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日 星期一
寒食節與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又到了掃墓的時候了!
清明節掃墓,源於春秋戰國,有一段令人感嘆的歷史。
火,自古以來代表光明,人類非常敬畏,視炎帝為天帝派到人間的光明之神,亦有尊祝融為火神,教人類鑽木取火,由生食進化為熟食。由於每年春回大地,風高物燥,再加上春雷引發山火,火災經常發生,所以把冬至後105日訂為禁火節,提高憂患意識,後來改稱寒食節。
查春秋戰國時期,晉太子重耳被兄弟迫害,逃亡19年,歷盡艱辛,隨從幾位忠臣不離不棄,其中介子推在重耳餓暈時,割大腿肉熬湯給重耳充飢。後來重耳回國掌握政權,成為晉文公,忠心隨從加官晉爵,卻忘記了介子推,當有人提醒晉文公時,介子推已帶同母親歸隱綿山。這時,晉文公一錯再錯,鑄成大錯,派御林軍包圍綿山,放火,只留下一條活路讓介子推逃生,三日三夜,大火熄滅,才發現介子推與母親藏身在大柳樹洞中,人與樹都燒焦,樹洞留有介子推血書:「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火燒綿山是寒食節前兩天,晉文公下令,從此寒食節全國不得舉火,嚴格實施冷飲冷食,並在寒食節後的清明節親自拜祭介子推。第二年清明節,綿山那棵枯柳復活,長出新枝。於是,清明節、掃墓、柳樹就結了二千多年不解之緣。
雖然寒食節與清明節都要祭祀掃墓,但寒食節並非清明節!
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在農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兩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因時間上和清明節接近,並受其影響,因此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斗卵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寒食節與古人對於自然的認識相關。
在中國,寒食之後重生新火就是一種辭舊迎新的過渡儀式,透露的是季節交替的信息,象徵著新季節、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環的開始。後來則有了「感恩」意味,更強調對「過去」的懷念和感謝。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遊。
而且清明是農耕節氣,寒食節則是民俗節日,並非一碼事。
清明是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在公曆四月四、五日前後。寒食是一個民俗節日,起源於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的大臣介之推寧被燒死山西介休的綿山上、也不肯下山受封的故事。
兩者一是農耕節氣,一是典故民俗,本是兩碼事; 但兩節時間相距一、二天,甚至重合於一日,故有清明、寒食並稱的說法。
唐代之前,寒食與清明是兩個前後相繼但主題不同的節日,前者懷舊悼亡,後者求新護生; 一陰一陽,一息一生,二者有著密切的配合關係。
禁火是為了出火,祭亡是為了佑生,這就是寒食與清明的內在文化關聯。唐玄宗時,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將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節前的寒食節,由於寒食與清明在時間上緊密相連,寒食節俗很早就與清明發生關聯,掃墓也由寒食順延到了清明。
在隋唐之前兩者是毫無關聯的。「清明節」僅僅是指區分季節交替和農事運作的二十四節令之一,寒食節的主要項目是家家禁菸吃冷食,而且時間是在寒冷的隆冬季節。
隋唐五代時期——相互交融階段。寒食節是僅先於清明節一兩日,而且增加了「寒食上墓、漸已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的內容。
隨著時間推移,清明節逐漸取代寒食節。這一時期,「寒食」名稱儘管在一些文獻、地方志和文人作品中還不時出現,但「清明」稱謂成為主流說法。
清明節的產生,是借用了寒食節的節期,寒食僅先於清明一兩日,因而很自然地便被後者借用了。這種借用的文化基礎是人們世世代代傳承、積澱下來的對年節節期的習慣心理。
來源:邯鄲之窗/ on.cc 等網上傳媒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