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7日 星期二

另類生死觀

子曰: 未知生, 焉知死

個人卻認為: 不知死, 焉知生

當然這裡指的是生命(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用反方向思索"重大課題" -

2007年曾修讀道教文化課程, 其中有一單元提及生死觀, 當時已有一種感覺, 認為 "生", "死" 不能以肉體形式定義, 而且不論"長度", 但求"闊度/深度", 唯有此才可以看到立體, 真實的人生!

如果計算"生命"的開始在於發現或認識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使命), 其後的數十年朝向目標進發, 那 "死亡" 變得並不可怕 - 如果能做到 "死而無憾" (當然最好能夠 "死得其所" 及/或 "死得其時")。

如果"死亡"的替代詞換成"終止/停止" 是否有另一番體會: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意譯: 能夠知其所止 - 止於至善,然後意志才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後心才能靜下來,不會妄動;能做到心不妄動,然後才能安於處境隨遇而安;能夠隨遇而安,然後才能處事精當思慮周詳;能夠思慮周詳,才能得到至善的境界)。

中醫養生理論告訴我們 - 長生不老甚至長生不死是不可能的, 返老還童更加沒有可能! 人的壽命自有定數 (上限似乎是120年 - 待查), 只要做到 "盡其天年, 動作不衰" 已經不錯; 明白這一點十分重要, 可以在有限生命的前提下, 了解/知道自己的"定位" - 做好本份的事 (作為子女, 父母/夫妻/兄弟姐妹; 機構單位員工; 社會社區以至世界/地球公民); 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發展個人能力 - 符合"幸福生活" 三大元素:

1. 有事做;
2. 擁有親情和友情;
3. (有餘力再)投入社會公益慈善事業, 幫助有需要的人。

由此觀之, 生命的意義不是對某事之追求 (如之前"陀飛輪" 的所有物質名利追求),而是在於我們怎樣對侍其它人, 包括處理/理順

1. 人與大自然,
2. 人與人(社區), 以至
3. 人與自己五臟六腑的關係。

以下摘錄一篇網路文章, 以另一角度探索死亡, 同樣值得思索-

"死亡的真正意義是要把傷痛帶給死者身邊的人,使他們從傷痛中學習,從而得到靈性的成長。 年輕夫婦誕下天生有缺陷的孩子,是要為這對年輕夫婦帶來學習的機會,使他們從艱苦犧牲中得到靈性的成長。

據說我們的父母是於我們轉世前自己替自己選擇的,我們為著自己定下了一生的意義,目的是要透過轉世,在世上有機會從待人、愛人,忍耐及寬恕中學習無條件的愛以得到自己或別人靈性品格的成長,從而在死後可進入比之前更高的共鳴層,而天堂是共鳴層次最高的地方。

轉世帶給自己機會,去再嘗試克服前生不能克服的困難;若我們前生傷害過別人,我們在轉世前會安排自己來世被傷害,從而體會到當中的痛苦而使靈性成長;自殺的人若選擇轉世,他們選擇來生的經歷會引領他們重遇前生的困難,而嘗試再克服它。 在死後的人生回顧時,創造者會問:「您對我賜予的寶貴生命做過什麼?」對於這個問題,您會得到答案。

我們今生的際遇是自己為自己選擇的,所以,毋須埋怨蒼天。

若要於死後更好,在世時要發揚不自私的愛。

在世上的目的,是要學習愛人如己。

天堂是永遠的家,世上只是學習的地方。

人在世上重大的工作是要愛:愛大自然、愛動物、愛人…愛是尊貴的,任何表現愛的行動:一個笑容、一個鼓勵、小小的犧牲,都可使我們的靈成長。

生命的意義不是對某事之追求,而是在於你怎樣對侍其它人。

在死後的世界裡,人的思想再沒有秘密,因人能相互知道別人的思想,所以想法接近的人會集結在一起。 而想法不接近的人卻選擇互相遠離,免得自己的思想不被別人接受。

在死後的世界裡,人與人的溝通不再是用語言,而是思想與思想直接交流。 因思想與思想、感覺與感覺直接交流,所以有些人會認為這是樂事,有些人卻認為這是苦事。

在死後的世界裡,有「知識庫」存在;當一個人思想某一個題目時,那個題目的所有知識就很自然的進入那個人的記憶裡。

在死後的世界裡,人只想,事就會成就,不需親力的去做那件事情。

在死後的世界裡,人的視線是三百六十度的,就像眼睛佈滿整個頭一樣。

在死後的世界裡,是靈靜一片的,因溝通不是以聲音傳送,而是思想與思想直接交流,雖然有時聲音是用來表達愉快的感覺。

在死後的世界裡,由一個地方到另一地方,只要想一想便可以了;人亦可回憶及感受在生時之片段,也只是想一想,就如現在發生一樣。

在死後的世界裡,人若需要的話,可選擇去觀察地上的一切事。

在死後的世界裡,人穿著自己最喜愛並感覺最舒服的衣裝出現。

在死後的世界裡,因沒有生育的需要,肉體的「性」不存在;因此人與人之間的愛是純潔及比較真切親密。 沒有肉體的「性」以惡念干擾人與人之間純潔的愛,人與人之間愛之交流來得比較自由及完全..."

p.s. 其實看了那麼多不同角度的文章, 都強調一點:"活在當下" - 這就是生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