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6日 星期二

聖誕老人 (Santa Claus,Saint Nicholas, Father Christmas) 的故事


聖誕老人 (Santa Claus,Saint Nicholas, Father Christmas) 的故事

聖誕老人(英語:Santa Claus,Saint Nicholas, Father Christmas,或簡稱Santa),在西方文化與傳說中的一位神話人物,在聖誕節前夕會發送禮物給小孩子。

聖誕老人此一神秘人物帶給小孩子們禮物的概念衍生自聖尼古拉(Saint Nicholas)。尼古拉是一位4世紀生活在小亞細亞的好心主教,荷蘭人在聖尼古拉斯節(12月5日)便會模仿他送禮物。

在北美洲,荷蘭和英國殖民者把這一傳統融入聖誕節日的慶祝里,荷蘭語的聖尼古拉(Sinterklaas)傳進英語成為Santa Claus也就相應的成為聖誕老人的人物了。在英籍美國人的傳統中,聖誕老人總是快活的在聖誕前夜乘着馴鹿拉的雪橇到來,他從煙囪爬進屋內,留下給孩子們的禮物,並吃掉孩子們為他留下的食物。他在一年中的其他時間里,都是忙於製作禮物和監督孩子們的行為。

法國與聖誕老人類似的形象是Père Noel,他和聖誕老人幾乎完全一樣,其紅白相間的衣服曾經使可口可樂公司獲得靈感,在1930年代畫出了傳遍世界的聖誕老人形象。在一些文化中,聖誕老人身旁跟隨着可內希特·魯普雷希特,或是稱作黑彼得(荷文:Zwarte Piet)的傢伙。一些版本中,玩具作坊里的侏儒製作了節日禮物,有時聖誕老人與聖誕夫人是夫妻。聖誕季期間,在北美和英國的很多超市裏,都有小孩可以向其要禮物的聖誕老人出現。

在冰島的傳說中,聖誕老人並不只一位,而是共有十三位聖誕老人,各有不同的性格,有的調皮活潑,有的慈祥溫柔。

在許多國家裏,聖誕節前夕,孩子們會準備好空的容器,以便聖誕老人可以裝進一些小禮物,如玩具、糖果或水果。在美國, 孩子們聖誕夜會在壁爐上懸掛聖誕襪,因為聖誕老人說過要在聖誕夜前從煙囪下來把禮物放到襪子里。在其他國家,孩子們把空鞋放到戶外,以便聖誕老人可以在聖誕夜(或聖尼古拉斯節前夕的12月5日)送禮。

對於聖誕老人在北極的情形的描繪,巧妙地反映了人們對工業的印象。二十世紀早期,聖誕老人有些形象是他親自以手工製造玩具,就像小工作坊裏的工匠一樣。後來,印象變成聖誕老人手下有許多小精靈製造玩具,但玩具依舊是各個精靈以傳統方式手工完成的。等到二十世紀末,西方大眾充分接受了大量機器生產的現實。

與原始的基督教傳說不同,民間認為聖誕老人來自北極,如北歐各國認定的芬蘭的拉普蘭省,然而在第40屆世界聖誕老人大會上,丹麥屬地北美洲的格陵蘭島( Greenland) 被重新議定為聖誕老人的居所所在,大會主席稱原因是「該地有眾多的馴鹿」。

查聖尼古拉(希臘語:Άγιος Νικόλαος,Hagios Nikólaos,拉丁語:Sanctus Nicolaus,英語:Saint Nicholas,字面意思為「人民的勝利」,約270年~343年)其實是一位基督教聖徒,米拉城(今土耳其境內)的主教。他被認為是給人悄悄贈送禮物的聖徒(即聖誕老人的原型,也因此成為典當業的主保聖人)。由於他的遺骨在1087年被遷到意大利城市巴里,所以有時他也被稱作「巴里的聖尼古拉」。

聖尼古拉生於呂基亞(羅馬帝國設在亞洲的一個行省)的一座希臘殖民城市帕塔拉(位於今土耳其境內)。 他從年輕時就全力投身於基督教的宗教活動,後成為米拉城的主教。作為水手的主保聖人,據說他本人曾是一名水手或漁夫。但其他記載則認為他出生於相當富有的家庭,所以更可能是他的家族所擁有的產業包括捕魚業。

一般認為聖尼古拉的宗教活動始於羅馬皇帝戴克里先統治時期。戴克里先是羅馬帝國最後一個大規模迫害基督教徒的皇帝;在他以後的羅馬統治者對基督教的態度發生了巨大轉變。聖尼古拉在這一時期的迫害中幸免於難。不久東部皇帝李錫尼上台,他不僅容忍而且優待基督教,於是教會在他統治下迅速發展起來。聖尼古拉在李錫尼在位時期成為米拉主教,據說他毀壞了教區內的許多異教神廟。聖尼古拉也以反對阿里烏派著稱。他參加了君士坦丁大帝主持的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可能在會議上帶頭譴責阿里烏。一些傳說說他與阿里烏在會上發生肢體衝突。

聖尼古拉被封聖的時間可能相當早。在查士丁尼一世(527年–565年在位)統治東羅馬帝國時期,君士坦丁堡就建起了一座以聖尼古拉命名的教堂。

聖尼古拉在世界各地受到紀念。東正教會尤其重視對他的紀念。在東歐國家和比利時,聖尼古拉是水手、商人、弓箭手、兒童和學生的主保聖人。他也是俄羅斯的主保聖人之一,以及巴蘭基亞(在哥倫比亞)、巴里、阿姆斯特丹和拜特賈拉(在巴勒斯坦)等城市的主保聖人。

Source: wikipedia

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

從感恩節到"上報四重恩"


從感恩節到"上報四重恩"

中國人雖然沒有過感恩節的習慣, 然而先賢教誨 "滴水之恩, 湧泉相報"; 而且不少節日都有感恩感激之意, 如春節, 佛誕, 父母親節, 盂蘭節/中元節..等等; 只是沒有直接用上"感恩節"之名!

查感恩节(英语:Thanksgiving Day,法语:Jour de l'Action de grâce),是美国和加拿大的全国节日,为感谢上天赐予一年度豐收的祝福。美国感恩节定於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

1620年,五月花号船满载英国受迫害的清教徒到达美洲。當年冬天,不少人饥寒交迫,染病身亡。在印第安人帮助下,新移民学会了狩猎、种植玉米、南瓜,并在来年迎来了丰收。他们邀请印第安人庆祝节日,感谢其帮助。

在美国,自1941年起,感恩节定於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並从这一天起休假两天,這一天通常被認為標誌着聖誕採購季節的正式開始。加拿大的感恩節則起始於1879年,定於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一,与美国的哥伦布日相同。

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各州临时决定,直到美国独立后,感恩节才成为全国性的节日。

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常,基督徒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城乡市镇到处都有化装游行、戏剧表演或体育比赛等。分别了一年的亲人们也会从天南海北回家团聚,品尝以火鸡为主的感恩节美食。也因為連假的關係,上映電影的北美票房數據在此期間也會較高。

火鸡是感恩节的传统主菜,通常是把火鸡肚子裡塞上各种调料和拌好的食品,然后整只烤出,由男主人用刀切成薄片,並由女主人分送给大家。通常的配菜有肉汁薯蓉,番薯,蔓越莓果酱,甜玉米以及各种蔬菜。此外,南瓜派也常作为辅食。这些食材大多原产自美洲,在欧洲人到达后才被引进回欧洲。不过火鸡却是一个例外,根据Nathaniel Philbrick在他的著作五月花中介绍,尽管火鸡也原产自美洲,但清教徒可能在英格兰的时候就已经熟知火鸡了。西班牙人早在17世纪就从中美洲将驯化过的火鸡带回,随后火鸡风靡欧洲,在英格兰,火鸡取代鹅成为圣诞节的主菜。

穷人在感恩节也会得到食物。多数社区都会将不易腐烂的食物打包后和罐装食品一起分发给穷人,企业也会赞助食品的慈善分发。

感恩节宴会后,人们有时会做些传统游戏,比如南瓜赛跑是比赛者用一把小勺推着南瓜跑,规则是不能用手碰南瓜,先到终点者获胜。比赛用的勺子越小,游戏就越有意思。人们还会将火鸡胸部的叉骨取出,两人各执一端,默念心中的愿望,直到其折断,拿到较长一端骨头的人的愿望就会实现。

在感恩节,亲友通常都会聚在一起共进晚餐。因此,感恩节周末是一年中交通最为繁忙的日子之一。在学校,感恩节通常是含周末的四至五天的假期。大多数商业员工和政府员工(2007年78%)也会在感恩节也得到两天的带薪假期。在酒吧和俱乐部,感恩节前夜是一年中最忙的日子之一,原因是很多人在这一天返回自己的家乡和亲友团聚。

每年感恩节的次日,被称作黑色星期五,通常美国的购物场所都会以比平时低很多(有时是一折或者两折)的价格销售商品,所以很多人家在团聚之后都会举家出动,昼夜排队以求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这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习俗。

美国总统每年都会在感恩节这天「赦免」一到兩隻火鸡,這些火雞將被飼養到老死,而永不宰殺。通說是源於约翰·肯尼迪總統 (John F. Kennedy),肯尼迪遇害的三天前,他在白宮幽默地宣佈「赦免」一隻火雞,展現其好生之德。也有人說是源於杜魯門總統曾經把客人帶來的火雞放生。

儘管歐裔美國人認爲感恩節是紀念原住民和五月花號移民間的友誼而來的,但部份美洲原住民卻對慶祝感恩節的行爲表示無奈與憤怒。他們稱感恩節爲「國家民族清洗日」,並以默哀的形式度過感恩節。

之後談談佛教的"四重恩"

念佛的朋友不會陌生 -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講到“恩”,今天我們接受別人的恩惠,好像是應該的,感恩的念頭都生不起來,這怎麼得了!別人贈送、供養我們東西,許多人連“謝謝”這一聲都沒有,表面的敷衍都沒有,然後才想到這個社會怎麼不遭難!這是忘恩負義。忘恩負義之人,不會有好果報。 

這裡面的“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頗引人深思,這使我們知道佛的教化有深刻的人間性。在《心地觀經》裡說:四重恩是:一、父母恩。二、眾生恩。三、國王恩(國土恩)。四、三寶恩(上師恩)。三途(三塗)就是三惡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苦有三苦、八苦(三途苦,八難苦)。何謂三苦?乃三界中一切眾生所受之苦也。一、苦苦——此乃欲界所受之苦(單指人間言)二、壞苦(壞是壞滅,苦乃迫惱之謂)三、行苦(行是遷流不息生死無常之意)。

四重恩是:上師恩、國土恩、父母恩、眾生恩:

1、父母恩:

一個人來到世間為人,首先是父母之恩。十月懷胎,生養哺育,才能長大成人。養子方知父母慈。到了一定的時候,自會領悟其中的含義。報父母恩,有了這種意念才有和睦的家庭,慈祥的父母,孝順的兒孫。

2、國土恩(國王恩):

報國土恩。我們賴以生存的國土是無私的,山川,水土,糧食,礦藏,傳統都是國土對人們的奉獻。使國土莊嚴是我們報恩的職責,也是我們為後輩應盡的義務。

3、上師恩(三寶恩):

對佛教來說,佛、法、僧三寶使人們取得智慧,證得菩提,獲得解脫,是人們的上師。三寶之恩自不能忘!

佛法僧三寶是佛教徒認為最重要的,但經典裡卻把父母、眾生、國王放在三寶之前,可知一個人如果不能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眾生的護持之恩、國家的安定之恩,那麼這個人說他竟能報答三寶之恩就很難真實了。

4、眾生恩:

作為一個社會的人來說,衣食住行無不來自眾生之恩,每個人的勞動都是為了對眾生的報答。報眾生恩,有了這種意念才有人與人的平等關系,互相尊重,互相照顧,建設文明的社會。

何念眾生恩? 謂我與眾生,從曠劫來,世世生生,互為父母,彼此有恩。今雖隔世昏迷,互不相識,以理推之,豈無報效?《勸發菩提心文》說:“我與一切眾生,無始以來互為眷屬、父母、六親、乃至師友。而彼眾生常為我身作大饒益,或順我志,令我歡喜;或逆我志,令發道意;又能示現一切極苦相貌,令我驚覺,不生貪著,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故眾生恩德亦復無量,不可言說。”尤其是“上報”這兩字應該記住,修行者若把自己擺在眾生之上,只能“下化”,不能“上報”,就扭曲了佛的教化,因為若無眾生護持,不要說修菩提大道,我們連活著都十分艱難呀!真是令人動容的見地! 我時常驚醒自己:面對眾生,要牢牢記住“上報”兩個字。

一個人明白了做任何事無不是為了報恩,那就真正地、自覺地認識到了自身的價值、位置及生活的目的。

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我每天上百次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依靠別人(包括活著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勞動,我必須以同樣份量來報償我領受了和至今還在領受著的東西。我強烈的向往著儉樸的生活,並且常為感覺自己占有了同胞們過多的勞動而難以忍受。”

上師恩、國土恩、父母恩、眾生恩。報恩無盡啊!

由此可知,忘恩負義的人不懂得做人的道理,果報決定在阿鼻地獄。知恩報恩是「行好事」的先決條件,這是“行好事”的大根大本。在佛法裡面,到什麼地位的菩薩才落實知恩報恩?《大智度論》說,知恩報恩是二地菩薩以上主修的課程,所以二地菩薩才真正落實了。回向偈只有八句,而“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就占了兩句,因為這兩樁事情要緊!古大德、諸佛菩薩、法身大士確實受人滴水之恩,必定湧泉為報,對於恩德念念不忘,所以我們尊稱他為佛菩薩,尊稱他為法身大士。

Sources: 何謂“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佛教知識) / 維基百科

2016年11月7日 星期一

太史五蛇羹


秋風起三蛇肥, 到了吃蛇季節, 也來看看與此有關的一些故事典故:

例如太史五蛇羹!

太史五蛇羹是一道广东省的汉族传统名肴,属于粤菜系蛇宴菜。自晚清时期发明,主要以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水蛇、锦蛇等多种蛇类为材料,具有活血补气、强壮神经、舒筋活络、祛风除湿等功效,深受中老年人士欢迎。

太史五蛇羹以蛇为主要材料,加入鸡、鲍鱼、木耳、香菇等煮成汤羹。当中的五蛇最少包括有眼镜蛇(俗称“饭铲头”)、金环蛇、银环蛇,另外加入水蛇、锦蛇,或眼镜王蛇。吃时加入少许菊花丝。

太史五蛇羹由晚清广东翰林江孔殷所发明。江孔殷别号江虾,祖上为商贾。1904年,于最后一届科举中殿试二甲进士,朝考选入庶吉士,进翰林院;故被称为“江太史”。江孔殷曾为广东道台,候补广东水师提督。辛亥革命后,江太史退出政坛改为从商,其位于广州之大宅“太史第”经常食客满座,太史五蛇羹即为其杰作之一。

民国六年,孙中山先生南来护法,非常国会在广州开会,江太史的三公子江权颖,也是众议院议员,为联络感情,常设家宴,请各议员杯酒言欢。某次,秋风起,以江太史著名的蛇羹招待,而议员多数是外省人,江太史与其公子事前未明言乃飨以蛇羹,各议员且啖且连称精品,更赞为人间美食。吃喝完毕,江太史才含笑力言蛇之美味,为任何山珍海错所不及。众议员突闻所吃者乃蛇,立刻反胃,呕吐狼藉,其中一位议员更害怕得马上跑去医院洗胃,也颇见狼狈。江太史啼笑皆非,亦明白了议员身娇肉贵,不可乱来。自此之后,他如果以蛇羹宴客,请柬上便写明了,使不吃蛇者知难而退。

查粤人的食蛇史,见之于中国的几部早期典籍:“越人得蚺它以为上肴,中国得之无用。”《山海经》和《淮南子》,“盖古之巫书”,里面提到的事,尽皆有点不可思议,比方说,苏东坡的妾侍,在广东惠州时将蛇羹误做海鲜吃下,事后得知所吃为蛇,竟然于数月后死于非命...

即使在今天,对于居住在“中国”的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广东人的这种爱好,仍然是一种可怕的风俗。不过,山东人偶尔也有吃蛇的。《聊斋》早面有一则《蛇癖》说道:“予乡王蒲今之仆吕奉宁,性嗜蛇。每得小蛇,则全吞之,如啖葱状。大者,以刀寸寸断之,始掬以食。嚼之铮,血水沾颐。且善嗅,尝隔墙闻蛇香,急奔墙外,果得蛇盈尺。时无佩刀,先噬其头,尾尚蜿蜒于口际。尽管山东人之“啖葱状”足以收入粤语版的《山海经》或《淮南子》,不过,蒲松龄或许相信,广东人吃起蛇来,与吕奉宁大同小异。但在前者看来,这种吃法虽然生猛,却未免过于浪费,没文化,甚至暴殄天物。

(Source: 百度百科)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對岸共和國憲法


最近電視上有新節目介紹地圖上不存在的國家,其中一個是位於立陶宛的「對岸共和國」(英语:Uzupis Republic,俄语:Республика Ужупис,立陶宛语:Užupio respublika)。此地的獨立過程十分和平,因為它的立國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個行為藝術作品 ! 當地居民在1997年4月1日愚人節宣布獨立。

合共四十一條的「憲法」刻在反光鋼板,掛在社區中一條小路的牆上,有合共二十五種文字的版本,包括繁體中文。

對岸共和國憲法(官方中文版)

第一條 每個人都有在維爾紐利河畔生存的權利,而維爾紐利河有流經每個人的權利。
第二條 每個人在冬天都擁有熱水、暖氣和瓦片屋頂的權利。
第三條 每個人都有死亡的權利,但不是義務。
第四條 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權利。
第五條 每個人都有變得獨一無二的權利。
第六條 每個人都有愛的權利。
第七條 每個人都有不被愛的權利,但不是必須的。
第八條 每個人都有不傑出和不聞名的權利。
第九條 每個人都有無所事事的權利。
第十條 每個人都有愛和照顧貓的權利。
第十一條 每個人都有權照顧狗隻直到其中一方死去。
第十二條 每隻狗有權去做狗。
第十三條 每隻貓沒有義務要愛牠的主人,但必須在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
第十四條 有時候,每個人都有不知道他的職責的權利。
第十五條 每個人有質疑的權利,但不是責任。
第十六條 每個人都有快樂的權利。
第十七條 每個人都有不快樂的權利。
第十八條 每個人有保持沉默的權利。
第十九條 每個人都有信仰的權利。
第二十條 沒有人有暴力的權利。
第二十一條 每個人都有欣賞自己是不重要的權利。
第二十二條 每個人都有對永恆憧憬的權利。
第二十三條 每個人都有權利去了解。
第二十四條 每個人都有權利不去了解任何事情。
第二十五條 每個人都有權利成為任何國籍的人。
第二十六條 每個人都有權利慶祝或不慶祝自己的生日。
第二十七條 每個人都應該記住自己的名字。
第二十八條 每個人都可以分享他們擁有的。
第二十九條 沒有人可以分享他們所沒有的東西。
第三十條 每個人都有權利有兄弟、姐妹和父母。
第三十一條 每個人都可以是獨立的。
第三十二條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自由負責。
第三十三條 每個人都有哭的權利。
第三十四條 每個人都有被誤解的權利。
第三十五條 每個人都沒有權利讓另一個人有罪。
第三十六條 每個人都有成為個人的權利。
第三十七條 每個人都有不擁有權利的權利。
第三十八條 每個人都有不害怕的權利。
第三十九條 不要被打敗。
第四十條 不要還手。
第四十一條 不要投降。

還有一個 "克里斯欽自由城" (Freetown Christiania) 出現在一九七一年,原本是個社會實驗,差堪可以形容之的說法有:非法、無政府主義,非主流價值的典範。

一群受一九六○年代文化革命精神浸淫的嬉皮占據一塊廢棄無用、但極具象徵意義的政府用地: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正中心的舊軍營。九月二十六日,占地者創立了他們口中的「克里斯欽自由城」。這是一個以對抗丹麥社會為宗旨的社群,是個自治的人民公社。各項決定採「直接民主」,也就是所有人都要達成共識。這之後不到一年,丹麥的國防部就授予了克里斯欽「公民」集體使用該場域的權利,前提是水電費得付清。在迷幻壁畫的妝點下,自由城範圍內的普舍街(Pusher Street)開始跟海洛因、古柯鹼,與安非他命劃上等號。後來發生了一起毒品相關的兇殺案與一連串的吸毒過度事件,克里斯欽才下令禁絕這些會成癮的非法毒品,僅開放住民使用大麻。

克里斯欽被稱為自由城,但這裡的自由也不是毫無限制。

丹麥政府一直很頭痛於這個眼皮子底下的嬉皮天堂,但又不知如何處理。克里斯欽抗拒所有適用於丹麥全境的法律,而且好像也沒有被「處理」。到了二○一二年,丹麥政府做了一件事情來測試克里斯欽的價值,他們表示願意以超低價(7600萬丹麥克朗) 把地賣給自由城。雖然在某層意義上這是克里斯欽自由城的勝利,但也是資本主義的復仇。一旦擁有了土地,克里斯欽就違反了自身的「無產」基本原則。丹麥政府的出價將有效到二○一八年。

P.S. 或者有人羨慕他們立國的"自由", 但其實珍貴的是當地居民對他們國家的"包容"...

2016年8月24日 星期三

探索"大絲路精神"


探索"大絲路精神"

“一带一路 (One Belt, One Road)” 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因為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最初的作用是运输古代中国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后来成为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的主要平台(a network or platform of trading/exchange)。參考相關歷史人物事蹟或有助今天我們認識何謂 "絲路精神" -

1 亞歷山大 (356-323 AD) - "文化融合"

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古希腊语: Ἀλέξανδρος Γ' ὁ Μακεδών,其名字亞歷山大意为“人类的(ἀνήρ)守护者(ἀλέξω)”;前356年-前323年),世称亞歷山大大帝(Ἀλέξανδρος ὁ Μέγας 或 Μέγας Ἀλέξανδρος),古希臘北部馬其頓國王。生於佩拉,到16歲為止一直由亞里士多德任其導師。30歲時,已經創立歷史上最大的帝國之一,其疆域從愛奧尼亞海一直延伸到印度河流域。他一生未嘗敗績,被認為是歷史上最成功的军事統帥之一。

亞歷山大在公元前336年繼其父腓力二世王位成為馬其頓國王,并掌握王國的實際權力,因此有能力實現其父的擴土計劃。公元前334年,他向波斯帝國統治的小亞細亞地區發起進攻,開始長達十年的東征。他擊破波斯,并推翻大流士三世,征服整個波斯帝國。

爲了尋找并抵達“世界的盡頭和大外海”,亞歷山大大帝在西元前326年侵略印度,但最終應軍隊要求不得不撤軍。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死在巴比倫,沒能來得及實現他入侵阿拉伯的計劃。在他死後,由於無繼承人,他的將領們互相不服,最終引發內戰,亞歷山大帝國也就迅速瓦解。

亞歷山大大帝的遺產包括他擴土導致的文化融合。他建起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最著名的就是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他將希臘文化一直向東傳播,導致希臘化時代的到來,直到15世紀仍然能在拜占庭帝國中發現這些痕跡。

他以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阿喀琉斯為偶像,最終自己也成爲一個近乎神話的人物。後世有許多軍事領導人和軍校都參照過他的戰術。

2 張騫 (164?-114? AD) - "民族交流 往来贸易"

張騫(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西漢漢中郡成固(今陝西省城固縣)人,中國漢代旅行家、外交家、探險家。奉汉武帝之命,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两次被匈奴军队俘虏囚禁,历时13年终于逃回长安复命,从而成功开拓了絲绸之路。因此伟大功绩,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取“广博瞻望”之意),封地博望(今河南省方城县博望镇)。为漢朝与西域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张骞两次出使的外交成果,与他所带的礼品和原本的期待相比,相差甚远,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汉武帝对“天马”的渴望。在偏于封闭自保的传统社会,张骞的出使,在民族交流史上开辟了新纪元。西域诸国从此呈现在中原人的视野中,东西方的商人们纷纷沿着张骞探出的道路往来贸易,成就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他開拓漢朝通往西域的天山南路與天山北路兩道路,並從西域諸國引進了汗血馬、黃瓜、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等。

张骞在危难中不失气节,如梁啟超稱讚他「堅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開幕第一人」。

3 马可·波罗 (1254-1324) - "相互了解 東西發展"

马可·波罗(Marco Polo,又譯馬可·孛羅、马哥·波罗、馬哥孛羅,1254年9月15日-1324年1月8日)是意大利威尼斯商人、旅行家及探险家。据本人说他曾随父亲和叔叔通过丝绸之路到过中国,擔任元朝官員。回到威尼斯后,马可·波罗在一次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海战中被俘,在监狱里口述其旅行经历,由鲁斯蒂谦写出《马可·波罗游记》。他的游记讓欧洲人得以了解中亚和中国,對東西發展有很大的貢獻。

第一次远航

其父亲和叔叔都是有名的远东贸易商人,同时也是天主教徒。两人於1255年出发向东,开始时并非想去中国。但是一路战事纷发,在1264年碰到元朝派往西方的使者,决定到中国。1266年,兄弟两人到达元大都,见到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写了一封信给教宗,托波罗兄弟帶回罗马,请教宗派人到元朝,告诉元朝人关于欧洲人的生活方式。

第二次远航

兄弟两人回到意大利,此时第八次十字军东征刚刚结束,第九次东征正在筹划中。他们拿到教宗格里高利十世给忽必烈的回信,于1271年动身返回中国。这一次Niccolò 带了他的儿子马可。他们从威尼斯乘船到黑海南岸登陆,然后从陆路辗转于1275年抵达元上都(开平),随后又抵达大都(北京)。马可的聪明一直非常讨忽必烈喜欢,封他许多官,也派他到各地为元朝皇帝的使者。马可·波罗去过中国很多地方和见到许多比欧洲先进的文化成就。

据他自己说在马可波罗动身回欧洲之前,方济各会神父孟高维诺受罗马教皇尼古拉四世派遣,于1291年经海路抵达中国泉州。

1292年,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受忽必烈委托,从泉州出发经海路护送蒙古公主阔阔真到伊儿汗国成婚。忽必烈答应他们,在完成使命后,可以转路回国。1295年波罗一家人回到欧洲。

評價:

由於教皇特使柏郎嘉宾曾在1246年到达蒙古帝国首都哈拉和林,马可·波罗家人并非第一个到中国的欧洲人,但是因為其遊記而著名,其遊記也是當時歐洲人最详细的亞洲旅行记录。

他的经历激发了哥伦布和其他不少旅行家,有很多的文学作品都是基于马可·波罗的游记,还影响了欧洲的地图制作,导致了弗拉·毛罗地图的出现。

传说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到欧洲很多东西,如冰淇淋 (ice cream) 、披薩 (pizza)、義大利麵 (spaghetti)、起司火鍋 ( Fondue au fromage)、眼鏡、口琴 (Harmonica)  、風箏、惡魔棍 (Devil Stick)。

4 鄭和 (1371-1433) - "包容和尊重; 促進貿易及知識拓展"

鄭和(1371年9月23日-1433年),原姓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雲南昆陽(今晉寧昆阳街道)寶山鄉知代村人。中國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及武術家。是大明国奉佛信官。奉明成祖令進行七次航行,史稱「鄭和下西洋」,總航程達七萬多海里,足繞地球三週有餘;傳說中比西方發現好望角、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早了七、八十年,是當時人類史上最龐大的遠航船隊,《鄭和航海圖》是世界現存最早的航圖集。

鄭和是回族人,但同时信仰佛教,明史专家吴晗指出,由於南洋的许多国家,伊斯兰教和佛教为主要信仰,明朝政府选派回教徒“可以减少隔阂,办好事”,而當時下西洋的随行人员中信奉伊斯兰教信徒有马欢、郭崇礼、西安羊市大清真寺掌教哈三、泉州蒲寿庚后裔蒲日和和泉州清净寺伊玛目(教长)夏不鲁罕丁的次孙夏文南等。做為外交官,鄭和對其他宗教採包容和尊重的手法。

伊斯兰教

郑和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穆斯林,曾到麥加朝圣。郑和曾在泉州灵山回教先贤墓行香,到泉州南安九日山清真寺祈祷。永乐十一年(1413年),郑和重修西安清真寺。

佛教

郑和是道衍和尚菩萨戒弟子,自称:“大明国奉佛信官内官太监郑和,法名速南吒释,即福吉祥。” “大明国奉佛信官内官太监郑和,法名福吉祥。谨发诚心施财命功,印造大藏尊经一藏,计六百三十五函,喜舍于云南五华寺,永远长生供养。” 下西洋途中,郑和每逢佛教国家就向寺院布施财物。

道教

由於水手多半信仰道教與中國民間信仰,尤其對海神媽祖特別虔誠。流風所及,郑和時常捐獻銀錢予媽祖廟,並且增修殿宇。

七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相互了解。每次都由苏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時,在船上因病過世。民間故事《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寶太監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中所做的海外政治干預中,以長遠影響來看,最重要的是操縱麻六甲海峽(往來中國及海洋貿易的要道),選擇扶植拜里迷蘇剌,於1409年鄭和授與其國璽及皇袍。拜里迷蘇剌曾親自往中國朝貢,使其在麻六甲沼澤地的據點成為日漸富庶繁榮的商業中心。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苏禄、马六甲、彭亨、真臘、古裏、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据记载,郑和的船队曾到达非洲东岸赤道以南的麻林地、慢八撒以及拉穆等地。

第一次下西洋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奉诏出使西洋。同年冬,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人。

第二次下西洋

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发,到達汶萊、泰國、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錫蘭山迎請佛牙,隨船帶回,永乐七年夏(1409年)回国。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

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太监郑和、王景弘、候显等统率官兵二万七千余人,驾宝舟四十八号出使西洋。九月从太仓刘家港启航,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到達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地,回國途中訪錫蘭山,永乐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国。

第四次下西洋

永乐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发,随行有通译马欢,繞過阿拉伯半島,首次航行東非麻林地 (Malindi, Kenya) ,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国。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來中國進獻“麒麟”(即長頸鹿)。第四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670人。

第五次下西洋

永乐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发,隨行有僧人慧信,途經泉州,到占城、爪哇,最遠到達東非木骨都束 (Mogadishu, Somalia)、卜喇哇、麻林等國家,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国。

第六次下西洋

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发,往榜葛剌(孟加拉),史載“於鎮東洋中,官舟遭大風,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畢,……風恬浪靜”,中道返回,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国。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熾即位,因經濟空虛,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動。

第七次下西洋

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開始返航后,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並於此地設衣冠冢,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550人。

評價:

鄭和自身角色認定,有世界史學者認為,是結合了帝國擴張、貿易促進及知識拓展,如其死前一年1432年所立的石碑題文,除了有擴張宣稱「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軼漢唐,際天極地,罔不臣妾。」亦有對商人和地理學家的敬重語:「其西域之西,迤北之國,固遠矣,而程途可計」。

在外交及軍事方面,鄭和下西洋的功蹟包括推翻斯里蘭卡王朝及蘇門答臘君主、懲治了海盜並扶植麻六甲 (Melaka),由一個小漁村將其變成一強大國際貨品轉運站。

东南亚一带的华人相信,郑和将军是所有华人的骄傲,也有人把他当成神来膜拜。他们认为郑和很了不起,而且擁有超自然的神力,如同神祇一般。更有人当郑和是「财神爷」,有些旅行团的导游特地安排旅客们去亲手摸摸他的雕像,以招來财运。

5 季羡林 (1911-2009)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生于山东省临清市,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北京大學教授、輔仁大學教授。季羨林通晓梵语、巴利语、吐火罗语等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位从事吐火罗语 (Tocharian languages) 研究的学者之一。

学术领域:
印度古代语言研究
佛教史研究
吐火罗语研究
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
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
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研究
东方文化研究

吐火羅語大约在公元840年左右滅亡,因為當時回鶻人被黠嘎斯人逐岀蒙古高原,迁移到塔里木盆地,并征服当地的吐火羅人。後世發現的从吐火羅語譯成回鶻文的文獻,為這條理論提供了依據。在回鶻人統治下,吐火羅人被外來的突厥語系——回鶻人所同化,其後代就是今日新疆維吾爾族居民的一部份。

1974年中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发现甲种吐火罗语《弥勒会见记剧本》残卷。季羨林从八十年初代开始研究、解读吐火罗文语残卷,陆续发表论文,后收集成书《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1998年出版。

吐火羅语残卷内容,包括佛教和摩尼教的宗教文献,寺院通信、帳目、商業文件、商隊通行證、醫學及巫術文件和一首情詩等。多数甲种吐火羅语、乙种吐火羅语的残卷都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有的中间还穿插对佛陀的梵文颂词或古代突厥语附注,从而提供解读吐火罗语的钥匙。

吐火罗语的特徵是沒有送氣聲。名詞變化很多,譬如:單數的正格、主格、客格、屬格;複數的正格、主格、無特別的客格、有特別的客格、屬格;雙數正格;諸數的副格。1984年英国学者D.Q.Adams 发表《吐火罗语与其他印欧语的关系》,用统计学方法推断吐火罗语最接近日耳曼语 (Germanic Languages),其次为希腊语、印度语、斯拉夫语、拉丁语。

6 饒宗頤 (1917- ) - "學術是靠交流, 相互啟發才能進步"

饒宗頤,GBM 大紫荊勳賢(1917年8月9日-),字固庵、伯濂、伯子,號選堂,生於中國廣東省潮安縣,是国学家,在中國研究、東方學及藝術文化多方面有成就。

饒宗頤的研究領域甚廣,時間跨度很寬,上至夏商下至明清,並且著作甚多,僅僅其中的《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便有十四卷二十巨册,超過一千二百萬字,專著逾八十種;論文1000多篇。除此之外,他精通甲骨文。

研究領域:
古文字學, 甲骨學, 敦煌學, 考古學, 金石學, 史學, 诗詞學, 文學, 艺术學, 简帛學, 礼乐, 宗教学, 楚辭學, 目錄學, 方志學, 潮学, 中印關係史, 经學, 西亚史

饒宗頤認為"學術是靠交流, 相互啟發才能進步"。

7 David Christian (1946- ) -  "collective learning/Big History"

Insights from the "This Fleeting World: A Short History of Humanity":
a) Collective Learning (mutual learning among different cultures and traditions) and
b) the uses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Big data/Big History, etc.
for the benefits (well-being) of mankind as a whole.

"大絲路精神" 包括以下方向發展 -

不局限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 任何有興趣加入者都可以參與;

開放的不止是市場, 尚包括心靈 - 產品交流, 思想交流之外, 還有專業知識, 技能, 經驗 - 以解決人類共同面對議題, 開拓更廣闊的, 新的合作空間;

集中在青年/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 打下未來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世界和平堅實的基礎.

To summarize 1-7, the "spirit of the Greater Silk Road" - 

"to foster the promotion of mutual understanding (mutual learning/mutual benefits), friendship, respect, trust (the basis for further interaction, collaboration and cooper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eace, by exchanging goods and ideas."

2016年8月1日 星期一

狀元及第粥與滿漢全席


如果做(考)不上狀元 (不論舊中五會考或新制 DSE), 能夠烹調出美味的狀元及第粥也應不會失禮; 而且人們為什麼把豬肉、豬肝、豬粉腸滾制的粥稱為三元及第粥呢?

話說清代末期,廣州有個肉販上街叫賣,天天經過一間私塾,塾師是他的老主顧。肉販是個文盲,但為了方便記賬,請塾師教他認識了「豬肉、豬肝、豬粉腸」幾個字。

有一年科場開考,好事者慫恿肉販去應試,說功名全靠祖宗積德。肉販信以為真,在卷上只寫了「豬肉、豬肝、豬粉腸」七個字。豈料主考正是當年的塾師,塾師有意讓肉販歡喜一場,自己另寫一篇替代。結果肉販高中。塾師主考完畢,恐肉販下次再來混水摸魚,便交代同僚如下科發現卷上有寫「豬肉、豬肝、豬粉腸」的,應把卷取消。

豈料第二科開考,肉販又來應試,寫了七字後便即交卷。主考看後啼笑皆非,但想到前科主考早有交代,莫不是暗示要多多關照,不若做個人情,代寫一篇讓肉販再高中。

京都考期近了,肉販想藉此瀏覽沿途風光,於是又整好行裝,上京赴考,不料到京時,已停止進場,肉販呆立門外,形如木雞。剛巧王爺經過,遺下燈籠一個,肉販撿起燈籠,進入場院內,並把燈架在座位旁邊,卷上寫了七個字後便交卷。主考見卷,目瞠口呆,但一想到那燈籠是王府之物,事出有故,只得代寫一篇,又讓肉販高中。

後來,有人問,你三次及第靠什麼?肉販說:「豬肉、豬肝、豬粉腸」。

至於滿漢全席其實並不“全” 一般僅八盤十六碗四冷盤

如今拍攝的清朝宮廷劇裏,都上演著“滿漢全席”大戲,把人饞得直流口水。顧名思義,“滿漢全席”最大特點就是一個“全”字,也就是說這樣的筵席上,菜肴葷素的品種齊全、搭配齊全、風味齊全。

那麼,“滿漢全席”到底是什麼樣的筵席呢?它的奢侈程度又到了何種地步?美食家袁枚在《隨園食單》中說:“今官場之菜,名號有十六碟、八箕、四點心之稱,有滿漢席之稱,有八小吃之稱,有十大菜之稱。種種俗名,皆惡廚陋習,只可用於新親上門、上司入境,以此敷衍……”袁枚的《隨園食單》刻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即1792年,他所說的“今官場”至多也就是該書出版前的官場生態。由此可見,“滿漢全席”在1792年前開始在官場中形成。不過這樣的筵席只用於官員迎送、相互宴請。

看看徐柯編著的《清稗類抄·飲食》方知道所謂的“滿漢全席”或“滿漢大席”,乃是清末出現的一種“燒烤席”。書中記載:“燒烤席,俗稱‘滿漢大席’,筵席中之無上品也。烤,以火幹之也。于燕窩、魚翅諸珍錯外,必用燒豬、燒方。豬以全體燒之。酒三巡則進燒豬,膳夫、僕人皆衣禮服而入,膳夫座之專客,專客起箸,蓬座者始從而嘗之,典之隆也。”清人顧祿在《桐橋倚棹錄卷十》裏謂:“蘇州酒樓開辦滿漢大席、市肆中賣有滿漢大席。如燒小豬、哈爾巴肉、燒鴨、燒雞、燒肝等等。”“滿漢大席”中的燕窩、魚翅等海鮮,係東南沿海地區的福建、廣東進貢;燕窩主要來自東南亞、馬來半島,經福建、廣東水上進口;至於“烤全豬”(又稱“烤乳豬”)、“烤全羊”等,則來自滿族遊牧習俗的烤肉風味。民間俗稱的“滿漢大席”,必有燕窩、魚翅,而一般以“烤乳豬”為主的筵席,卻始終沒有“滿漢全席”的稱呼。辛亥革命後,隨著全國各地排滿情緒的高漲,“滿漢大席”也改成了“大漢大席”,但其豪華程度絲毫未減。史載,民國初年一桌最鋪張最奢侈的“大漢大席”上了80道菜肴及米飯。

另外,歷史上真實的清宮筵席並不像電影電視描述得那樣鋪張。據《大清會典》和《光祿寺則例》記載,康熙年間,最昂貴的宮廷筵席,欽定每桌價銀8兩。清初1兩白銀的購買力,約合今天的人民幣400至500元,按1兩白銀等於500元人民幣的最高比值換算,康熙皇帝舉辦的最昂貴的筵席,一桌費用也就相當於現在的4000元。而皇帝大婚、大軍凱旋、公主出嫁等皇家喜宴以及元旦、萬壽、冬至等三大節的賀筵宴,欽定每桌費用不得超過4兩4錢3分,約合今天人民幣2200元左右;宮廷款待進貢的附屬國正、副使臣,每桌費用不得超過3兩3錢3分,約合今天的人民幣1700元。

無論是從袁枚、顧祿記載的“滿漢席”功能表看,還是分析康熙皇帝欽定的宮廷筵席“費用”,都不難發現,所謂的“滿漢大席”不僅不“全”不“滿”,其費用與今天有些“黃金筵”相比,實為小巫見大巫。(人民日報海外版)

查康熙帝66歲大壽時,曾為漢、滿兩族特設3天6宴,提供300多款佳餚;相傳清聖祖玄燁在皇宮內首嘗,並御書「滿漢全席」,使滿漢全席名噪一時。當時滿漢全席有宮內和宮外之別,宮內的滿漢全席專供天子、皇叔、皇兄、皇太后、后妃等享用;近親皇族子嗣、功臣(漢族只限二品以上官員和皇帝心腹)才有資格參加宮內朝廷的滿漢全席。宮外滿漢全席,常常是由滿族一二品官員主持科考和地方會議,以滿漢全席招待欽差大臣,入席時要按品次,佩戴朝珠,公服入席。 在乾隆甲申年間李斗之《揚州畫舫錄》一書詳實的描勒出盛況;豪華的六宴中,納集滿漢千百名饌,其中包括燕窩雞絲湯、海參匯豬筋、海帶豬肚絲羹、鮑魚匯珍珠菜、淡菜蝦子湯、魚翅螃蟹羹、魚肚煨火腿、蒸駝峰、梨片伴蒸果子狸、蒸鹿尾、鯽魚舌匯熊掌、糟蒸鰣魚、假班魚肝、西施乳、獲炙哈爾巴小豬子、油炸豬羊肉、掛爐走油雞鵝鴨、豬雜什、羊雜什等。

滿漢全席中的八珍:

1.山八珍﹕ 駝峰、熊掌、猴腦、猩唇、象拔(鼻)、豹胎、犀尾、鹿筋。

2.海八珍﹕ 燕窩、魚翅、大烏參、魚肚、魚骨、鮑魚、海豹、狗魚。

3.禽八珍﹕ 紅燕、飛龍、鵪鶉、天鵝、鷓鴣、彩雀、斑鳩、紅頭鷹。

4.草八珍﹕ 猴頭、銀耳、竹蓀、驢窩菌、羊肚菌、花菇、黃花菜、雲香信。

器具多用銅製,雕製巧究,餐中用粉彩萬壽餐具,大件的瓷器仿照雞、鴨、魚、豬等造型,設有火傢具(即火鍋),上層放菜,下層以酒點火。載水傢具則用錫製,分內外二層,內層放湯,外層放沸水,便於保溫。 清室擺設滿漢全席時,一般先吃滿菜,再吃漢菜,其間需換桌面,謂之「翻台」。賓客進入席宴大廳先奏樂,坐下後先用點心,賓客到齊後,把四整鮮撤下來,行敬酒禮,大菜才會奉上,整個過程先後共換桌面四次,調換滿、漢菜式,俗稱「翻桌」。此後漸漸流傳到民間,成為達官顯貴一展奢華的象徵。

民國後滿漢全席分大滿漢、小滿漢,大滿漢一般為108碟,小滿漢為64碟。早期菜式以山東菜較普遍,另有天津菜式。輾轉流傳到後,各地因應不同口味,材料、烹調方法,出現有不同演繹。 民國初年,滿漢全席改為大漢筵席,不久又用八大、八小等筵席來代替,1930年代又改為八大件。

1977年11月2、3日,香港有酒樓受到日本TBS電視台的委託,以10萬港元的價錢,製作一圍整個共108道菜的滿漢全席。酒樓動用了160多人,花了3個月才籌備完成。而這個過程則由人造衛星直播到日本。由於有些動物已經成為受保護動物,加上部份烹調技巧也已經失傳,所以再製作一場如同清朝年代的滿漢全席,幾已不可能。

P.S. 清代其他名宴尚包括蒙古親藩宴、廷臣宴、萬壽宴、千叟宴、九白宴。

Source: "狀元及第粥的由來" & 浮生若夢 201203270503"滿漢全席菜單"

2016年7月19日 星期二

伊斯蘭金融與五功


之前有人提及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應該發展包括伊斯蘭金融業務 (Islamic banking and finance, or "sharia compliant finance") ; 但有關伊斯蘭金融或伊斯蘭 (ISLAM) 是什麼概念, 或者可以先查看一些資料 -

伊斯蘭教(阿拉伯語:الإسلام, al-’islām 旧称回教、清真教、回回教、天方教、大食法、大食教度,是以《古蘭經》和聖訓為教導的一神論宗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古蘭經》被伊斯蘭信徒(穆斯林)視為造物主安拉命天使給其使者逐字逐句的啟示,而聖訓为造物主最后的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錄(由同伴們轉述收集)。伊斯蘭这一名称來自《古兰经》,源自閃语字根S-L-M,意為「顺从(造物主)」;实际上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名字也來自這個字根,意為「順從者」。

穆斯林信仰獨一且無與倫比的安拉,并认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是崇拜或顺从安拉;伊斯兰教认为安拉在人类历史长河派遣了众多先知給全人類,历代各个民族都有先知,包括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爾撒(耶穌)等,穆罕默德是最後一位先知,古兰经載有他所得的訊息。伊斯蘭教的基本功修包括五功,是為「念、礼、齋、課、朝」,五功是穆斯林需要奉行的五個義務。伊斯兰教还拥有自己的一套宗教法律,该法律實際觸及生活及社會的每一個層面,由飲食、金融到戰事以及福利等各方面。

在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後,伊斯蘭帝國持續擴張,佔據着大片的地區,促使哈里發國的誕生,傳教活動亦刺激更多人改信伊斯蘭教。早期哈里發的宗教政策、穆斯林的經濟及商貿開拓及後來奧斯曼帝國的擴張都使伊斯蘭教從麥加向大西洋及太平洋的方向擴散,形成穆斯林世界。

「伊斯蘭」是一個動名詞,出自三字母的字根「s-l-m」,源自阿拉伯語動詞「Aslama」,意指「接納、服從、順從」。伊斯蘭的意思是接納和順從真主的命令或意志,而穆斯林是同一個動詞形式的分詞,意思是「順從者」、「臣服者」,用以指稱伊斯蘭教的信徒,因為信徒實踐信仰方式包括行善、禮拜和遵從神的指示。在《古蘭經》裡,伊斯蘭一詞有時帶有獨特的言外之意。在一些經文當中,這個詞語帶出了冥冥中自有主宰的意思:「真主欲使誰遵循正道,就使誰的心胸為伊斯蘭而敞開;……」

有一些經文則將伊斯蘭指稱這個宗教:「今天,我已為你們成全你們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賜你們的恩典,我已選擇伊斯蘭作為你們的宗教。」另一些經文則形容伊斯蘭所指的接納和順從的意思,是真心誠意的歸依真主,而不僅是口頭上的承諾。在加百列聖訓裡,伊斯蘭是伊斯蘭教三大要素的其中一個,另外兩個是伊瑪尼(正信)及伊赫桑(卓越),這裡的伊斯蘭在神學上就是認主學,從歷史上認定穆罕默德是神的使者,並在教義上要求穆斯林奉行五個基本支柱的功修。

五功是伊斯蘭教的五項基本習俗,被認為是所有穆斯林都需要遵行的義務。《古蘭經》指出五功是穆斯林崇拜真主及履行宗教信仰的準則和證明,分別是作證詞(清真言)、日常禮拜(薩拉特)、施捨(天課)、齋戒月齋戒及在身體及財政條件許可之下於有生之年至少有一次到麥加朝覲。什葉派及遜尼派都同意這五個項目就是五功 (Five Pillars of Islam)。

作證詞

清真言是伊斯蘭教的基本信條,是用以宣誓的具體聲明:「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使者。」這是伊斯蘭教其他宗教信條及儀式的基石。穆斯林須在禮拜時誦讀清真言,一些非穆斯林要改信伊斯蘭教也要吟誦清真言,在此後被正式視為穆斯林。

禮拜

穆斯林每天必須禮拜五次,伊斯蘭教的禮拜稱為薩拉赫或薩拉特(阿拉伯語:صلاة‎ Ṣalāh Ṣalāt)。每次禮拜都面向麥加的克爾白進行。薩拉赫的意義是要專心致志予真主,被視為與真主的私人溝通,以表達感謝及崇拜之意。薩拉赫是必須履行的,但可視乎情況而彈性處理,如老人、病人、軍人、旅宿者、孕婦、殘障人士等,可以減免禮拜次數。在許多穆斯林國家,當地的清真寺會在適時公開播音喚禮。禱文以阿拉伯語誦讀,由《古蘭文》的經文及讚美真主的用語組成。

清真寺是穆斯林的禮拜場所,穆斯林經常都用阿拉伯語「馬斯吉德」來指稱清真寺。漢語的清真寺是指所有用於伊斯蘭教禮拜活動的建築物,但在阿拉伯語裡,私人的小型清真寺與公眾的大型清真寺有不同的名稱。雖然清真寺的主要用途是用作禮拜場所,但它亦是穆斯林社群聚會及學習的地方,麥地那的先知寺曾經是貧苦人士的庇護所。最早的一些清真寺沒有叫拜樓,於是派人在其他地方召喚穆斯林前來禮拜,大部分現代清真寺都有叫拜樓及穹頂構造。

施捨

天課(阿拉伯語:زكاة‎ Zakāt)有「淨化」的意思,是指財政上有能力的穆斯林把累積的財富撥出一部分捐獻給貧困及有需要的人士。《古蘭經》指明這些捐獻僅給予「貧窮者、赤貧者、管理賑款者、心被團結者、無力贖身者、不能還債者、為主道工作者、途中窮困者」。這是一種宗教義務,不是自願性質的善舉,富人被認為是虧欠有需要者,因為他們的財富被視為是「真主託付的贈款」。據保守估計,穆斯林每年捐獻的天課總額是全球人道援助金的15倍。非貧困者每年需要捐獻的天課是資產的2.5%。《古蘭經》及聖訓又呼籲穆斯林自願作出更多的捐獻,這種自願性質的捐獻稱為薩達卡。

齋戒

伊斯蘭教的齋戒(阿拉伯語:صوم‎ ṣawm)要求穆斯林在賴買丹月的黎明至黃昏期間不吃不喝。齋戒的用意是追求靠近真主的感覺,穆斯林在賴買丹月須對真主懷著感恩及依靠之心,以彌補他們過去所犯的過失,關注有需要的人。對於一些會造成過度負擔的人來說,齋戒不是必須的,也容許根據情況作彈性的處理,未能在賴買丹月恪守齋戒的人須盡快彌補。

朝覲

朝覲(阿拉伯語:حج‎ ḥajj)是在伊斯蘭曆都爾黑哲月在麥加進行的宗教活動。任何體格健全有能力的穆斯林在一生裡至少須到麥加朝覲一次。當朝覲者進入麥加十公里範圍內時,朝覲者必須穿著受戒服裝。朝覲儀式包括在米納及阿拉法特宿夜進行禮拜,追溯亞伯拉罕的足跡,接着在穆茲達里法宿夜之後轉至賈馬拉特,象徵式地向魔鬼投石,重覆亞伯拉罕的動作。朝覲者接着到麥加圍繞克爾白步行七圈,穆斯林相信克爾白是亞伯拉罕建造的禮拜場所。最後,朝覲者要在薩法山與麥爾沃山之間來回奔走七次,體驗亞伯拉罕的妻子夏甲被遺棄後為她的兒子伊斯梅爾尋找食水。曾經去過朝覲的穆斯林被稱為哈吉,在穆斯林世界裡備受尊重。

至於伊斯蘭金融, 則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出現的一種金融機構,經過50多年的發展,全球已經有300多家伊斯蘭金融機構,分佈在50多個國家。伊斯 蘭金融機 構的客戶不僅包括穆斯林,也包括很多其他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客戶。據估計,目前伊斯蘭金融的資產規模已接近一萬億美元,占全世界金融資產總額的 0.5%左右。雖然相對規模仍然不算太大,但伊卻是近年來全球金融市場中增長最快的部分。

伊斯蘭金融的異軍突起已經引起了關注,除了傳統的伊斯蘭金融中心卡塔爾、迪拜等地之外,倫敦、新加坡、香港等地也積極發展相關業務,希望成為伊斯蘭金融中心。

查所謂伊斯蘭金融,是指符合伊斯蘭教義的金融業務。伊斯蘭教義主張勤勞致富,反對投機、賭博和高利貸,認 為放貸收取利息是不勞而獲,因而禁止收取和支付利息。這一規定在金融業不發達的古代實施起來問題不大,但隨著經濟發展,社會對金融業的需求越來越強,於是 一些伊斯 蘭國家開始研究如何在不違背教義的同時又能發展金融業務,伊斯蘭金融就應運而生。

伊斯蘭金融的核心是沒有利息的伊斯蘭銀行。大家知道,利息是普通商業銀行的命根子。沒有利息,那麼伊斯蘭銀行是怎麼運作的呢?如何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呢?伊斯蘭銀行主要通過參與股份制和加價制等方式開展業務。

以下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其業務特點:

假設有一個商人計畫投資建一座酒店,但他手上現金不足。在普通情況下,商人可以找銀行貸款,酒店建成盈利後再償還本金和利息。但如果在 伊斯蘭社會中,由於銀行不得收取利息,銀行無利可圖,沒有興趣向商人發放貸款。那麼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伊斯蘭銀行設計了兩種方案:參與股份制和加價 制。

先說參與股份制。採用這種方式時,商人不是從銀行借錢,而是和銀行合資組建一個股份制企業,根據投資額度、專業技能等設定各自的持股比 例。酒店完成後開張營業,商人和銀行按持股比例分紅。此外,如果願意,商人和銀行還可以事先約定,一段時間後商人可以收購銀行持有的股份,從而讓能夠獲利銀行退出。

加價制是另一種處理方法,商人同樣不從銀行借款,而是銀行預付款收購建成後酒店的全部或是一部分,但承諾要租賃給商人經營。而商人則承諾在將來某一時刻按更高的價格回購酒店的產權。銀行可從買賣差價中獲利。事實上,這一買一賣的差價就是利息。

儲戶把錢交給伊斯蘭銀行並不是存款,而是購買銀行的一部分股份;儲戶得到額收益是銀行的分紅,儲戶取款則是把股份賣回給銀行。

就這樣, 通過參與股份制和加價制,伊斯蘭銀行既解決了吸收存款的難題,又巧妙的規避了禁止利息的教規,同樣能夠提供金融服務。目前,伊斯蘭銀行已經能夠提供傳統銀行90%左右的服務了。

可以看出,伊斯蘭銀行的優勢是,在開展業務時完全以實物資產為基礎,安全性相當高,企業財務杠杆率很低。即使是投資失利出現虧損,在參 與股份制下也是各方分擔損失,通常不會出現企業倒閉、拖垮銀行的災難性後果。而且伊斯蘭金融基本不會涉足包含利息成分的高風險金融衍生產品。正是由於這些 原因,伊 斯蘭銀行發展的非常穩健。因此伊斯蘭金融體制重視實業、安全性高、風險共擔的特點很值得我們借鑒。不致重演2008年爆發的金融海嘯席捲全球,各大金融巨頭紛紛落水,損失慘重。

來源:維基百科; "放棄利息 伊斯蘭銀行不倒之謎" (中國三星經濟研究院)

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

保乂流芳 - 記香港南極(蒲台)巫宅大屋


蒲台島地處香港南極,此島曾有很多奇石,曾有鮫人寄居,曾有漁民子弟學校,曾有一些奇人,曾有可歌可泣的故事 … 俱往矣,石頭和人的故事,在這個失憶而錯亂喧嘩年代,難道就該被匆匆過客遺忘得一乾二淨嗎?

不應該吧! 以下只是其中一例:

巫氏荒宅的原主人巫少棠來自廣東惠陽 ─ 早年南來的惠陽人大多在石礦場工作,為香港開山填海,而他們開採的石頭正是今日香港安定繁榮的基石。巫少棠據說是個蒲台島的孤兒,十多歲到市區打工,1933年回到故島興建巫宅大屋,既作安身之所,亦作祖祠,大門前的橫額經歷80年滄桑風雨,「保乂流芳」四個字猶依稀可辨。

荒宅當然有故事,話說某年天后誕,巫少棠前往天后廟看神功戲,曲終人散後,回到大宅發現曾遭劫掠,驚覺孤島可能有海盜出沒,大宅並非安身立命之所,便漏夜乘船離去,從此不敢再踏足此島了。大屋淪為荒宅,其後更被以訛傳訛,乃成「鬼屋」。

保乂流芳

巫氏荒宅大門前橫額的四個大字,經常被到此一遊的媒體誤寫為「保義沬芳」或「保義流芳」,殊不知「保乂流芳」這四個字很古雅,乃晉人遺風,「乂」字更絕對不是缺了一點的簡體「義」字,至於「流」字因缺劃而被當作「沬」字,就猶如「信耶穌,得水牛」(「永生」兩子缺劃),是個極不美麗的誤會。「乂」粵音ngaai6,與「艾」同音。乃象形字,即「又」字變形,「又」的本義為「右手」,引申為「動手」。「乂」的本義為芟草、動手做事、以手操弄,引申為治理。再引申為妥當、安定,再轉義為治理。《爾雅》說:「乂,治也。」《漢書.武五子傳》說:「保國乂民」。只要花點時間查字典,就不會誤為「義」的簡體字。

晉代遺文

巫氏祠堂對聯常用「保乂流芳」這四個大字,此如青州公祠就有此名聯:上聯為「平陽世德,平陽世澤,侯封鎮國」,那是說,商代巫咸治國有功,得以侯封;下聯為「商相家聲,寶艾家聲,保乂流芳」,那是說,世代相傳巫咸之子巫賢亦為賢相,繼承了治理之道;這名聯涵蓋了巫氏的源流,由客家人帶到五湖四海,由此可見,巫氏荒宅的原主人巫少棠也是一個慎終追遠的客家人。

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排調第二十五」亦提及巫氏家風:「子欲為仁賢耶?則當如咎陶、后稷、巫咸、伊陟,保乂王家,永見封殖。」洪邁的《容齋五筆》有一篇「晉代遺文」,說在故紙中,「得舊書一帙,題為晉代名臣文集」,所引巫氏家風的一段,與《世說新語》相同,由此可見,「保乂流芳」正是繼承了晉人遺風。

巫氏荒宅大門前橫額寫着「保乂流芳」,「保乂」是指治理,「流芳」是流傳美名,整句說話的意思即是治理有道,因而得到後人讚頌。

摘自《信报》10.3 占飛<忽然文化>

2016年6月15日 星期三

《百喻經》「二子分財」有感


尋求利益最大化是人類天性,富豪逝世,子女尋求遺產利益最大化也是天性使然,除非富豪生前作出「絕對公平遺產安排」,問題是怎樣才算「絕對公平」?

《百喻經》「二子分財」有以下描述:

"一名得了重病的貴族自知大限將至,吩咐兩名兒子要好好地分配自己的遺產。父親死後,二子把財物分成兩份,但哥哥認為弟弟分得不公平,於是兩兄弟聽從長者建議,將所有遺產破開兩份,衣裳剪開兩件,盤瓶敲開兩半,甕壜砸開兩份,錢幣鋸開兩塊。結果遺產「絕對公平」地分了,惟兄弟倆只獲得一堆廢物。"

將完好無缺、原來很值錢的東西拆骨出售,結果將令遺產大折讓,爭產雙方皆輸!

難道不可以互相遷就, 稍為讓步, 皆大歡喜 (win-win) - 豈不美事一椿?

或者人性就是如此??

2016年3月31日 星期四

計算尺的故事


最近突然對一種名為"飛行電腦 (Flight Computer)" 產生興趣; 參考互聯網得出以下資料:

算尺(slide rule),或计算尺,即对数计算尺,是一种模擬計算機,通常由三个互相锁定的有刻度的长条和一个滑动窗口(称为游标)组成。在1970年代之前使用广泛,之后被电子计算器所取代,成为过时技术。

查计算尺发明于大约1620–1630年,在約翰·納皮爾对数概念发表后不久。牛津的埃德蒙·甘特(Edmund Gunter)发明了一种使用单个对数刻度的计算工具,当和另外的测量工具配合使用时,可以用来做乘除法。1630年,剑桥的威廉·欧垂发明了圆算尺,1632年,他组合两把甘特式计算尺,用手合起来成为可以视为现代的计算尺的设备。和与他同时代的牛顿一样,欧垂将他的想法私下传授给他的学生,却延迟发表它们,也和牛顿一样,他卷入了发明优先权的纠纷,是和他曾经的学生Richard Delamain。欧垂的想法只在他学生William Forster在1632和1653年的出版物中公开过。

1722年,Warner引入了2-和3-十进刻度,1755年Everard导入倒数刻度;包含所有这些刻度的算尺通常称为“多相”算尺。

更现代的形式是由法国炮兵中尉Amédée Mannheim于1859年引入,“他很幸运,因为他的算尺由全国闻名的公司制作并被法国炮兵采用。”大约也就是在那个时间,随着工程成为受到承认的一种职业活动,算尺在欧洲开始广泛使用。直到Edwin Thacher在那里引入了圆算尺,算尺才变得普遍起来。双工尺于1891年由William Cox发明,由纽约的Keuffel&Esser公司生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需要进行快速计算的投弹者和航行者经常使用专用算尺。美国海军的一个办公室实际上设计了一个通用算尺“底盘”,它由一个铝主体和塑料游标,可以把赛璐珞卡片(两面印刷)插到里面以进行特定的计算。这个过程被发明来用于计算射程,燃料使用和飞行器高度,然后用于很多目的。参与曼哈顿计划的原子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就常随身携带一把计算尺。费米在当时基础科学落后的意大利长大,靠自学掌握了难度很大的量子物理学与广义相对论知识,是20世纪少见的在实验物理学与理论物理学都做出过巨大成就的科学家。

从1950年代到1960年代,计算尺是工程师身份的象征,如同显微镜代表了医学行业一样。列举一则轶事:德国火箭专家沃纳·冯·布劳恩,在二战后到美国从事航天计划工作时随身带了两把三十年代的老式“Nestler”算尺。终其一生,他没有用过任何其他袖珍计算仪器;显然计算尺在他进行火箭设计的参数估算,和其他计算中,完美的完成任务。

有些工程系的学生和工程师常把10-英寸算尺别在皮带上,或者把一把10-或20-英寸算尺安放在家中或办公室里做精确运算用(当然,再精确运算,计算尺就不行了,需要一本厚厚的八位对数表),而随身携带一把5-英寸袖珍算尺。所有这一切在1970年代告终,因为微型计算器顿使算尺过时。袖珍科学计算器(即带有三角和对数函数的计算器)的诞生为计算尺敲响了最后的丧钟。

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计算尺的是康熙皇帝,他使用的是一把象牙制的甘特式计算尺,当时称为假数尺。康熙时代的假数尺有四种类型:假数尺、正弦假数尺、切线假数尺、割线假数尺。故宫博物院现藏多把康熙御制的铜质和象牙假数尺。

70年代以前中国的理工科学生,人手一把,是必不可少的计算工具。上海计算尺厂制造的“矢量自然对数计算尺”是仿 Keuffel & Esser式的,另有一型短计算尺则是仿德国 Faber-Castell,制造精确美观。KE型计算尺不带厘米、毫米刻度;德国Faber-Castell计算尺的优点是带厘米、毫米刻度尺,既可用于计算,又可用于划线制图。

另外還有一種專門給航空人士使用的計算尺 E6-B:

E6-B 领航计算尺,外号“飕飕轮”,是一种在航空时使用的圆形计算尺 (a circular slide rule first created in the 1930s for aircraft pilots to help with dead reckoning.)。

通常情况下,它都在飞行训练的时候被使用。不过很多专业飞行员,甚至在航空公司工作的飞行员依然携带并使用这种领航计算尺。这种领航计算尺可以在制作飞行计划(或者在地面等待起飞)的时候,帮助计算消耗油量、航行速度三角形、航行时间以及其他参数。这把计算尺的正面用作计算地速,估计消耗油量以及更新估计到达时间。背面则进行有关航行速度三角形各要素的计算。

这种计算尺原名E-6B,不过通常省去-称为E6B,或由于各种商业原因加上-。 它美国海军中尉菲利普·道尔顿在20世纪30年代改进的。而E-6B这个名字原本是美国陆军航空军的型号。

菲利普·道尔顿(1903-1​​941)毕业于康奈尔大学。早期曾加入美国陆军当了名炮兵军官,不过很快辞职,并于1931年成为海军预备役飞行员。他还是学院的时候,在一次练习螺旋飞行的时候失事死亡。他会同P. V. H. Weems一起发明、申请专利,并销售了一系列领航计算尺。

道尔顿的产品第一次流行是他1933年的B型尺,这种圆形计算尺可以让飞行员非常方便地通过高度对空速进行修正来获取真空速。在1936年他用双偏流图表反向设计制造了美国陆军航空军(USAAC)需要的E-1,E-1A和E-1B。

几年后,他发明制造了Mark VII。这个产品在军方和航空公司得到了广泛的欢迎。著名的女飞行员埃尔哈特的领航员弗雷德·努南在他的最后一次飞行中也使用了这种计算尺。道尔顿认为它是一个过于仓促的设计,想要创造更准确,更易于使用,并能够处理更高飞行速度的新型计算尺。

于是,他发明了现在鼎鼎大名的圆形风角计算尺,不过那时的产品是在一条长布带上套了一个有一个旋转圆的方框。他在1936年申请了专利(1937年被授予,专利号2,097,116)。这是的C型尺,而它的改进型D、G型则在二战中大显身手,被英联邦、美国海军广泛使用。日本人也制作了它的复制品,而德国人Siegfried Knemeyer对此进行了改进,加上了三角计算器,致使外观和后来的E6B比较类似。不过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个的正面是飞行时风角的实时计算。以上所说的这些都经常出现在一些收藏品网站上。

在1938年,美国陆军要求道尔顿进行一些改动,并进行了定型。这些改动包括将顶端数字由原来的60改为10。而E-6B正式进入军队是在1940年,不过之前它已经被驻守珍珠港的美国陆军航空军大量订购。而在在二战期间被使用的E-6B超过400000条。

E-6B的名字里,E-6是相当随意的,就像当时的股市代码一样随意。比如,当时其他美国陆军航空军的计算尺可能叫做C-2、D-2、D-4、E-1或G-1,甚至有一种飞行员的制式裤被命名为E-1。而B的含义简单多了,这只是一个型号罢了。

在命名为E-6B后没几年,到了1943年,陆军和海军决定统一他们的标准,于是起了个新名字AN-C-74(Army/Navy Computer 74)。一年多后又被改成AN-5835,然后是1948年的AN-5834。而空军则在1953年(MB-4)和1958年(CPU-26)两次改名。不过领航员们和大多数说明书中还是将其称作它的本名:E6-B。也有许多人称之为它曾经商标的一个:道尔顿推测领航计算尺(Dalton Dead Reckoning Computer)。

道尔顿去世后,威姆斯 ,对E-6B进行了升级,并且试着称呼这些为诸如E-6C、E-10,不过效果并不好,人们最终还是叫它原来的名字E-6B。因为这名字广为人知,大约五万的二战陆军航空军退伍领航员都这么叫。在专利失效后,许多厂商开始进入山寨的行列,比如作出一样的东西但是把名字叫做E6-B。铝版的最早是由伦敦的Plate Mfg. Co. Ltd制作的,称作“推测领航计算尺 Mk. 4A Ref. No. 6B/2645”并且出现在英国的军品店里。

猎寻计算尺的最佳去处是“跳蚤市场”,常可不期而遇地花2美元 (HKD16?) 买到保存良好的KE或Faber-Castell计算尺。不知道在今天的香港可否找到 (除了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