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8日 星期四

萬福自來與一言止殺


日來讀了兩篇專欄文章, 和大家分享 ~

1

甚麼是「妖由人興」?

妖,即是邪怪。邪怪有外在的,也有內在的;而內在的,多是由人自召。當我們沒有修行,沒有懺悔,每天都在增長貪婪、嗔恨、愚痴、傲慢、執著邪見等習氣,妖邪便會入心作亂,把好事也變壞事,把順利變成不順,把和諧變成爭鬥,這便是「妖由人興」了。以下故事或可啟發:

清代雍正年間,京城某位御史生性多疑,初時他典借永光寺之住宅,因地方空曠,怕有盜賊光顧,於是派遣家奴每夜輪流看守;又怕家奴懈怠,無論嚴寒酷暑,自己必定親自巡視。由於不堪勞苦,又典借了西河沿一處住宅,因市內店鋪密密麻麻,擔心易招火災,於是在每間房子都儲備水缸,亦每夜親自巡視。同樣太勞苦了,他再典借虎坊橋東邊一處住宅,那裡房屋幽深,御史疑心有妖怪,於是延請僧道誦經,超度多天。宅院本來平安無事,惟法事完成後,卻真的出現妖怪,怪異事情不斷,貴重物品經常不見,家宅亦不得安寧。婢女、僕人趁火打劫,損失的財物難以計算。眾人都說:「妖由人興。」姚安公(紀曉嵐之父)亦評:「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p.s. 心存正道,則妖邪不能入。天下妖邪群起,皆因我們每天都貪求而不懂施捨,嗔恨而不懂寬恕,不信因果而做盡惡事,或虛榮攀比而不懂謙卑隱退,或自以為是而誤入邪見,或疑心重重而徒增煩惱,都讓妖邪有機可乘,令人間充滿鬥爭和苦惱。妖由人興,也可由人滅。若道心堅定,慈仁正直,則妖不能興,萬福自來。

SOURCES: 蓬瀛仙館 「津津樂道」專欄

2

一言止殺與丘處機

丘處機(1148年2月10日-1227年8月22日),字通密,道號長春子,山東棲霞人,金末元初全真道道士。丘處機為金世宗、金章宗、金衛紹王、金宣宗和元太祖成吉思汗敬重,並因遠赴西域勸說成吉思汗減少屠殺而聞名。在道教史和信仰上,丘處機被奉為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以及龍門派的祖師。

全真道在元朝初期的蓬勃發展,與丘處機晚年西行與成吉思汗會面,並得到蒙古政府的禮遇不無關係。

成吉思汗派劉仲祿邀請丘處機前往蒙古草原的詔書全文

1219年農曆五月,成吉思汗派劉仲祿前往山東,邀請丘處機前往蒙古草原相見,下面是詔書全文相關資料:

《成吉思皇帝賜丘神仙手詔碣》全文共406字,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四月,河南內鄉縣石堂山普濟宮的人們為不忘成吉思汗的皇恩,紀念丘神仙的功德,請鄧州(當時內鄉隸屬鄧州)石堂山石匠李進忠將此手詔刻於圓頂石碑上,以詔後人。碑高1.8米,寬0.63米,厚0.23米,平首。字體為楷書,計16行字,滿行32字,碑文行楷。手詔碑文如下:

“制曰:天厭中原驕華太極之性,朕居北野嗜欲莫生之情,反樸還淳,去奢從儉,每一衣一食,與牛豎馬圉共弊同饗。視民如赤子,養士若弟兄,謀素和,恩素畜,練萬眾以身人之先,臨百陣無念我之後,七載之中成大業,六合之內為一統。非朕之行有德,蓋金之政無恆,是以受之天佑,獲承至尊。南連蠻宋,北接回紇,東夏西夷,悉稱臣佐。念我單于國千載百世已來,未之有也。然而任大守重,治平猶懼有缺,且夫刳舟剡楫,將欲濟江河也;聘賢選佐,將以安天下也。朕踐祚以來,勤心庶政,而三九之位未見其人。訪聞丘師先生,體真履規,博物洽聞,探賾窮理,道充德著,懷古君子之肅夙,抱真上人之雅操。久棲岩谷,藏身隱行。闡祖師之遺化,坐致有道之士,雲集仙徑,莫可稱數。自干戈而後,伏知先生猶隱山東舊境,朕心仰懷無已。豈不聞渭水同車、茅廬三顧之事?奈何山川弦闊,有失躬迎之禮。朕但避位側身,齋戒沐浴,選差近侍官劉仲祿,備輕騎素車,不遠數千里,謹邀先生暫屈仙步,不以沙漠悠遠為念。或以憂民當世之務,或以恤朕保身之術,朕親侍仙座,欽惟先生將咳唾之餘,但授一言,斯可矣。今者,聊發朕之微意萬一,明於詔章,誠望先生既著大道之端,要善無不應,亦豈違眾生小願哉!故咨詔示,惟宜知悉。
御寶五月初一日
至大二年四月朔
鄧州石堂山石匠李進忠刊。”

丘處機因為年事已高希望能在燕京和成吉思汗相見的陳情表全文

1220年正月,丘處機啟程北行,二月,抵達燕京。之後得知成吉思汗已經在1219年六月西征中亞花剌子模沙朝,覺得自己年事已高,西行太遠,希望約成吉思汗在燕京相見,於是在三月寫了一份陳情表。

下面是丘處機寫給成吉思汗的陳情表全文:

“登州棲霞縣志道丘處機,近奉宣旨,遠召不才。海上居民,心皆恍惚。處機自念謀生太拙,學道無成,辛苦萬端,老而不死。名雖播於諸國,道不加於眾人。內顧自傷,哀情誰測?前者南京及宋國屢召不從,今者龍庭一呼即至,何也?伏聞皇帝天賜勇智,今古絕倫,道協威靈,華夷率服。是故便欲投山竄海,不忍相違;且當冒雪沖霜,圖其一見。兼聞車駕只在桓、撫之北,及到燕京,聽得車駕遙遠,不知其幾千里,風塵澒洞,天氣蒼黃,老弱不堪,切恐中途不能到得,假之皇帝所,則軍國之事,非己所能。道德之心,令人戒欲,悉為難事。遂與宣差劉仲祿商議,不若且在燕京、德興府等處盤桓住坐。先令人前去奏知。其劉仲祿不從,故不免自納奏帖。念處機肯來歸命,遠冒風霜,伏望皇帝早下寬大之詔,詳其可否。兼同時四人出家,三人得道,惟處機虛得其名,顏色憔悴,形容枯槁。伏望聖裁。龍兒年三月日奏。”

成吉思汗第二次派曷剌邀請丘處機前往中亞草原的詔書全文

劉仲祿乃令曷剌將丘處機的陳情表急馳報告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忙於西域戰事,不能東到燕京,便寫了回復詔書,派遣曷剌帶回復丘處機。1220年十月,曷剌帶詔書回到燕京。丘處機得知詔書後,決定於1221年春繼續西行。

下面是成吉思汗給丘處機的第二份邀請詔書全文:

“成吉思皇帝敕真人丘師:省所奏應詔而來者,備悉。惟師道踰三子,德重多端。命臣奉厥元纁,馳傳訪諸滄海。時與願適,天不人遠。兩朝屢詔而不行,單使一邀而肯起。謂朕天啟,所以身歸。不辭暴露於風霜,自願跋涉於沙磧。書章來上,喜慰何言?軍國之事,非朕所期;道德之心,誠雲可尚。朕以彼酋不遜,我伐用張。軍旅臨試,邊陲底定。來從去背,實力率之故然;久逸暫勞,冀心服而後已。是用載揚威德,略駐車徒。重念雲軒既發於蓬萊,鶴馭可游於天竺。達磨東邁,元印法以傳心;老氏西行,或化胡而成道。顧川途之雖闊,瞻几杖以非遙。爰答來章,可明朕意。秋暑,師比平安好,指不多及。 ”

丘處機從中亞草原返回山東途中成吉思汗發的四道聖旨全文

1223年,丘處機向成吉思汗辭行,向東返回山東,在丘處機回途中,成吉思汗一共給他發了四道聖旨,其中的癸未羊兒年為1223年。聖旨具體內容如下:

聖旨其一
“成吉思皇帝聖旨道與諸處官員每:
丘神仙應有底修行底院舍等,系逐日念誦經文告天底人每,與皇帝祝壽萬萬歲者,所據大小差發賦稅都休教著者。據丘神仙底應系出家門人等隨處院舍,都教免了差發賦稅者,其外詐推出家,影占差發底人每,告到官司,治罪斷案。主者奉到如此,不得違錯,須至給照用者。右付神仙門下收執。”

聖旨其二
“照使所據:神仙應系出家門人,精嚴住持,院子底人等,並免差發稅賦。准此。癸未羊兒年三月日。”

聖旨其三
“宣差阿里鮮面奉成吉思皇帝聖旨:丘神仙奏知來底公事,是也煞好。我前時已有聖旨文字與你來,教你天下應有底出家善人都管著者,好的歹的,丘神仙你就便理[會]合你識者,奉到如此。癸未年九月二十四日。”

聖旨其四
“宣差都元帥賈昌傳奉成吉思皇帝聖旨:丘神仙,你春月行程別來至夏日,路上炎熱艱難來,沿路好底鋪馬得騎來麼?路里飲食廣多不少來麼?你到宣德州等處,官員好覷你來麼?下頭百姓得來麼?你身起心裡好麼?我這裡常思量著神仙你,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者。癸未年十一月十五日。”

由於丘處機對成吉思汗的勸說,減少了蒙古帝國進攻金國時的屠殺和破壞,使他在當時已得到大眾的高度評價,亦使全真道成為當時最興盛的宗教。

後世不少評價,都盛讚丘處機拯救生靈的功德,甚至超越他在宗教上的貢獻。例如全真道道士撰寫的《金蓮正宗記》便收錄了一個故事,記載三個人在討論丘處機的貢獻,首兩個人分別稱許他的修煉精湛和弘道有功,而最後一人則批評兩者「見其小不見其大」,讚揚丘處機的最大貢獻是使「四百州半獲安生」,倖免於難的百姓「不啻乎百千萬億」。

明代民間戲曲也有一段,正一派道人、茅山派道人與全真派道人相遇,正一道人說他們的法術可以救出地獄中受苦的亡魂,這是道教的精華。茅山道人則說他們可以使信徒清修無礙,死後根本不可能墮入地獄。全真道人則表示,他們的祖師丘長春真人勸服了蒙古可汗,避免了中土遭到蒙古軍的徹底屠殺而變成人間地獄。另外兩人一聽此言,嘆服不已。

又清高宗撰寫一幅對聯,謂「萬古長生,不用餐霞求秘訣;一言止殺,始知濟世有奇功」,都表達了同類的看法,其中「一言止殺」四字成為簡括丘處機貢獻的常用詞。

另外, 由元朝全真道士陸道和編集的《全真清規》收錄了丘處機所訂定的〈長春真人規榜〉,當中提及修行者應遵守的行事規範:

夫住庵者,清虛冷澹,瀟灑寂寥,見性為體,養命為用,柔弱為常,謙和為德,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在眾者常存低下,處靜者勿起塵情。
所有塵勞,量力運用,不可過度。每一衣一食,不過而用之。每計庵糧,不可積剩。治身衣物,不可貪求。或常住之物有餘者,濟贍往來經過貧難之士,或於他處行緣,或以備齋設會。十二時中不著於假,常要明真。掃除塵垢,刷釜汲水,擔薪炊膳。
除己私意,勿起嗔心。各處一室,澄心辨道。各分局次,當占一科。或以互換,調鍊真性。不得執著為用,亦不得遞相是非。
謹要降心,削除人我,泯於聲色,離形去智,湛然無欲。見三教門人,須當平待,不得怠慢心。
無事不得出庵舍。晚夕早扃其戶,寅旦晚啟其門。
有送供者,平常接待。無施利者,勿生二心。
凡有遊歷之士,旦過三日。是高明者,舉進住坐。無志氣者,他處遊行。
次驗腳色,公據詳察。緣由若不分明,其間恐有隱匿詐偽之人。不穩便,更防一等道人愚徒之輩,奸詐之人,一言相惑,點污徒眾,
破除庵舍,常談誹謗,便合遣出。若有投庵出家者,不得擅便引進。先觀道氣,次看悟道。或祖上家風善惡,及自己德行淺深。高明者攜之,愚蠢者抑之。或於庵中幹辦等事,先問庵主,次與合堂道眾評論。出家無問早晚,不擇老幼。但泄理明心者,堪為上人也。凡有化道不得,詐託師家名目,亦不得。私心指托庵舍,取要檀越特物自己用度,便是私瞞。常住上天鑒察,必無輕譴。故茲榜示,各宜知悉。
今月 日示。

SOURCES: 道教百科全書網站/ WIKIPEDIA

2019年3月19日 星期二

道教和中醫的三魂七魄


三魂七魄,是中國道教對於人魂魄的說法,謂人身有三魂七魄。三魂即胎光、奭靈、幽精;七魄計有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

南斗註生,北斗註死。 人未出生先註死。人死以後,七魄散去,三魂一魂歸墓地或納骨塔(也就是守著屍體),一魂歸於神主牌,一魂(元靈)赴陰曹地府受審並且投胎轉世,如果未投胎轉世,也就是要回歸北斗。

1

道教的三魂

道教古稱「胎光、奭(shì,ㄕˋ)靈、幽精」,丹鼎派稱之為「元神、陽神、陰神」等。三魂生存於精神中,所以人身去世,三魂歸三線路。

a 天魂歸天路,到達空間天路。因天魂只是良知亦是不生不滅的「無極」,因有肉體的因果牽連,所以不能歸宗源地,只好被帶走上空間天路的寄託處,暫為其主神收押,這是所謂的「天牢」。
b 地魂歸地府,到達地獄,因地魂可知主魂的一切之因果報應,也可指使在世肉身之善惡,所以肉身死亡後,地魂再進因果是非之地。
c 人魂則徘徊於墓地之間,因人魂本來是「祖德」歷代姓氏流傳接代之肉身。以七魄在身其性行之魄力,死亡後在墓地對神主,來來往往之走上人路之寄託處。

p.s. 直到再度輪迴,三魂才會重聚。

而「三魂」的根本是「真如」(生命實相),「三魂」是由於「真如動念」所產生的一種能量形態並吸附了靈質而具形體,屬於「靈界」。

還有一種說法: 鸞書的三魂

i 生魂(象魂):主宰生息,代表生命能源,能對環境產生反應,植物只有生魂。
ii 覺魂(識魂):主宰意識,代表自我,能夠思考、感受與記憶,動物擁有生覺二魂。
iii 靈魂(主魂):主宰人的靈性,代表智慧,能分別善惡、通曉萬物之情,只有人三魂齊備。(來源可能是 中國民間將三魂七魄的 三魂 與《天主實義》的上中下三品之三魂搞混)

另有說法認為人的意識是由靈魂主宰,而不是覺魂。

p.s. 靈魂若有毛病,人就會痴呆。覺魂若有毛病,人就會發瘋,神經就會散亂。生魂若有毛病,人就容易生病。

人若死後生魂會消滅,靈魂就依因果循環六道之中輪迴。
如果善業大於惡業便投胎至天界或人界,至天界靈魂和覺魂便會合一,至人間則舊覺魂消滅,再新生一覺魂一生魂投胎。
如果惡業大於善業就至地獄道,靈魂會在地獄受刑受苦。只有農曆七月十五日才能至人間,覺魂則留在世間排徊,直到靈魂受苦完投胎至人界(人道和畜生道)覺魂便消滅,留在人間的覺魂有時可以受神主牌位讓人拜,有時在墓園流浪。

七魄名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指喜、怒、哀、懼、愛、惡、慾,生存於物質中,所以人身去世,七魄也消失。之後再隨新的肉身產生「肉體及魄」則屬於「陽世的物質世界」。

2

"中醫界非常重要的三魂七魄到底是什麼?原來它影響我們身體這麼大!!少一個都很嚴重阿...." 我們看看中醫的說法 ~

三魂

人有三魂,三魂的名字分別是胎光、爽靈、幽精。三魂是神的三個組成部分。人若丟一個魂還可以,丟兩個魂還能活著,若丟三個魂,人就成了行屍走肉了。

中醫判斷人生死的標準是什麼?

人生死的標準是什麼? 現代醫學在二三十年前判斷人生死的標準是看心臟,有沒有心跳,有沒有呼吸。但是後來發現好多沒有心跳、呼吸的人過了很長時間又被搶救過來了,所以就把判斷死亡的標準改成腦死亡。但是被他們判斷為腦死亡、植物人的人又被很多中醫給搶救過來,所以他們現在還在納悶怎麼判斷人的生死。而中醫認為,當一個人失神以後,儘管他的肉身還在走,還在動,還在吃,還在喝,但是他已經死了。就如臧克家的詩:「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

三魂中最重要的是胎光,這是生命之光,如果它沒了,這個人也就沒了。大家有興趣可以搜一部電影或者小說,叫《黃連厚朴》,寫這本書的人文學、醫學功底都很深。裡面描寫一位老中醫給一位老總看病,號完脈以後說:「你準備後事吧。」那人一聽:「你這中醫,說你神,你也太神了。那你說我哪天死?」這位老中醫就告訴了他死的具體日期。那人當場就說:「到那天,王府飯店我擺幾桌,請你吃飯。」這位老中醫的兒媳婦也是學中醫的,中醫學院畢業出來的,就跟這個老總解釋說:「我爸這人老派,說話您別介意,他這是胡說八道呢。」最後這個老總要給老中醫錢,老頭說:「我不收死人的錢。」結果那老總真的就沒活過老中醫說的那天,還沒擺什麼宴席就死掉了。我看這個電影的時候,已經中醫學院畢業參加工作了。當時心想:「這有點太玄了吧?我是學中醫的,我就不信。」10年以後,我再看這個片段,就真相信了。也就是說,古代的中醫就是這麼看病的。他先看一個人的神在不在,胎光還在不在,通過這個就能判斷人的生死。

第二個魂叫爽靈。「靈」是由「靈」簡化而來。大家要學中醫或學古代的道家思想,還需要把繁體字撿起來。「靈」是什麼意思?底下一個巫,通過念咒語、動嘴來與天地溝通。這種儀式古代叫祝由。我們現在還在說「祝你生日快樂」,還在用這個「祝」字,但是已經很少有人知道它最初的意思了。祝,然後乞求下雨。念的咒跟天地溝通了,下了雨了,這就叫靈。每個人都有爽靈,這個靈是很快的。爽,就是快的意思。很多人有心算的本事,包括一些白痴天才,隨便告訴他一個日子,他能告訴你那天是星期幾。這是無法用邏輯推出來的,是一種天賦的本能。爽靈決定了人的智力、慧力以及反應的快慢。我接觸的孩子很多,有天生呆、傻、痴的,也有生而神靈的,每個人的稟賦都不一樣。稟賦來自於哪裡?魂的一部分——爽靈。所以孔子說「生而知之為上,學而知之亞之」。而那些弱智的孩子或自閉症的孩子丟了個什麼魂?就是因為丟了個爽靈。

還有一個魂叫幽精。它決定了人的性取向和性能力,決定人將來會愛什麼人。我們常說的「被什麼人勾去了魂」,這裡的魂指的就是幽精。同性戀的性取向也是由它決定的。同性戀能改嗎?不可能,因為幽精決定了人的性取向。很多人失戀以後痛不欲生,看誰都不順眼,再也沒有愛的慾望,那是因為幽精丟掉了,其實就是傷神了。我們說某個人「黯然銷魂」、「黯然神傷」、「魂飛魄散」,這裡的魂都是指幽精。

以上是我們說的「神」的組成。那麼當人睡覺以後,這些魂,特別是胎光,會處於一種什麼狀態? 它們本來照耀著全身,這時候就開始把光調暗了,人就開始睡覺了。但是誰還在工作呢? 是魄。

學過中醫理論的人都知道,肝藏魂,肺藏魄。人死的時候魄也會離開人體,那魄從哪兒離開人體? 中醫認為人體有一個門,叫魄門,它是魄離開人體的門。魄門就是肛門。所以古代人搶救快死的人,第一件事是塞住肛門。很多人死的表現也就是屁滾尿流,大小便失禁。

中醫七魄是哪七魄?都有什麼功能?

第一個魄主宰人的呼吸。那些睡著了以後打呼嚕的人,就是因為這第一個魄有問題。我們經常說「這人真有魄力」,有沒有魄力要看睡著之後的那個樣兒。睡著了之後像個嬰兒一樣,呼吸均勻,不翻身,不扭動,一覺到天亮,那才叫有魄力。呼吸有問題,不是被憋醒就是被痰堵得悶醒,或者是在睡覺的時候老是咳嗽、喘,不能平卧——有些人睡著了就得墊高,不能平卧,都是這個魄有問題。那治療這個魄我們主要治哪兒呢?主要調整肺和大腸的系統。

第二個魄主宰心跳。睡眠當中,心跳突然加劇,血壓突然升高,或者心動過緩,甚至乾脆有間歇停跳的人,就是這第二個魄有問題了。

第三個魄主宰消化。假如晚上吃完飯,第二天早晨又餓了,因為吃的東西都被消化掉了。這說明主宰消化的魄沒問題。那些早晨起來一刷牙就噁心、滿嘴口臭、不想吃飯、昨天吃的東西都頂在嗓子眼或者擱在心口窩的人,就是主宰消化的魄有問題了。

第四個魄控制水液代謝。假如晚上喝了水,第二天早晨起來撒一大泡尿,挺痛快。這說明控制水液的魄力很強,不僅能把水消掉、化掉,而且能憋得住。魄力不強的人就得起夜了,晚上喝點水就得起好幾趟夜。起夜還算好,有的人乾脆做夢找了個廁所,「嘩嘩嘩」一尿,結果尿一床。這是控制水液代謝的魄有問題了。

第五個魄修復生殖功能。假如晚上有性生活,累了,睡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又「性致」勃勃。這說明主宰生殖功能修復的魄很好。假如晚上有了性生活,第二天累得腰酸腿疼起不來,「從此君王不早朝」,這說明這個魄用得過多或者恢復能力太差。

第六個魄知冷知熱。人睡著了之後還有覺,如果很冷的話,在睡夢中也會蓋上被子。知冷知熱的魄如果出問題,會怎麼樣呢?很容易第二天就感冒。好多孩子都是吃多了蹬被子,第二天流稀鼻涕、著涼。還有些人該熱的時候不熱,該冷的時候不冷,睡著了以後出一身汗,起來以後褥子上都是一個汗水濕透的人形。更年期后的人和那些患有呼吸睡眠暫停綜合征的人,都容易在夜裡憋出一身汗。這都是因為這個魄有了問題。

第七個魄具有警覺功能。魄過於警覺的人,有點風吹草動就緊張,睡覺得開著燈關著門,老公一出差就睡不著覺。還有的人因為魄過於不警覺,睡著了跟昏過去一樣,小偷把家搬空了都不知道。無論太過於警覺還是太過於不警覺,都說明魄出了問題。

對於一個有魄力的人來說,比如第二天早晨要6點鐘起床,住在家裡不用靠鬧鐘叫,住在賓館的不用 morning call,只要睡覺之前跟自己說一聲:「明天6點得起。」到第二天5點55分,他就能醒了。誰在幫他看錶算時間呢? 誰在睡著了還在照顧他呢? 那就是他的魄。我們如果想提高自己後天的我和先天的我的交流能力,就要從這些小事上去鍛煉。

SOURCES: XUITE.NET & Wikipedia

p.s. 有朋友會問: 人死後需要燒紙錢嗎?

民間信仰的觀念認為人死後,在黃泉路上需要盤纏,所以要燒「紙錢」(也稱「腳尾錢」),等他到了陰間,又需要燒房子、車子、傭人、金錢等等給亡者。其實這些都是活著的人以陽世的社會形態來設想往生後的世界。在佛教經典中,人往生後只有業力隨身,隨著它到六道中去輪迴,所以根本不需要金錢來「交易」。民間信仰的說法,多半是商人炒作而來,無非就是希望能從喪家處多賺一點錢而有的花招;試想:如果民間信仰的說法成立,那是不是表示我們的親人都在「地獄當鬼」了?再試想:如果親人是往生佛道、天道,那是一個極樂、富貴、長生的世界,那裡還需要紙錢?如果他投生人道,出生那一個國家都不知道,那要燒美金還是燒台幣?如果他是投生地獄、餓鬼、畜生等下三道,他在那兒受盡無邊的痛苦,那些紙錢對他來說也是無濟於事。所以,還不如為亡者誦經念佛,以他的名義廣結善緣,如印經,布施等,將功德迴向亡者,這對他來說才有實質的利益。如果一定要燒紙錢〈因為有些老人家觀念根深蒂固〉,少量即可,表示對親人的一份心意。如果堅持燒一大堆紙錢,不僅是資源浪費,又會造成環境污染 (REF: 佛光山西來寺玫瑰陵)。

p.s. 另外有朋友再問: 佛道都說人死後,靈魂去轉世投胎,人們在清明重陽, 鬼節, 給逝去的親人祭祀還有沒有效果?

傳統上,中國人習慣將世上的事物分為陰陽兩類,魂魄自然也不例外。道教認為「魂為陰中之陽,魄為陽中之陰」,這個屬性決定了魂魄的特點。

王逸注《楚辭·大招》曰:「魂者陽之精也,魄者陰之形也。」也就是說魄是人肉體的功能,例如我們平時說的這個人身體很強壯健康,會說這個人體魄強健。

再者《道樞·復卦》曰:「七日來復。其見天地之心,是以人生四十九日而七魄全,其死則四十九日而七魄絕,此來復之數、陰陽之極也。」這裏說的是人生下來七七之數七魄的功能才完整,死後七七之數,七魄的功能才消散,這也是許多地方在人死後會祭祀七七四十九天的原因。

回到之前的問題:人死後,靈魂去轉世投胎,人們給逝去的親人祭祀還有沒有效果?

道教認為,人死後三魂七魄中只有一魂去投胎。所以,祭祀對於逝去的親人、在世的家人仍然有着非常現實的重要意義。也就是說,逝去的宗親血脈無論是否已經踏入輪迴之路,都能接收到我們去祭祀和供養的信息。哪怕工作原因,不方便回祖宅,在十字路口存思上香,焚紙供奉,依然有效。

所以,輪迴與祭祀並不衝突,祭祖並不僅是簡單的心靈雞湯。能以此種技術性文章闡述傳統問題的,也恐怕只有道教了吧。今日抄錄此文,不僅在於闡釋問題本身,更為了引起世人更多的共鳴:道教之經文典籍,智慧如海、精義深邃,如何將其發揚廣大,是需要我們每個中國人深思的。

p.s. 所以"道教貴生講堂 (Taoist Lecture Room)" 仍有其存在/推廣之價值!

(部份資料來自嗣漢天師府)

2019年3月16日 星期六

志公和尚的公案


梁武帝在位時,中國的佛教很興盛,民間凡有婚禮或喪事,都請和尚去念經。

今天時代不同了,現在只有喪事,才請和尚去念經;遇有喜事,例如結婚、生子時,卻沒有人請和尚去念經。其實這是錯誤的,無論紅白事,都應該請出家人去念經迴向、種福,一方面可以超度亡者,一方面可以為生者增福。

梁武帝時,就有一位志公和尚,是位高僧,他有五眼六通,對於前因後果他都一一明了。某次,一個有錢人家有婚事,便請志公和尚去念經。他一踏進門口,便歎息道:「古古怪,怪怪古!孫子娶祖母。女吃母之肉,子打父皮鼓。豬羊炕上坐,六親鍋裏煮。眾人來賀喜,我看真是苦!」

這是什麼意思呢?

「孫子娶祖母」,你說怪不怪?原來,這位祖母在臨終時,她拉著孫兒的手,心裏很捨不得,她說:「你們都成家立業,惟獨我這個小孫兒,沒有人照顧。唉!怎麼辦呢?」說完便去世了。她到了地府,閻羅王便判她:「你既然這樣寵愛孫兒,還是回去做他的妻子,好照顧他。」於是,祖母便托生來做孫子的太太。所以世間上的前因後果,有時是很可怕的。
                      
「女吃母之肉」,在外面,一個女孩子正在吃豬蹄,吃得津津有味,這隻豬原來是她前世的母親。「子打父皮鼓」,誌公和尚再看看那些奏音樂的,打鑼鼓、吹喇叭、吹笛子,好不熱鬧!有個人用力地打鼓,鼓是驢皮造的,而這驢竟然是他前世的父親啊!

志公和尚再往炕上看看,便說:「豬羊炕上坐」,往菜鍋裏一看,便說「六親鍋裏煮」。原來,從前被人宰的豬呀、羊呀,現在都回來吃人,要這些人償還宿報;以前專吃豬羊的六親眷屬,現在反而回來受人烹割,在鍋子裏還債。「眾人來賀喜」,大家都以為這是喜慶之日,但志公和尚只歎息:「我說真是苦!」其實是人以苦為樂呀!

REF: 引用 "宣化上人開示錄: 殺生食肉的可怕"

另外, 再談談"六道" (SOURCES: wikipedia) ~

六道(梵語:ṣaḍ-gatīḥ),又名六趣(趣通趨,意為趨向的輪迴道及環境)、六凡、六途或輪迴六道等,佛教名詞,意指六種欲界、色界及無色界眾生的種類型態或者說是境界,也是在凡夫眾生輪迴之道途,它是佛教宇宙觀的一部份。六道(六凡)屬於十法界(十界),和四聖合稱為「四聖六凡」。

六道可分為三善道和三惡道(又稱三途、三惡趣)。三善道為天、阿修羅、人; 三惡道為畜生、餓鬼、地獄。早期經論說五道,是指除了阿修羅以外的欲界五種眾生境界,因為阿修羅事實上遍布在其它的五個道,所以沒有特別單獨列出,天道阿修羅也是一種神靈,因為好勇鬥狠,能與天神爭鬥,其他道的阿修羅只是指心性殘暴的眾生,有的有神通。阿修羅雖為善道,擁有神通法力,因德不及天,故又曰非天;以其有憤恨之苦,尚甚於人,故有時被列入三惡道中,合稱為四惡道。

四生和六趣(趨)在漢傳佛教合稱生趣。因欲界(梵語:kāma-dhātu)爲欲界天人、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六道眾生雜居之地,故也可以欲界代指六道境界。

六道是生命輪迴的六種大體分類,按照因果報應的自然規律,造善業者終得善報,造惡業者終得惡報。善多惡少者又在因緣和合下,多往生善道;反之善少惡多者多下墮惡道。大善之人多生在天道,大惡之人多下地獄。

佛教相信,任何人若嚴格遵守五戒,來世可得六根整然的人身。

(按: 五戒(梵語:पञ्चशीलानि,轉寫:pañca-śīlāni,或pañca-śīla;巴利語:pañca-sīla),佛教術語,為五種基本尸羅,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是印度沙門傳統中,普遍接受的道德信念和行為準則,佛陀以此教導弟子,為佛教修行者的最根本戒律,在家居士、女居士應該盡量遵守,出家眾則更應獨身,不能發生性行為。)

若在五戒上,再加行十善,即可生到天界。

(按: 十善業道,是於十惡行所依止之處,遠離故而發起之業道:
1 不殺生:不殺害人類以及畜生下至昆蟲等生命。
2 不偷盜:不偷取他人財物。
3 不邪淫:不與他人配偶及他人所監護之人發生性行為。
4 不妄語:不對他人說謊話、空話,不顛倒是非。
5 不兩舌:不對他人提是非,不挑撥離間。
6 不惡口:不用粗言令他人生起煩惱。
7 不綺語:不花言巧語、阿諛奉承他人。
8 不貪慾:不貪戀他人財富而欲求自身財富。
9 不瞋恚:不怨恨或憎惡他人。
10正見(不邪見):有施與,有愛樂,有祠祀;有妙行、惡行,有妙行、惡行果;有此世,有他世,有化生有情;有父,有母;世間有阿羅漢,有正至,有正行此世他世,即於現法,知自通達,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正見引領諸世間善行、出世間正行,正見不等同於三善根中的無癡。三善根為無貪、無瞋、無癡,是十善之因,是生一切善法之心所法。)

若要出輪迴,也需要以五戒十善為基礎,按四聖諦、八聖道、七覺分、十二因緣等佛法修行,最終取阿羅漢果及成就登地菩薩乃至佛陀果,便能不受後有,脫離輪迴。

四聖諦 (梵文:चत्वारि आर्यसत्यानि,catvāri āryasatyāni;巴利語:cattāri ariyasaccāni;標準藏語:བདེན་པ་བཞི།),又稱四真諦、四諦,四種神聖的諦,即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和苦滅道跡聖諦,簡稱為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是佛陀之基本教法,歷史上部派佛教,和現代佛教各宗派共同的基本教義。

大要:

苦諦(Dukkha):經驗向佛陀証明,一切生存是苦。生活中當然有苦有樂,但使人難以忍受的是諸行無常(有說即CHANGES)。生、老、病是眾生所必經的,「我」由五種物質與精神(五蘊)合組而成,只是短暫而偶然的產物,沒有持久、常住、永恆的東西。

佛陀總結出人生的八大痛苦(「八苦法」):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世間有情悉皆是苦,有漏皆苦,即所謂「苦諦」,是大乘佛教常用的教法,以此說明世間有情悉皆是苦,即所謂有漏皆苦。
根據南傳佛教中的《長部》描述,佛陀也把「苦」分為十一種(「十一苦法」):生、老、死、愁、悲、苦、憂、惱、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最後概括的說「五取蘊即苦」。
生,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誕生、出生、入胎、再生,還有五蘊中的顯現,還有眼、耳、鼻、舌、身、意等所感受、獲得的內容等,都為「生」。生是許多苦的基礎。
老,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年老、衰老、牙齒損壞、頭髮變白、皮膚變質、六根的成熟等各種現象。由於有情的衰老,死亡已進一步的迫近,由衰老所帶來的種種苦痛也將生起。
死,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死亡、滅亡、五蘊的分離等。
愁,是指由於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憂愁、哀愁、悲傷等。因為其身心苦受由自行而生,又被稱為苦苦。
悲,是指因為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哭泣、悲歡、悲哀、悲痛等。
苦,是指身體的疼痛和疾病不適等。
憂,是指心身的不愉快。
惱,是指不幸或苦法所引起的生氣、憔悴、絕望等。
怨憎會,是指對不喜歡的、不可愛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與那些意圖不好、無意、不安分的人異同交往聚會而產生的怨憎。
愛別離,是指對喜歡的、可愛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對希望有利、有益的、快樂的、安分的人,家人、朋友或親戚,卻不能和他們在一起、交往、聚會而產生的痛苦,總說為生離死別之苦。
求不得,是指六道中的眾生,對於以上的各種苦而生的訴求,希望它們不要來到、卻無法實現,從此而生的痛苦。
佛陀把以上這些苦歸納為「五取蘊即苦」,即五陰盛苦、五蘊熾盛苦,即指這些苦是因為五取蘊而生的。這五法稱為「取蘊」,組成了執取的目標。這五取蘊的共相就是「無常、苦、空、無我」。此外,病苦是指四大五蘊之身,一旦「四大不調」,就會生出種種疾病。

集者集起之義,集起苦因,又稱苦集諦。集是有關苦的原因。人的苦難來自永恆的生存欲,因為生死流轉永無寧日,終日擔憂。之所以有這種種痛苦,是因為有產生痛苦的根源,主要是貪、嗔、癡三毒,這就是「集諦」。造成苦的原因,粗分「貪」、「嗔」、「痴」三毒,從廣則有「十使」。推至最後,眾生的本心為「無明」所障敝。

要想去除痛苦,就要消滅產生痛苦的原因「貪、嗔、癡」,這就是「滅諦」。佛陀還列舉了這些痛苦,其中包括內六處、外六處、六識、六觸、六受、六想、六思、六愛、六尋、六伺,並提出了相應的止息。這些痛苦的止息也稱為涅槃,即明集諦理,斷盡煩惱業,則得解脫。

道諦又稱為苦滅道聖諦,是說如何破解苦集,使苦不再積聚,乃至於滅壞的修行方法。必須要去修八正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隨順趣向涅槃之道,細化為三十七道品。

四聖諦分為三轉十二行:
初轉四行:知苦;觀察到苦的集起之因;知道苦的集起之因,而知苦的因若滅去則苦能滅去;知道苦的集起之因,從而發展出滅苦的方法。
二轉四行:對苦更深入了解;對苦因更深入了解;已經有些許的苦,因為執行滅苦的方法後而滅去;對於滅苦方法積極的執行。
三轉四行:知道苦已不再來;苦因已消除完畢;所有苦皆滅盡;滅苦方法已經徹底執行完成。

p.s. 此處的知苦和知苦因,是和十二因緣密不可分,而四聖諦三轉十二行,即為十二因緣從了解到滅盡的過程。四聖諦與十二因緣並非分開的兩種理論,是次第和內容的不同面向敘述。

八聖道分(巴利語:Ariyo aṭṭhaṅgiko maggo,梵語:Ārya aṣṭāṅga mārgaḥ),又譯為八正道、八聖道、八支正道、八支聖道、八聖支道,是指佛教徒修行達到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種方法和途徑,故又稱八船、八筏。

包括: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梵語「正」也有「圓、全面」的意思。一般都將八正道作為戒、定、慧三學的展開,和三十七菩提分法之總結。

八正道跟「戒、定、慧」的修行次序有所不同,它以智慧開始,首先要有正確的見解和正確的思想,這就涉及到人們常說的「慧根」,在起修之前應該先有些許基礎,否則會障礙重重、不得要領;然後才屬於持戒的範圍:語言、行為、謀生都要符合法律、合乎禮儀,這裡語言擺在行為之前,可見謹防禍從口出十分重要;跟在大乘「六度」中一樣,「精進」貫穿修道的整個過程;跟見解、思想比起來,意念屬於深層的心理範疇,處於思想產生之前的階段,前面粗淺的內容規範以後,才能做到控制深層的微細意識,如果能夠控制意念,基本上就可以進入禪定了。從禪定中獲取的智慧,又可使前面的修行提高層次。因此八個環節是互相影響、相輔相成的。

三無漏學中,正語、正業、正命為戒,正精進、正念、正定為定學,正見、正思維為慧學。

七覺支(梵語:sapta bodhyanga,巴利語:satta bojjhaṅgā,或satta sambojjhaṅgā),也稱七等覺支、七遍覺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寶、七覺分、七覺意、七覺志、七覺支法、七覺意法,三十七菩提分法中的一類。

七覺支包括以下七類:
1 憶念(smṛti)覺支,心中明白,常念於禪定與智慧。
2 擇法(dharma-pravicaya)覺支,依智慧能選擇真法,捨棄惡法。
3 精進(viriya)覺支,精進勤奮學習正法而不懈怠。
4 喜悅(Prīti)覺支,得正法而產生的喜悅。
5 輕安(Prasrabhi)覺支,又作猗覺支,指身心感到輕快安穩。
6 禪定(Samādhi)覺支,進入禪定而心不散亂。
7 等捨(Upekkhā)覺支,心無偏頗,不執著而保持平衡。

十二因緣(梵文、巴利文:निदान Nidāna)也稱十二緣起支(梵文:pratītya-samutpāda-aṅga,巴利文:paṭicca-samuppāda-aṅga),佛教重要基礎理論之一,是釋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證得到的真理。

十二緣起支分別是: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它們都是緣生法,都是無常的,它們之間是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緣起關聯。十二因緣因果相續而無間斷,使人流轉於生死輪迴大海,而不能得以出離。佛陀、辟支佛、阿羅漢,都依「四聖諦」三轉十二行,覺悟十二因緣而了知生死輪迴真相,達到究竟解脫。

p.s. 功課繁多, 而且以上只是最基本介紹, 可參見印順法師"成佛之道" (http://yinshun-edu.org.tw/zh-hant/Master_yinshun/y12_05_12); 阿彌陀佛!

2019年3月6日 星期三

「狸八相緣起」


經常去日本旅行的朋友會發現當地一些傳統的餐飲店前,特別是居酒屋,可以看到門外會放著一隻頭戴斗笠,手拿酒瓶的狸貓塑像,有時也會在日式旅館的玄關,看到狸貓塑像的蹤影。究竟是為了什麼,要在店裡或門外放著狸貓塑像呢?

狸貓和狐狸因為經常出現在童話和民間故事裡,所以對日本人來說,狸和狐不僅是從小就很熟悉的動物,同時,也被視為是既神秘又帶有妖魔怪力的動物。 就如同中國民間故事裡經常可以聽到狐仙之類的故事般,日本的狸貓和狐狸也會使用障眼法來欺騙人類喔,所以日文裡有「狐七變,狸八變」的說法。只不過狐狸通常都是為了誘惑人類,所以大多是變成女人像。而狸貓卻除了可以變成人類之外,還可以變成各式各樣的動物或東西,幻化的道行比狐狸來得要更高。

不同於狐狸是為了誘惑人類而變身,狸貓大多是為了要捉弄人類,享受惡作劇的快感而變身,所以比較常變身成為男人,特別是愛假冒僧侶。

不過,狸貓雖然可以騙過人類,卻騙不了狗,所以狗可以說是狸貓的頭號天敵。

既然狸貓是這麼愛捉弄人的怪物,為什麼日本人要特別把狸貓的塑像放在店門前呢?

「狸」的日文唸做「ta.nu.ki」,同音異字的情況下,又可以把漢字改寫成「他抜き」。意思是把其他東西除掉之意。所以取其意,用在競賽、比賽的時候,為了取得優勝,有把對手除掉的意思。因此,許多店家會特別在店門前或玄關裡,放一隻可愛討喜的狸貓,來促進生意興隆(同時有幹掉同行對手的意思)。

狸貓頭上所戴的斗笠,代表著化除災難、惡運的意思,拎著的酒瓶代表每天可以不受三餐溫飽所苦,而身上的帳本,則是表示信用的重要。

狸貓雖然在民間故事裡被視為妖怪,但卻因為可以排除敵人的緣故,經常被作成各種可愛的小飾品,用來當作抜得頭籌,除去對手的吉祥物。加上狸貓胖胖的外形,以及黑眼圈的可愛討喜模樣,比起狐狸更加受到日本人的喜愛。

雖然無法斷言信樂就是狸貓的故鄉,但信樂肯定是狸貓一舉成名的地方。昭和26年(1951年),昭和天皇訪問信樂,但因為當時信樂人口少,人們就想到用拿著日本國旗的狸貓來恭迎天皇的來臨。天皇非常喜歡這道風景,更即時吟詩詠唱,這件事被傳媒報道後,令信樂狸貓瞬間紅遍全國。其後,因著「狸八相緣起」在全國廣泛被討論,信樂狸貓從此就成為了無人不曉的吉祥物。現時信樂仍是生產狸貓的重鎮,它們的數量據說還超越了信樂居民的人口!

至於甚麼是「狸八相緣起」呢?就是要具備這8大特徵,才能稱得上是信樂狸貓:

1.笠帽:防災
2.大肚子:象徵冷靜、大膽地做決定
3.通帳:類似存摺,象徵信用第一
4.金袋:其實是狸貓的睪丸,代表好好地運用金錢(因此狸貓很多時都是男生)
5.眼睛:留意周圍並作出正確的判斷,也有懷著尊敬的態度從下而上看著客人的意味
6.臉:互相表示友好
7.德利:即是酒瓶,努力地培養品德
8.尾巴:做事有始有終

p.s. 其實我們中國人須向日本學習的除了乾淨, 誠信, 認真, 專業的工作態度, 還有日本海嘯之後,日本國民表現出來的自律、利他、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