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1日 星期五

呂祖與天遁劍法


找到兩篇文章和呂祖以及其劍法有關, 與大家分享 ~

1 呂祖的「天遁劍」

「寶劍出匣」可見於《呂祖靈籤》第十三籤,指的是呂祖的佩劍,其事也可見於《黃大仙靈籤》第五十六籤「呂祖桃木劍」:「安知此劍不成龍,見水都應出袖中。」就是說,將來修成正果後,劍遇水便會化成龍,從衣袖中飛騰而出!

關於呂祖與「劍」的典故,簡述如下:

呂祖是唐末道人,善於文辭,而且武技非凡,有「劍仙」之稱號。遊江淮之時,呂祖曾持劍斬妖除蛟,為民除害。他在《贈劍客》有云:「蛟龍斬處翻滄海,暴虎除時拔遠山。」寓意翦除邪惡,斬殺凶頑,消除世上不平之事。不過,呂祖並不輕易傳法,有絕句云:「匣中寶劍時時吼,不遇同人誓不傳。」雖然欲開鞘斬邪,但找不到同道之人,絕不輕傳劍法。此外,呂祖除了師從鍾離祖師學道外,也曾跟隨火龍真人學習「天遁劍法」,並獲賜「天遁劍」。他曾向人說:「我這把劍不是平凡的劍,它不斬人頭,只斬三件東西:一斷煩惱,二斷色欲,三斷貪嗔。」蓋凡人苦惱之根源,就是來自貪欲、嗔恨、愚痴,必須要有堅定的意志去破除種種障礙,才能把騷擾人心的「魔軍」擊退。故《呂祖靈籤》云:「有劍開神路,何妖敢犯神!」寶劍猶如意志之堅定無懼,一切妖邪亦不敢侵犯。

p.s.「魔軍」總會在我們遠離清靜時乘機入侵,令我們苦惱難堪。呂祖的「天遁劍」正是一把智慧之劍,勸導我們要勇猛精進,求取大道的智慧;並以清靜心破除一切貪、嗔、痴。元代苗善時真人有《慧劍吟》曰:「貪嗔愛鬼悉消亡,昏散魔軍皆滅沒。」就是形容呂祖天遁劍法的劍意所在。

另外, 古時候有《天遁劍法》的功法,與氣功中的意念武器(意念劍)功能相似。引錄如下~

2《天遁劍法》:

呂純陽即呂洞賓,唐代道士,後道教奉為神仙,是「八仙」中傳聞最廣的一位仙人。姓呂,名岩,字洞賓。一說為唐朝宗室,姓李,武則天時屠殺唐室子孫,於是攜妻子隱居碧水丹山之間,改為呂姓。因常居岩石之下,故名岩。又常洞棲,故號洞賓。也有傳說他是唐朝禮部侍郎呂渭之孫,因感仕途多蹇,轉而學道。《宋史·陳摶傳》記載呂岩為「關西逸人,有劍術,年百餘歲。步履輕捷,頃刻數百里,數來摶齋中」,是位修道有術的高道。《全唐詩》收有他的詩作二百多首。後世道教和民間稱其為「劍仙」、「酒仙」、「詩仙」聞名於世。呂洞賓得道成仙之前,曾流落風塵,在長安酒肆中遇鍾離權,「黃粱一夢」,於是感悟,求其超度。經過鍾離先生生死財色十試,心無所動,於是得受金液大丹與靈寶畢法。後來又遇火龍真君,傳以日月交拜之法。又受火龍真人天遁劍法,自稱「一斷無明貪嗔,二斷無明愛欲,三斷無明煩惱」,並發誓盡渡天下眾生,方願上升仙去。

民間流傳有呂洞賓三醉岳陽樓度鐵拐李岳、飛劍斬黃龍等故事,呂仙形象廣泛深入民間。婦孺皆知。宋代封呂洞賓為「妙通真人」,元代封為「純陽演政警化孚佑帝君」,後世又稱「呂純陽」。王重陽創立全真道後,又被奉為「北五祖」之一,故道教又尊稱他為「呂祖」。全國各地廣建呂祖祠廟,歲時祭祀,至今香火不斷。相傳呂祖誕辰為農曆四月十四日。

天遁劍法。感覺【受火龍真人天遁劍法,自稱「一斷無明貪嗔,二斷無明愛欲,三斷無明煩惱」;飛劍斬黃龍。】講的與「意念劍」的功能相似。

意念劍:修鍊氣功,達到『內視』功能,可以自做「意念劍」。修鍊氣功達到『內視功能』可以把真氣壓縮聚集成寶劍形狀,對自己用於「一斷無明貪嗔,二斷無明愛欲,三斷無明煩惱」;對妖魔用於飛劍鬥法。

天遁劍法不是普通的劍法,與現實生活中的劍法不一樣。「天遁劍法」中的『天』表示是最高級的意思;『遁』表示無形的意思。天遁劍法如果想修煉,必須達到修鍊氣功具有「內視」功能的水平,才能夠演練「天遁劍法」。因功力的提高與悟性的明晰,一招一式自然產生。

靈劍匣中藏,聚因含道情,劍心不可息,神緣無為擎,正義三尺劍,摒邪駐帝京,
束之靈霄殿,十方共光明,雲重天將雨,錚爾劍有聲,煌煌七星文,照耀三天兵,
神龍本一物,氣類感則鳴,龍吟常思去,躍匣削不平,此劍在人間,百妖共收形,
姦邪與惡魔,膽破魂亦驚,試以向星月,神光射幽冥,人間永無念,可息天下兵。

初步解析,這篇劍訣應該是分為兩段從 照耀三天兵這裏是上下段的分割點,上段描寫的是以一念代萬念的方法,既道家說的道劍,下段描寫的應該是物劍和命功的運氣方法

靈劍匣中藏,聚因含道情。比句中的匣應該指的是肉身或者是心,比心非彼心,指的乃是識神,用如今的話說指的就是顯意識,靈劍應是元神的隱喻,後半句應該應該指的是凝聚的方法,道情二字有待考證,一則重道為修道之志。二則重情為心與劍難棄之情。或二者皆有之。

劍心不可息,神緣無為擎。劍心二字應是接上句道情二字,隨字不同,意思應該是一樣的,息通假為熄,熄滅之意。即是修道之志心劍之情不可熄滅丟棄,專注一物,不離不棄,也是一念代萬念之不二法門。神緣指的乃是修道之緣分,無成神之緣分,縱得仙法也是枉然,無為 擎 擎乃執拿之意,無為乃是修行之法,(注:一念代萬念最後也是要回歸無為方能成就性功,以劍為一念,最後歸至無念,名為忘劍,或曰無劍) 後半句的總體意思應為修道之緣須以功法以及毅力支撐。

正義三尺劍,摒邪駐帝京。前半句應為代念法所用之意念,帝京,古代乃是皇帝所居之城,為一國首重之地,人身最重之地有二,一為腦部,一為心臟,腦部乃元神所居,心臟乃是命之所在,聯繫此文系以念入道故此帝京在腦部,為元神所居之泥丸宮是也。正義三尺劍,摒邪駐帝京,這句話的解釋就是以正義三尺劍為一念,驅逐摒棄掉別的念頭,使此一劍之念常駐識海元神居所束之靈霄殿,十方共光明。凌霄殿乃是傳說中天帝所居處,在人間之上,不過此處應該還是寫的泥丸宮,用以突出泥丸的重要,十方共光明此句描寫的應該是描寫入靜後性光出現的情景,屬於功景描寫。

雲重天將雨,錚爾劍有聲。應該此句描寫的應該是性功之後的境界,以接近或達到靜虛,空玄的境界,此以接近生命之本元,先天一炁也由此而來。後半句是否要在此境界中仍不忘劍心?或者將先天一炁化作劍?還是兩者結合?我個人傾向後一種,放到現實中,雲重天將雨,此為天生異像,乃寶物出世之兆,而此時唯一的材質只有先天一炁,如若只守劍心,豈不是捨本逐末?

煌煌七星文,照耀三天兵。此句應該描寫的是寶劍自識海出世後此劍劍身謄刻着七星圖案或是其他圖案,且帶着寶光應該是以元神鑄劍,以先天一炁溫養,如果直接以先天一炁鑄劍不免有氣劍的嫌疑,我並不是說氣劍不好或怎樣怎樣,呂祖自己也說過,他有道劍法劍各一柄,道劍,乃元神之劍,心劍也。

神龍本一物,氣類感則鳴。神龍有兩種意思,一為神龍指劍,此劍再非心劍,而指的是法劍,二為神 龍兩字分開,神者,元神也,龍者,法劍也。如果是第一種解釋,那麼後半句氣類感則鳴則為以修習前半段功夫所得的先天一炁去感應操作法劍。如為第二種解釋 那麼則是以道劍去和法劍和一,以先天一炁調和,則指揮法劍如同指揮自己的身體一樣,道劍如神,法劍如身,先天一炁則為血肉筋骨,以此,劍如己驅。龍吟常思去,躍匣削不平,如有所成就,不可以此為惡,當行善事,古人曾言,心劍者,應機而現,此機便是行善之機此劍在人間,百妖共收形,姦邪與惡魔,膽破魂亦驚,此處乃是描寫的學此術者的為人處世之原則。試以向星月,神光射幽冥,此處暫時解釋不出人間永無念,可息天下兵。此處之念指的是人的各種慾望,兵指兵劫,既戰爭。若大家都沒了無窮盡的慾望,世間便不會再起戰爭了!

SOURCES: 蓬瀛仙館<津津樂道> & 每日頭條<中華傳統武術玄學之「天遁劍法」解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