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6日 星期六
志公和尚的公案
梁武帝在位時,中國的佛教很興盛,民間凡有婚禮或喪事,都請和尚去念經。
今天時代不同了,現在只有喪事,才請和尚去念經;遇有喜事,例如結婚、生子時,卻沒有人請和尚去念經。其實這是錯誤的,無論紅白事,都應該請出家人去念經迴向、種福,一方面可以超度亡者,一方面可以為生者增福。
梁武帝時,就有一位志公和尚,是位高僧,他有五眼六通,對於前因後果他都一一明了。某次,一個有錢人家有婚事,便請志公和尚去念經。他一踏進門口,便歎息道:「古古怪,怪怪古!孫子娶祖母。女吃母之肉,子打父皮鼓。豬羊炕上坐,六親鍋裏煮。眾人來賀喜,我看真是苦!」
這是什麼意思呢?
「孫子娶祖母」,你說怪不怪?原來,這位祖母在臨終時,她拉著孫兒的手,心裏很捨不得,她說:「你們都成家立業,惟獨我這個小孫兒,沒有人照顧。唉!怎麼辦呢?」說完便去世了。她到了地府,閻羅王便判她:「你既然這樣寵愛孫兒,還是回去做他的妻子,好照顧他。」於是,祖母便托生來做孫子的太太。所以世間上的前因後果,有時是很可怕的。
「女吃母之肉」,在外面,一個女孩子正在吃豬蹄,吃得津津有味,這隻豬原來是她前世的母親。「子打父皮鼓」,誌公和尚再看看那些奏音樂的,打鑼鼓、吹喇叭、吹笛子,好不熱鬧!有個人用力地打鼓,鼓是驢皮造的,而這驢竟然是他前世的父親啊!
志公和尚再往炕上看看,便說:「豬羊炕上坐」,往菜鍋裏一看,便說「六親鍋裏煮」。原來,從前被人宰的豬呀、羊呀,現在都回來吃人,要這些人償還宿報;以前專吃豬羊的六親眷屬,現在反而回來受人烹割,在鍋子裏還債。「眾人來賀喜」,大家都以為這是喜慶之日,但志公和尚只歎息:「我說真是苦!」其實是人以苦為樂呀!
REF: 引用 "宣化上人開示錄: 殺生食肉的可怕"
另外, 再談談"六道" (SOURCES: wikipedia) ~
六道(梵語:ṣaḍ-gatīḥ),又名六趣(趣通趨,意為趨向的輪迴道及環境)、六凡、六途或輪迴六道等,佛教名詞,意指六種欲界、色界及無色界眾生的種類型態或者說是境界,也是在凡夫眾生輪迴之道途,它是佛教宇宙觀的一部份。六道(六凡)屬於十法界(十界),和四聖合稱為「四聖六凡」。
六道可分為三善道和三惡道(又稱三途、三惡趣)。三善道為天、阿修羅、人; 三惡道為畜生、餓鬼、地獄。早期經論說五道,是指除了阿修羅以外的欲界五種眾生境界,因為阿修羅事實上遍布在其它的五個道,所以沒有特別單獨列出,天道阿修羅也是一種神靈,因為好勇鬥狠,能與天神爭鬥,其他道的阿修羅只是指心性殘暴的眾生,有的有神通。阿修羅雖為善道,擁有神通法力,因德不及天,故又曰非天;以其有憤恨之苦,尚甚於人,故有時被列入三惡道中,合稱為四惡道。
四生和六趣(趨)在漢傳佛教合稱生趣。因欲界(梵語:kāma-dhātu)爲欲界天人、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六道眾生雜居之地,故也可以欲界代指六道境界。
六道是生命輪迴的六種大體分類,按照因果報應的自然規律,造善業者終得善報,造惡業者終得惡報。善多惡少者又在因緣和合下,多往生善道;反之善少惡多者多下墮惡道。大善之人多生在天道,大惡之人多下地獄。
佛教相信,任何人若嚴格遵守五戒,來世可得六根整然的人身。
(按: 五戒(梵語:पञ्चशीलानि,轉寫:pañca-śīlāni,或pañca-śīla;巴利語:pañca-sīla),佛教術語,為五種基本尸羅,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是印度沙門傳統中,普遍接受的道德信念和行為準則,佛陀以此教導弟子,為佛教修行者的最根本戒律,在家居士、女居士應該盡量遵守,出家眾則更應獨身,不能發生性行為。)
若在五戒上,再加行十善,即可生到天界。
(按: 十善業道,是於十惡行所依止之處,遠離故而發起之業道:
1 不殺生:不殺害人類以及畜生下至昆蟲等生命。
2 不偷盜:不偷取他人財物。
3 不邪淫:不與他人配偶及他人所監護之人發生性行為。
4 不妄語:不對他人說謊話、空話,不顛倒是非。
5 不兩舌:不對他人提是非,不挑撥離間。
6 不惡口:不用粗言令他人生起煩惱。
7 不綺語:不花言巧語、阿諛奉承他人。
8 不貪慾:不貪戀他人財富而欲求自身財富。
9 不瞋恚:不怨恨或憎惡他人。
10正見(不邪見):有施與,有愛樂,有祠祀;有妙行、惡行,有妙行、惡行果;有此世,有他世,有化生有情;有父,有母;世間有阿羅漢,有正至,有正行此世他世,即於現法,知自通達,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正見引領諸世間善行、出世間正行,正見不等同於三善根中的無癡。三善根為無貪、無瞋、無癡,是十善之因,是生一切善法之心所法。)
若要出輪迴,也需要以五戒十善為基礎,按四聖諦、八聖道、七覺分、十二因緣等佛法修行,最終取阿羅漢果及成就登地菩薩乃至佛陀果,便能不受後有,脫離輪迴。
四聖諦 (梵文:चत्वारि आर्यसत्यानि,catvāri āryasatyāni;巴利語:cattāri ariyasaccāni;標準藏語:བདེན་པ་བཞི།),又稱四真諦、四諦,四種神聖的諦,即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和苦滅道跡聖諦,簡稱為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是佛陀之基本教法,歷史上部派佛教,和現代佛教各宗派共同的基本教義。
大要:
苦諦(Dukkha):經驗向佛陀証明,一切生存是苦。生活中當然有苦有樂,但使人難以忍受的是諸行無常(有說即CHANGES)。生、老、病是眾生所必經的,「我」由五種物質與精神(五蘊)合組而成,只是短暫而偶然的產物,沒有持久、常住、永恆的東西。
佛陀總結出人生的八大痛苦(「八苦法」):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世間有情悉皆是苦,有漏皆苦,即所謂「苦諦」,是大乘佛教常用的教法,以此說明世間有情悉皆是苦,即所謂有漏皆苦。
根據南傳佛教中的《長部》描述,佛陀也把「苦」分為十一種(「十一苦法」):生、老、死、愁、悲、苦、憂、惱、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最後概括的說「五取蘊即苦」。
生,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誕生、出生、入胎、再生,還有五蘊中的顯現,還有眼、耳、鼻、舌、身、意等所感受、獲得的內容等,都為「生」。生是許多苦的基礎。
老,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年老、衰老、牙齒損壞、頭髮變白、皮膚變質、六根的成熟等各種現象。由於有情的衰老,死亡已進一步的迫近,由衰老所帶來的種種苦痛也將生起。
死,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死亡、滅亡、五蘊的分離等。
愁,是指由於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憂愁、哀愁、悲傷等。因為其身心苦受由自行而生,又被稱為苦苦。
悲,是指因為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哭泣、悲歡、悲哀、悲痛等。
苦,是指身體的疼痛和疾病不適等。
憂,是指心身的不愉快。
惱,是指不幸或苦法所引起的生氣、憔悴、絕望等。
怨憎會,是指對不喜歡的、不可愛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與那些意圖不好、無意、不安分的人異同交往聚會而產生的怨憎。
愛別離,是指對喜歡的、可愛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對希望有利、有益的、快樂的、安分的人,家人、朋友或親戚,卻不能和他們在一起、交往、聚會而產生的痛苦,總說為生離死別之苦。
求不得,是指六道中的眾生,對於以上的各種苦而生的訴求,希望它們不要來到、卻無法實現,從此而生的痛苦。
佛陀把以上這些苦歸納為「五取蘊即苦」,即五陰盛苦、五蘊熾盛苦,即指這些苦是因為五取蘊而生的。這五法稱為「取蘊」,組成了執取的目標。這五取蘊的共相就是「無常、苦、空、無我」。此外,病苦是指四大五蘊之身,一旦「四大不調」,就會生出種種疾病。
集者集起之義,集起苦因,又稱苦集諦。集是有關苦的原因。人的苦難來自永恆的生存欲,因為生死流轉永無寧日,終日擔憂。之所以有這種種痛苦,是因為有產生痛苦的根源,主要是貪、嗔、癡三毒,這就是「集諦」。造成苦的原因,粗分「貪」、「嗔」、「痴」三毒,從廣則有「十使」。推至最後,眾生的本心為「無明」所障敝。
要想去除痛苦,就要消滅產生痛苦的原因「貪、嗔、癡」,這就是「滅諦」。佛陀還列舉了這些痛苦,其中包括內六處、外六處、六識、六觸、六受、六想、六思、六愛、六尋、六伺,並提出了相應的止息。這些痛苦的止息也稱為涅槃,即明集諦理,斷盡煩惱業,則得解脫。
道諦又稱為苦滅道聖諦,是說如何破解苦集,使苦不再積聚,乃至於滅壞的修行方法。必須要去修八正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隨順趣向涅槃之道,細化為三十七道品。
四聖諦分為三轉十二行:
初轉四行:知苦;觀察到苦的集起之因;知道苦的集起之因,而知苦的因若滅去則苦能滅去;知道苦的集起之因,從而發展出滅苦的方法。
二轉四行:對苦更深入了解;對苦因更深入了解;已經有些許的苦,因為執行滅苦的方法後而滅去;對於滅苦方法積極的執行。
三轉四行:知道苦已不再來;苦因已消除完畢;所有苦皆滅盡;滅苦方法已經徹底執行完成。
p.s. 此處的知苦和知苦因,是和十二因緣密不可分,而四聖諦三轉十二行,即為十二因緣從了解到滅盡的過程。四聖諦與十二因緣並非分開的兩種理論,是次第和內容的不同面向敘述。
八聖道分(巴利語:Ariyo aṭṭhaṅgiko maggo,梵語:Ārya aṣṭāṅga mārgaḥ),又譯為八正道、八聖道、八支正道、八支聖道、八聖支道,是指佛教徒修行達到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種方法和途徑,故又稱八船、八筏。
包括: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梵語「正」也有「圓、全面」的意思。一般都將八正道作為戒、定、慧三學的展開,和三十七菩提分法之總結。
八正道跟「戒、定、慧」的修行次序有所不同,它以智慧開始,首先要有正確的見解和正確的思想,這就涉及到人們常說的「慧根」,在起修之前應該先有些許基礎,否則會障礙重重、不得要領;然後才屬於持戒的範圍:語言、行為、謀生都要符合法律、合乎禮儀,這裡語言擺在行為之前,可見謹防禍從口出十分重要;跟在大乘「六度」中一樣,「精進」貫穿修道的整個過程;跟見解、思想比起來,意念屬於深層的心理範疇,處於思想產生之前的階段,前面粗淺的內容規範以後,才能做到控制深層的微細意識,如果能夠控制意念,基本上就可以進入禪定了。從禪定中獲取的智慧,又可使前面的修行提高層次。因此八個環節是互相影響、相輔相成的。
三無漏學中,正語、正業、正命為戒,正精進、正念、正定為定學,正見、正思維為慧學。
七覺支(梵語:sapta bodhyanga,巴利語:satta bojjhaṅgā,或satta sambojjhaṅgā),也稱七等覺支、七遍覺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寶、七覺分、七覺意、七覺志、七覺支法、七覺意法,三十七菩提分法中的一類。
七覺支包括以下七類:
1 憶念(smṛti)覺支,心中明白,常念於禪定與智慧。
2 擇法(dharma-pravicaya)覺支,依智慧能選擇真法,捨棄惡法。
3 精進(viriya)覺支,精進勤奮學習正法而不懈怠。
4 喜悅(Prīti)覺支,得正法而產生的喜悅。
5 輕安(Prasrabhi)覺支,又作猗覺支,指身心感到輕快安穩。
6 禪定(Samādhi)覺支,進入禪定而心不散亂。
7 等捨(Upekkhā)覺支,心無偏頗,不執著而保持平衡。
十二因緣(梵文、巴利文:निदान Nidāna)也稱十二緣起支(梵文:pratītya-samutpāda-aṅga,巴利文:paṭicca-samuppāda-aṅga),佛教重要基礎理論之一,是釋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證得到的真理。
十二緣起支分別是: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它們都是緣生法,都是無常的,它們之間是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緣起關聯。十二因緣因果相續而無間斷,使人流轉於生死輪迴大海,而不能得以出離。佛陀、辟支佛、阿羅漢,都依「四聖諦」三轉十二行,覺悟十二因緣而了知生死輪迴真相,達到究竟解脫。
p.s. 功課繁多, 而且以上只是最基本介紹, 可參見印順法師"成佛之道" (http://yinshun-edu.org.tw/zh-hant/Master_yinshun/y12_05_12); 阿彌陀佛!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