的老了、年高八十高齡、一事無成、休閒喜愛釣魚取樂、想到神明沒有名稱、姜子牙就一一的封神的名字、舉例、有一名叫楊戟的他就封他為〔二郎神〕。封神封到最後、他的妻子急吼追的逼問、你都封完了、將我封為甚麼神、姜子牙說沒有位子可封了、妻子吵鬧不休說、一定要封、姜子牙逼得沒有辦法、隨口一說好吧。封妳為《掃把星》、《掃把星》的名號就是這樣來的、最後姜子牙輪到自已沒有位子可封、那怎麼辦吧:想了一陣時間就封自已、見神大一級、凡是各神見到姜子牙都要低一級、因此後來中國各地民間、不論城市或鄉村、在春節前除夕日都要貼春聯、在門頭上一定要貼一條橫批:《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從此也就成為民問習俗了!

姜子牙八十高齡、老運來了、後人戲稱太公八十遇文王、姜子牙算準了、有一天他就拿著釣竿去釣魚、奇怪的是別人釣魚都用魚竿魚鉤魚餌去釣魚、可是姜子牙與眾不同、什麼都不用、就用魚竿吊上直鉤去釣魚、那為什麼呢:他算準了今天定有貴人來請他、正在此時、文王禮賢下士、特來請姜子牙出山、這時姜子牙嘴裡唸唸有詞的說:《釣、釣、釣》、小魚不到大魚到。後人以此談說《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不願則罷》直鉤釣魚能上鉤嗎?文王聽到了真是了不起的人物、隨即下了輦車、禮請姜子牙、此時姜子牙又端起架子來了:文王無奈、就請姜子牙乘坐文王的輦車、姜子牙還有一個條件、一定要文王親自推車、否則不出山、試探文王的誠意、文王也就依了姜子牙的要求、姜子牙上了輦車、文王也親自推車、問題來了、文王體力有限、輦車只推了八百八步、實在推不動了、姜子牙就此下了輦車、說一句 "好了。你的江山只能延續八百八年就結束了。"

(部份內容引自 oldman80 網誌文章)

p.s. 今時今日 20-30歲, 甚至40歲左右的中年/青少年人不用太猴急, 只要做好自己本份, 隨時upgrade, 自我增值, 保持信心, timing一到, 便可以”上位”, 而且積極進取,謹慎樂觀也是做人處事所必需的!
 

2017年2月9日 星期四

「商人」由來


生意興隆, 貨如輪轉, 財源廣進, 一本萬利... 新春經常聽到的商用祝福語, 而且認識的朋友之中有不少申報職業為"商人或 (英文) Merchant" - 至於何以為"商"- 原來有以下出處 :

生意人被稱為「商人」在我國由來已久,商人在當今的社會經濟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那麼,「商人」這一名詞是怎麼來的呢?

這得從商朝說起,商朝的商業十分繁榮,有「商葩翼翼,四方之極」之稱。以肉食品為例,從黃牛的養殖、販運、屠宰、加工到銷售的全過程,在商代時噎形成一個相當成熟的產業。商朝以貝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商代農業和手工業的進步促進了商品交換的發展,出現了許多牽著牛車和乘船從事長途販運的商賈。到商代後期,都邑里出現了專門從事各種交易的商販,呂尚(姜子牙)就曾在朝歌以宰牛為業,又曾在孟津賣飯。而且商代數位君王都修馳道,來便利天下物通。

商民善於經商,後世將經商的人稱為「商人」。如今日河南的商丘就有中國商業、商人、商朝起源地之說,被稱為中國「三商之源」。

武王伐紂滅了商朝後,由於歷史的原因,商朝的遺民又成了從事買賣業的主體。

史載,西周初期,周成王年幼,管、蔡二叔(武王之弟)與紂王之子武庚聯兵反叛。周公東征平叛後,將洛陽建為軍事要塞,稱為「成周」,「成周既成,遷殷頑民。」殷朝遺民被迫集中到洛陽,周朝人叫他們為頑民,經常被召集訓話,不許亂說亂動,過著被監視的生活。雖然殷朝遺民噎成為周朝人民的一部分,但是卻被另眼看待。他們既無政治權利,又失去了土地,怎麼過日子呢?只好東奔西跑做買賣。買賣這一行周朝的貴族是不會做的,當時的庶民要種地不能做買賣,而商品買賣又為社會所需要的,久而久之,買賣商品的商業成為殷朝遺民的主要行業了。

隨著民族融合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周朝的少數貴族也開始做買賣了,這樣,商人漸漸地就失去了「頑民」的貶義,成為從事商品買賣的職業專稱了。到了春秋,鄭恆公對周人很友好,並帶一部分周民遷洛水以東,立國於新鄭。所以,鄭國的商人在當時是很有名的。如富商弦高用12條牛犒勞偷襲鄭國的秦軍,使其不敢攻鄭,上演了歷史上富商救國的一幕。另外,鄭國地處交通要道,為齊楚秦晉爭霸必奪之地,但鄭人反而借戰爭轉運各國商品,從中在經濟上大獲其利,使其國富民強,顯示了商業活動的重要性。

在這一時期,商人開始分化為行商和坐賈,行商是走村竄寨沿途買賣的商人,坐賈是有一定場所、招徠他人來買賣東西的商人。在《莊子》一書中,曾屢屢出現「桂魚之肆」、「屠羊之肆」的提法就是明證。《周禮•司市》中曾有這樣的記載:「大市,日昃而市,百族為主;朝市,朝時而市,商賈為主;夕市,夕時而市,販夫販婦為主」。根據這一描述,我們可以發現,原來有政府管理的「有計劃的市場經濟」,在西周時期就出現了!

商人群體作為社會的客觀存在,後來成為了封建社會士、農、工、商社會四階層之一。久而久之,人們便有了這樣的看法:商朝人以及商朝遺民就是做買賣的人。後來,人們簡稱商朝人為「商人」,這一稱呼一直沿用至今。

(來源:生意人為何被稱為「商人」 ?- 新浪論壇 2012-05-05)

2017年1月2日 星期一

學術源流考 (From Leibniz to A. Dixit)


2015年4月由於種種理由,未能參加一個學術講座, 但爭取時間親自到嶺南大學一趟, 登門拜訪主講的榮休教授 (Prof. Avinash Dixit), 求教有關企業防貪經驗, 大家就此交流意見和想法, 教授亦提供一些文章/報告作參考/討論基礎; 一次偶然機會上網 (wikipedia) 找尋資料, 原來仿照族譜尋祖, Dixit 教授一直往上推 (doctoral advisor<>doctoral students) 得出意外結果 -

An academic genealogy may be traced based on student's doctoral advisors, going up and down the lines of academic "descent"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a traditional genealogy.

(16) Avinash Dixit (born August 6, 1944 in Bombay, India) is an Indian-American economist. He is currently John J. F. Sherrerd '52 University Professor of Economics Emeritus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Dixit has also held visiting scholar positions at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nd the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He was President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 in 2001, and was Vice-President (2002) and President (2008)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In January 2016, India announced it will confer the Padma Vibhushan - the second highest of India's civilian honors to Dr. Dixit. His research area include governance and corruption. Influenced Paul Krugman.

(15) Robert Merton Solow (born August 23, 1924) is an American economist, particularly known for his work on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that culminated in the exogenous growth model named after him. Three of his PhD students (Akerlof and Stiglitz, Diamond) became recipient for the Nobel Prize by themself.

(14) Wassily Wassilyevich Leontief (Russian: Васи́л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Лео́нтьев; August 5, 1906 – February 5, 1999), was an American economist of half Russian-Jewish descent notable for his research on how changes in one economic sector may affect other sectors. Leontief won the Nobel Committee's Nobel Memoria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1973, and four of his doctoral students have also been awarded the prize (Paul Samuelson 1970, Robert Solow 1987, Vernon L. Smith 2002, Thomas Schelling 2005).

(13) Ladislaus Josephovich Bortkiewicz (7 August 1868 – 15 July 1931) was Russian economist and statistician of Polish ancestry, who lived most of his professional life in Germany, where he taught at Strassburg University (Privatdozent, 1895–1897) and Berlin University (1901–1931).

(12) Wilhelm Lexis (17 July 1837, Eschweiler, Germany – 24 August 1914, Göttingen, Germany), full name Wilhelm Hector Richard Albrecht Lexis,was a German statistician, economist, and social scientist.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Statistics cites him as a "pioneer of the analysis of demographic time series". Lexis is largely remembered for two items that bear his name—the Lexis ratio and the Lexis diagram.

(11) August Beer (31 July 1825 – 18 November 1863) was a German physicist, chemist, and mathematician. Beer was born in Trier, where he studied mathematics and natural sciences. Beer was educated at the technical school and gymnasium of his native town until 1845, when he went to Bonn to study mathematics and the sciences under the mathematician and physicist Julius Plücker, whose assistant he became later. In 1848 he won the prize for his essay, "De Situ Axium Opticorum in Crystallis Biaxibus," and obtained the degree of Ph.D. Two years later he was appointed lecturer at the University of Bonn.

(10) Julius Plücker (16 June or 16 July 1801 – 22 May 1868) was a German mathematician and physicist. He made fundamental contributions to the field of analytical geometry and was a pioneer in the investigations of cathode rays that led eventually to the discovery of the electron. He also vastly extended the study of Lamé curves.

(9) Christian Ludwig Gerling (10 July 1788 – 15 January 1864) studied under Carl Friedrich Gauss, obtaining his doctorate in 1812 for a thesis entitled: Methodi proiectionis orthographicae usum ad calculos parallacticos facilitandos explicavit simulque eclipsin solarem die, at the University of Göttingen. He is notable for his work on geodetics and in 1927 some 60 letters of correspondence between Gerling and Gauss on the topic were published. He is also notable as the doctoral advisor of Julius Plücker.

(8) 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 (Latin: Carolus Fridericus Gauss) (30 April 1777 Braunschweig – 23 February 1855 Göttingen) was a German mathematician who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many fields, including number theory, algebra, statistics, analysis, differential geometry, geodesy, geophysics, mechanics, electrostatics, astronomy, matrix theory, and optics.

(7) Johann Friedrich Pfaff (sometimes spelled Friederich; 22 December 1765 – 21 April 1825) was a German mathematician. He was described as one of Germany's most eminent mathematicians during the 19th century. He was a precursor of the German school of mathematical thinking, which under Carl Friedrich Gauss and his followers largely determined the lines on which mathematics developed during the nineteenth century.

(6) Abraham Gotthelf Kästner (27 September 1719 – 20 June 1800) was a German mathematician and epigrammatist.He was known in his professional life for writing textbooks and compiling encyclopedias rather than for original research. Georg Christoph Lichtenberg was one of his doctoral students, and admired the man greatly. He became most well known for his epigrammatic poems. The crater Kästner on the Moon is named after him.

(5) Christian August Hausen (1693–1743) was a German mathematician who is known for his research on electricity.

(4) Johann Christoph Wichmannshausen (1663–1727) was a 17th-century German philologist. He received his magister's degree (the highest degree of the Faculty of Philosophy, equal to the doctorate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Leipzig in 1685. His dissertation, titled Disputationem Moralem De Divortiis Secundum Jus Naturae (Moral Disputation on Divorce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Nature), was written under the direction of his father in law and advisor Otto Mencke. He was from 1692 until the time of his death a professor of Near Eastern languages and university librarian at the University of Wittenberg, and gave courses there in Philosophy and Hebrew.

(3) Otto Mencke (22 March 1644 – 18 January 1707) was a 17th-century German philosopher and scientist.

(2) Jakob Thomasius (27 August 1622 – 9 September 1684) was a German academic philosopher and jurist. He is now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founding figure in the scholarly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His views were eclectic, and were taken up by his son Christian Thomasius.

(1) Friedrich Leibniz (or Leibnütz; 1597–1652)was a Lutheran lawyer and a notary, registrar and professor of moral philosophy within Leipzig University. He was the father of Gottfried Leibniz. Leibniz is notable because his mathematical "descendants," which include Carl Friedrich Gauss, number more than 132,000. Leibniz was born in Altenburg, the son of Ambrosious Leibniz, a civil servant, and a Leipzig noblewoman named Anna Deuerlin.

這位萊布尼茲其實就是我們認識的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茲的父親 (在萊布尼茲6歲時去世,留下一個私人圖書館) 今年適逢其420周年誕辰 (1597-2017)。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born 1 July 1646 [O.S. 21 June] – November 14, 1716); a German polymath and philosopher who occupies a prominent place in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nd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having developed differential and integral calculus independently of Isaac Newton. Leibniz made major contributions to physics and technology, and anticipated notions that surfaced much later in philosophy, probability theory, biology, medicine, geology, psychology, linguis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He wrote works on philosophy, politics, law, ethics, theology, history, and philology.

除了受其父親薰陶, 萊布尼茲還有接受3位老師的指導-

I) Bartholomäus Leonhard von Schwendendörffer (2. August 1631 in Leipzig, 6. Juli 1705 ebenda) war ein deutscher Rechtswissenschaftler (德文, 即法學家)

II) Erhard Weigel (December 16, 1625 – March 21, 1699) was a German mathematician, astronomer and philosopher.

III) Christiaan Huygens, FRS (Latin: Hugenius) (14 April 1629 – 8 July 1695) was a prominent Dutch mathematician and scientist. He is known particularly as an astronomer, physicist, probabilist and horologist. His father Sir Constantijn Huygens (1596-1687) was a diplomat and advisor to the House of Orange, and also a poet and musician. His friends included Galileo Galilei, Marin Mersenne and René Descartes (笛卡兒).

Galileo Galilei (15 February 1564– 8 January 1642) was an Italian polymath: astronomer, physicist, engineer, philosopher, and mathematician, he played a major role in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He has been called the "father of observational astronomy", the "father of modern physics", the "father of scientific method", and the "father of science". Inspired by Nicolas Copernicus.

Ostilio Ricci (1540–1603) was an Italian mathematician. Ricci is also known for being Galileo Galilei's teacher.

Niccolò Fontana Tartaglia (1499/1500 in Brescia – 13 December 1557 in Venice) was an Italian mathematician, engineer (designing fortifications), a surveyor (of topography, seeking the best means of defense or offense) and a bookkeeper from the then-Republic of Venice (now part of Italy). He published many books, including the first Italian translations of Archimedes and Euclid, and an acclaimed compilation of mathematics. Tartaglia was the first to apply mathematics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aths of cannonballs, known as ballistics, in his Nova Scientia, “A New Science;” his work was later partially validated and partially superseded by Galileo's studies on falling bodies. He also published a treatise on retrieving sunken ships.

Nicolaus Copernicus (Polish: Mikołaj Kopernik; German: Nikolaus Kopernikus; 19 February 1473 – 24 May 1543) was a Polish mathematician and astronomer who formulated a model of the universe that placed the Sun rather than the Earth at the center of the universe, likely independently of Aristarchus of Samos, who had formulated such a model before Copernicus.

伽利略是因為哥白尼而啟蒙,所以認為哥白尼所論為正,以比薩斜塔實驗、自製望遠鏡觀測星象,發現木星的四大衛星、土星有環等等,最後真正證實哥白尼和伽利略無誤的科學家,是近百年後的牛頓,已到了工業革命時期。網上查找的學術源流暫時停在這兒, 但與哥白尼和伽利略都在數學/哲學之下連繫上了...

萊布尼茲是最早接觸中華文化的歐洲人。萊布尼茲與其弟子吳爾夫(英语:Christian Wolff)主張西方人應效法儒家之道德觀與理性,補足基督教文明之缺陷。並且認為中國應派遣傳道師至歐洲傳授儒學,以達成世界大同之理想。

Confucianism influenced Gottfried Leibniz, who was attracted to the philosophy because of its perceived similarity to his own. It is postulated that certain elements of Leibniz's philosophy, such as "simple substance" and "preestablished harmony", were borrowed from his interactions with Confucianism.

到這裡大家比較熟悉了- 涉及孔子/老子:

Confucius (September 28, 551 – 479 BC) was a Chinese teacher, editor, politician, and philosopher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of Chinese history. The philosophy of Confucius emphasized personal and governmental morality, correctness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justice and sincerity.

Confucius's principles had a basis in common Chinese tradition and belief. He championed strong family loyalty," ancestor veneration, and respect of elders by their children and of husbands by their wives. He also recommended family as a basis for ideal government. He espoused the well-known principle "Do not do to others what you do not want done to yourself", the Golden Rule.

Laozi (also Lao-Tzu or Lao-Tze, lit. "Old Master") was an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er and writer. He is known as the reputed author of the Tao Te Ching and the founder of philosophical Taoism, and as a deity in religious Taoism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religions. There are many variations of a story retelling his encounter with Confucius, most famously in the Zhuangzi.

Wu wei (無爲), literally "non-action" or "not acting", is a central concept of the Tao Te Ching. The concept of wu wei is multifaceted, and reflected in the words' multiple meanings, even in English translation; it can mean "not doing anything", "not forcing", "not acting" in the theatrical sense, "creating nothingness", "acting spontaneously", and "flowing with the moment."

"孔子到孫中山"是我在大學(副修文史) 經常強調的"道統"; 老莊思想則是"道家哲學"源頭 (亦包括在 2006-2007年所修讀道教文化課程之"核心")

Confucianism was also a dominant influence on Dr. Sun Yat-sen. It inspired Dr. Sun's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Besides, in Changsha around 1911-1912, Mao Zedong was influenced by Sun Yat Sen's newspaper, The People's Independence (Minli bao), and called for Sun to become president in a school essay, Mao claimed himself to be Sun's "follower".

P.S. 歷代師公師伯成績斐然, 有此作推動力, 全力以赴, 2017年新年工作目標 - 做好手上工作!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