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4日 星期三

猶太教育的啟示


有人說: "沒有猶太人的故事,歷史就不完整;猶太人的歷史,就是世界史" ; 而在20世紀,猶太人獲得的諾貝爾獎 (NOBEL PRIZE) 的次數超過了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族裔或文化族群。猶太人獲得了大約五分之一的諾貝爾獎,而猶太人在全球人口中的比例僅僅不足1% ~ 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猶太教育的千年傳承──根植於律法的生命教育之祕密》一書探討第二聖殿期(公元前515年)至坦拿時期(公元220年),橫跨共七百多年猶太人的教育史,是猶太教育(高等、中等、初等)的形成、發展與演變的重要時期。 當時由巴比倫重返耶路撒冷的猶太人,是個十分弱小的民族,能保護他們存活下去的不是什麼武器、城堡,而是他們的精神生活、傳統習俗和律法,教育成為猶太民族的救贖。

猶太教育的重點並非如現代的體制般放在追求知識上,其本質是人格教育,關注於對妥拉(律法)的學習與遵守——孩童需要學習天文學,為的是理解猶太曆法;學習植物學、動物學、生理學、衛生與醫藥相關的知識,以配合猶太人的飲食禁忌。他們將跨領域的世俗知識整合進妥拉教育中,並確實地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普及化教育,鍛鍊孩童記憶與分析力、循序漸進的學習與實踐、重視學生個別差異因材施教、終身學習、成為家中的優良成員、行使公民權等等——現代教育所重視的價值,早於兩千年前已為猶太教育所觸及,並發展出一套精細的學習體系與制度,且熬過了世代的苦難代代相傳至今,反映出古代猶太先賢深睿的智慧與經驗。

該書幫助我們進一步延伸探討與現代生活相關的主題,引發我們反省自身經歷的學習經驗與教育方法,更深入思考改革教育以及提升教育品質的可能性,為後代子孫創造更多美善的生活空間。 或許猶太教育給我們最重要的啟發是,以妥拉為核心的猶太教育如何幫助我們認識生命的寶貴意義 (~ 曾宗盛)。

附: 在中國的猶太人

流落到中國的猶太人,成規模進入及有史可考者為北宋開封的「一賜樂業」人,目前發現的家譜共有七姓八家。「一賜樂業」為北宋皇帝賜名,當為「以色列」的音譯 (Israel)。由於猶太教與大約同時代進入中國的伊斯蘭教徒擁有同樣不食豬肉的宗教信仰,因此北宋時代的中國人將兩者在一定程度上混淆,稱其宗教為:「古教」、「藍帽回回」、「朮忽回回」,稱猶太人為:「朮忽」、「竹忽」、「主吾」、「主鶻」、「朱乎得」、「祝虎」、「珠赫」等 (Jewish/Jews)。歷史上的中國從來沒有經歷政教合一的宗教國家階段,因此進入中國的猶太人不像其它地方的同族那樣受到宗教迫害,北宋時的開封「一賜樂業」人擁有與中國漢族人同樣的科舉考試的權利,至明朝建立時,中國的猶太人已經完全喪失猶太人的信仰(可能尚保存有少量傳統習俗,但其本人已經不了解此習俗含義),與周圍的漢族無異。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朱元璋明文規定「色目人」「回回人」不許本族內通婚,從此時的開封「一賜樂業」人遺留的家譜來看,他們此時已經是可以和「色目人」「回回人」通婚的漢族人。

開封猶太人均依照其本姓改取漢姓,共分七姓八家,分別為艾姓、趙姓、張姓、石姓、金姓、高姓和兩家李姓,在經歷了近700年的歷史後,張姓和一家李姓湮沒,至今在開封附近共有六姓猶太人後裔居住生活。1987年初的統計數字顯示,開封市共居住有猶太人後裔六十六戶,159人。其中石姓三十一戶,64人;李姓十二戶,42人;趙姓兩戶,11人;艾姓十七戶,32人;金姓兩戶,7人;高姓兩戶,3人; 在開封猶太人的七姓八家中,張姓和李姓只與回族通婚,據家譜記載,僅有猶太人嫁閨女給回族人家,而沒有回族嫁閨女給猶太人家,這也許是這兩姓湮沒的原因,而其他六家則與漢族通婚,而在現存的六家猶太人後裔中,沒有與回族通婚的記錄。

經過長期的通婚,今日開封猶太人已經基本上被完全同化,體貌特徵上已經與漢族等中國主要民族沒有太大區別,當然很多人仍然堅持自己的猶太身份識別。

在文化上,開封猶太人後裔漢化徹底,放棄了猶太教的信仰,食物方面的禁忌已無人遵守,食用牛羊肉時「挑筋」的習俗很少有人遵守,各姓猶太人後裔均食用豬肉;在猶太人社群中非常重要的割禮在開封猶太人中早已不復存在並無人知曉;現在的開封猶太人後裔均不了解猶太教教義,大部分人不能分辨摩西、大衛和耶穌,所有開封猶太人均不過猶太傳統節日,送神日、接神日、中元節、清明掃墓、祭祖等風俗與漢族無異;有記錄顯示,開封猶太人中有佛教和其他宗教的信徒,1866年還有一名猶太人後裔皈依佛門法名本道。據學者走訪調查,石姓開封猶太人是保存猶太人文化習俗最多的一支,石家在飲食上仍然遵守挑筋的規則,在每年春節石家人均依照猶太逾越節 (Passover) 的禮制,用毛筆沾雞血塗抹門楣,並用白水煮羊肉祭祀祖先;石家要求子孫遵奉十戒和朱子家訓,但與其他猶太人後裔一樣,石家人對猶太教的基本知識一無所知。

在1950年代前後,這些所謂的開封猶太人大多認同自己為漢族,1980年代以來,隨著改革開放,這些「開封猶太人」的民族認同感逐步復甦,趙姓和李姓的一些家庭在進行戶口登記時欲將民族改為猶太人或猶太族。他們的民族認同並不被官方承認。在中國官方的立場,「開封猶太人」在中國並不享受少數民族在升學等方面的諸多優惠,因為他們是已經完全漢化了近千年的「外來族裔」如同胡人般早被視為一體,並不能算少數民族。

開封猶太人的研究

1850年,香港主教施美夫(George Smith)派遣兩名華人基督教徒到開封訪問了開封府猶太人,找到一些手稿和抄本。上海倫敦會傳教士偉烈亞力根據這些材料在1863年 寫出《中國的猶太人》一文。偉烈亞力說,十九世紀中葉,開封的猶太人被稱為「挑筋子」。20世紀早期居住在上海的歐洲猶太人據說也曾試圖研究開封猶太人,但所獲甚微,因為這個所謂猶太族群經過近千年漢化過程,其語言,外貌特徵,習俗已於漢族並無二異,完全無法考據。 伴隨著這個時期中國知識分子對西方文化的興趣的不斷增加,猶太人和猶太教的存在開始被中國學者意識到。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時這個主題已經逐漸發展成了一個單獨的研究領域。

從前,中國對猶太和猶太教的研究一直處於停滯狀態,直到1980年代政治經濟改革才開始。199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促進了這個領域的研究。通過對納粹時代上海25000名猶太難民的經歷的重新評估使中國猶太人的研究得到了全世界的注意。 近幾年,對開封猶太人的歷史和文化的研究也在全世界展開。2002年3月,位於開封的河南大學成立「河南大學猶太研究所」,以近距離研究開封猶太人,並藉以促進猶太歷史、文化研究在中國的發展。

SOURCES: CP1897.COM & Wikipedia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