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6日 星期日
佛教的養生思想
道教養生偏重身體修煉,儒家養生偏重道德涵養,佛教養生偏重身口意即三業轉化,醫學養生偏重臨床,民間養生偏重實用,武術養生偏重技擊。
相關權威機構證實:凡注重養生術練習者,不僅身體各項功能異於常人,而且很少生病,多享高壽,如藥王孫思邈(101歲)、道家宗師陳摶(120歲以上)、詩人陸遊(89歲)、國民黨將領楊森(93歲)、國民黨元老陳立夫(102歲)等,無不得益於此。
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傳統養生方法最為博大精深。與世界上其它民族不同的是,我國古代的養生原則更強調的是「天人合一」,強調順應自然的重要性。只要順應自然,將上天賦予的身體機能小心維護、充分發揮,就是最好的養生保健方法。
其中, 佛教認為生命無常,必然有生老病死等痛苦,任何人都不可能長生不老。因此佛教反對對身體的貪戀執着,過份的關照,認為應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於學佛修道,解決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貪嗔痴等煩惱,以自利利他,廣度眾生。另一方面,佛教認為「人身難得」,應倍加珍惜。若病痛纏身,即無法立心修道,成就弘法利生事業,死後還可能墮入畜牲、餓鬼、地獄三惡道而失去人身。所以學佛人為「借假修真」,應具有健康的體魄和儘可能長的壽命。佛教雖然不追求長生不老,但認為長壽——生命的延長是可爭取的,甚至憑着願力和禪定力「住壽一劫」,一劫相當於一千六百萬年。
佛教認為疾病是人生必有的「生老病死」四大苦之一,分為兩種,一種是身病,一種是心病,其中大部分的身病都與錯誤的思想和行為有關,因此它們都可以通過修行得到治療。佛經中常讚嘆佛陀有三十二種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所以我們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薩像,不僅身形健硬、相貌莊嚴,而且神情愉悅、慈祥。這實際反映了佛教對於健康的一種最高理念,在生理上,眼耳鼻舌身五官端正.健壯、和諧在心理上堅毅安祥,充滿智慧。只要努力修行就可以達到這樣一種身心和諧的健康狀態。事實上,佛教僧團對於新出家或求受比丘戒者也有五官端正、身心健康的要求。
能否健康、長壽,與人類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條件是密切相關,但佛教更強調人自身的思想、行為有着決定性的影響。佛教徒的大量實踐證明了這一點。佛教傳入中國以來,歷代高僧大德積極實踐着佛陀的教導,大都健康、長壽。翻開佛教傳記,可知長壽的高僧史不絕書,其中大部分都有明確的生卒年月。梁庭燦著《歷代名人生卒年表》一書中附有《高僧生卒年表》,共錄561人。我們現在依據佛教史傳補上年過百歲者5人(寶掌、菩提達摩、慧可、智炫、缽達),90餘歲者2人(慧休、普惠),80餘歲者2人(法顯、杜順),共9人,連原表人數合計570人。其中百歲以上者12人,佔2.1% ;
90歲以上者42人(包括百歲以上者),佔3.76%;
80歲以上者16人佔28.4%;
70歲以上者36人佔63.7%;
65歲以上者433人佔 75.8%。
這570人前後生存時間為公元233—1884年,凡1652年,生活地區遍佈全國各地。他們中包括少數由印(西域)來華度過晚年的僧人。人數雖不算太多,但他們都是為人傳頌的高僧。所以最低限度要具備嚴持戒律的條件, 即過一種清苦、勤勞、節制和規律性的生活。否則就會失去徒眾的信仰,甚或遭到僧團的驅擯而不成其為高僧,更入不了傳記。所以上述統計數字也反映出佛教養生理念的合理性是積極的、主動的,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至於現代人常說的養生兩大命題為:「生命在於運動」,「生命在於靜養」。前者偏重於外在的、生理的強化後者偏重於內在的、心理的涵養。所謂「動形健身」、「靜神養心」,兩者都有道理,不可偏廢。佛教修行以禪定為核心,養生自然以靜養見長,但對於運動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視的。如佛教《大毗婆娑論》卷151提到「長壽」的條件時說:「若有於壽,恆作、恆轉,受作、受轉時行處行修梵行食所宜、食應量,生者應熟、熟者棄之。於宜匪宜,能審觀察服醫藥、用醫言避災厄遠凶戲。由此等故,壽不中夭。」
自古以來,我國傳統文化中養生之道有種種不同,其原則是一致的。如:站樁,少林達摩易筋經,各種各樣的氣功、坐禪方法,內丹修練法等等,它們除了可以起到很好的強身健體的作用外,也同樣可以起到很好的養生作用。
時至今日,以少林養生功法為代表的佛教養生理念,在經過1000多年的歷史傳承和發展,通過眾多高僧、大德慈悲濟世、不遺餘力的推廣,在為增強人民體質、祛病強身、延年益壽方面做出巨大貢獻,不斷造福廣大民眾,使得更多的人受益於佛教養生功法。
SOURCES: 每日頭條<佛教的養生思想> (2016.3.24)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