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

小錢幣大智慧

中國的貨幣不僅歷史悠久而且種類繁多,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貨幣文化。先秦時期的貨幣,各諸侯國實行不同的貨幣制度:在不同地區使用形制各異的刀幣、布幣、環錢。 秦滅六國後,廢除各國的布幣、刀幣等舊幣,將方孔半兩錢作為法定貨幣,中國古貨幣的形態從此固定下來了,一直沿用到清末。

方孔錢是中國古代錢幣最常見的一種。秦朝以後兩千多年間的錢幣(除王莽一度發行刀布外),中間都有一方孔,故稱錢為「方孔錢」。

原來這種"外圓內方"的設計, 跟中國人的做人處事的態度有莫大關係!

圓, 圓融圓通, 指手法手段, 待人接物要寬容大度, 要和藹可親, 並能因應情況, 靈活變通;

方, 方正方剛, 指原則立場, 內心要有自己堅持的原則, 不要隨波逐流。

古代先賢曾在這小小錢幣中悟出許多的道理 -

《論語》“仁者可謂方也矣”。 古代把“內外相應,言行相稱”的人稱做“方者”;而“圓”則具有圓滑世故、言虛行偽的意思。

唐代醫學家孫思邈主張“治事合乎至德”。 所謂“至德”就是“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智圓行方”被古人當做境界極高的人生道德和智慧。

黃炎培給兒子寫道“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取像於錢,外圓內方”。 意思是做人應當方圓並用,該方則方該圓則圓。

洪應明《菜根譚》:“處治世宜方,處亂世當圓,處叔季之世當方圓並用”

《曾國藩家書》:“立者,發奮自強,站得住也;達者,辦事圓潤,行得通也。”

史上有很多精通“方圓”之道而成就功業的。 如:諸葛亮、徐文遠、曾國藩、勾踐、乾隆二劉(劉統勳和劉綸)、同時期的劉墉、紀曉嵐等具精此“變通”之道。 劉宗元因嚴正剛直,藐視貴族,直言抨擊官場醜惡,顯得鋒芒畢露。 以至遭到種種報復和打壓,最後流放南方,方才覺悟:“吾子之方其中也,其乏者,獨外之圓者。固若輪焉,非特於可進,亦將可退也。”

古人早已有“變通”之道,《道德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最高的善像水那樣。 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 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安於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言語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想水那樣待機而動。正因為他像水那樣與萬物無爭,所以才沒有煩惱。

p.s. 方圓並用, 剛柔並濟 - "兩手準備"- 不論做人做事 (也不論任何行業) 都可以用上, 不愧為中國人的核心價值觀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