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把“善事父母”看作是道德的根本和核心,看作是一個人的一切道德行為的基礎。 《論語》中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也”,《孝經》中更明確地指出“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中國古代所說的“百善孝為先”、“人之行,莫大於孝”等等,都強調“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認為“孝”在維護人倫關係中具有極重要的作用。
林語堂撰寫《蘇東坡傳》,記載了東坡先生在人生中兩次因為雙親的故去,辭去朝廷的委任在家服孝三年事蹟。 第一次,1057年東坡中進士,考取第二名。 因母親去世,東坡在家服孝三年。 三年之後舉家遷往京都,後出任朝廷地方官。 第二次,1066年,東坡參加科舉考試入第三等,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 因其父蘇轍病故,東坡“丁憂”扶喪歸故里,服孝三年之後,仍就職原來授與的文官。 東坡先生回到京城以後,發現因王安石變法形勢大變,朝野因變法的分歧連他的恩師也在被排擠之列,之後東坡請命赴杭州。
清朝康熙年間一位秀才編寫的《弟子規》中有“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大義是說父母去世之後要守孝三年,期間要常常追思感懷父母教養的恩德。 自己的起居生活必須調整改編,不能貪圖享受,應該戒絕酒肉。
為什麼中國傳統道德要把“孝”看作是一切道德行為的根本呢? 孔子對此作了他自己的解釋。 他的弟子宰我,不願對父母守“三年之喪”,孔子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說“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這就是說,父母對子女,不但有著親子的血緣關係,而且在子女生下來之後,差不多3年的時間內,都是在父母的懷抱中長大的。 父母不但養育了子女,而且還用盡心力,對子女進行教育,使子女能成家立業。 既然父母對子女有如此深厚的恩情,為什麼子女不應當加倍予以報答呢? 早在孔子以前的《詩經·寥莪》中,就有這樣的詩句:“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複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亟”。 這幾句話的大意是說,父母經常撫摸我、喜歡我、養活我、培養我、教育我、看顧我、捨不得我,出門在家都抱著我。 父母的恩情就好比天一樣大,是永遠也報答不盡的。
中國古代的思想家認為,“孝”是一種從人類的天性中所產生的至高無上的情感,這種情感轉變成一種純潔崇高的道德信念,它是人類的神聖血緣關係的必然結果。
如果一個人連生養、教育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報答,都不關心和愛護,又怎能期望他能關心他人、關心國家、報效社會呢?
2 則留言:
之前提及五福當中,最重要的是第四福:“好德”- 有著生性仁善、寬厚寧靜的德,這是最好的福相(因爲德是福的原因和根本,福是德的結果和表現,以此敦厚純潔的“好德”,隨時佈施行善,廣積陰德,才可以培植其他四福使之不斷增長) 正好, "孝順" 恰好亦是 "德" 之本也!
孝-> 德 -> 福
孝順父母, 家庭和睦, 家和萬事興, 古人自有其道理!
「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引自孝經)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