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4日 星期三

探索"大絲路精神"


探索"大絲路精神"

“一带一路 (One Belt, One Road)” 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因為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最初的作用是运输古代中国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后来成为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的主要平台(a network or platform of trading/exchange)。參考相關歷史人物事蹟或有助今天我們認識何謂 "絲路精神" -

1 亞歷山大 (356-323 AD) - "文化融合"

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古希腊语: Ἀλέξανδρος Γ' ὁ Μακεδών,其名字亞歷山大意为“人类的(ἀνήρ)守护者(ἀλέξω)”;前356年-前323年),世称亞歷山大大帝(Ἀλέξανδρος ὁ Μέγας 或 Μέγας Ἀλέξανδρος),古希臘北部馬其頓國王。生於佩拉,到16歲為止一直由亞里士多德任其導師。30歲時,已經創立歷史上最大的帝國之一,其疆域從愛奧尼亞海一直延伸到印度河流域。他一生未嘗敗績,被認為是歷史上最成功的军事統帥之一。

亞歷山大在公元前336年繼其父腓力二世王位成為馬其頓國王,并掌握王國的實際權力,因此有能力實現其父的擴土計劃。公元前334年,他向波斯帝國統治的小亞細亞地區發起進攻,開始長達十年的東征。他擊破波斯,并推翻大流士三世,征服整個波斯帝國。

爲了尋找并抵達“世界的盡頭和大外海”,亞歷山大大帝在西元前326年侵略印度,但最終應軍隊要求不得不撤軍。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死在巴比倫,沒能來得及實現他入侵阿拉伯的計劃。在他死後,由於無繼承人,他的將領們互相不服,最終引發內戰,亞歷山大帝國也就迅速瓦解。

亞歷山大大帝的遺產包括他擴土導致的文化融合。他建起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最著名的就是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他將希臘文化一直向東傳播,導致希臘化時代的到來,直到15世紀仍然能在拜占庭帝國中發現這些痕跡。

他以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阿喀琉斯為偶像,最終自己也成爲一個近乎神話的人物。後世有許多軍事領導人和軍校都參照過他的戰術。

2 張騫 (164?-114? AD) - "民族交流 往来贸易"

張騫(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西漢漢中郡成固(今陝西省城固縣)人,中國漢代旅行家、外交家、探險家。奉汉武帝之命,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两次被匈奴军队俘虏囚禁,历时13年终于逃回长安复命,从而成功开拓了絲绸之路。因此伟大功绩,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取“广博瞻望”之意),封地博望(今河南省方城县博望镇)。为漢朝与西域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张骞两次出使的外交成果,与他所带的礼品和原本的期待相比,相差甚远,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汉武帝对“天马”的渴望。在偏于封闭自保的传统社会,张骞的出使,在民族交流史上开辟了新纪元。西域诸国从此呈现在中原人的视野中,东西方的商人们纷纷沿着张骞探出的道路往来贸易,成就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他開拓漢朝通往西域的天山南路與天山北路兩道路,並從西域諸國引進了汗血馬、黃瓜、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等。

张骞在危难中不失气节,如梁啟超稱讚他「堅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開幕第一人」。

3 马可·波罗 (1254-1324) - "相互了解 東西發展"

马可·波罗(Marco Polo,又譯馬可·孛羅、马哥·波罗、馬哥孛羅,1254年9月15日-1324年1月8日)是意大利威尼斯商人、旅行家及探险家。据本人说他曾随父亲和叔叔通过丝绸之路到过中国,擔任元朝官員。回到威尼斯后,马可·波罗在一次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海战中被俘,在监狱里口述其旅行经历,由鲁斯蒂谦写出《马可·波罗游记》。他的游记讓欧洲人得以了解中亚和中国,對東西發展有很大的貢獻。

第一次远航

其父亲和叔叔都是有名的远东贸易商人,同时也是天主教徒。两人於1255年出发向东,开始时并非想去中国。但是一路战事纷发,在1264年碰到元朝派往西方的使者,决定到中国。1266年,兄弟两人到达元大都,见到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写了一封信给教宗,托波罗兄弟帶回罗马,请教宗派人到元朝,告诉元朝人关于欧洲人的生活方式。

第二次远航

兄弟两人回到意大利,此时第八次十字军东征刚刚结束,第九次东征正在筹划中。他们拿到教宗格里高利十世给忽必烈的回信,于1271年动身返回中国。这一次Niccolò 带了他的儿子马可。他们从威尼斯乘船到黑海南岸登陆,然后从陆路辗转于1275年抵达元上都(开平),随后又抵达大都(北京)。马可的聪明一直非常讨忽必烈喜欢,封他许多官,也派他到各地为元朝皇帝的使者。马可·波罗去过中国很多地方和见到许多比欧洲先进的文化成就。

据他自己说在马可波罗动身回欧洲之前,方济各会神父孟高维诺受罗马教皇尼古拉四世派遣,于1291年经海路抵达中国泉州。

1292年,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受忽必烈委托,从泉州出发经海路护送蒙古公主阔阔真到伊儿汗国成婚。忽必烈答应他们,在完成使命后,可以转路回国。1295年波罗一家人回到欧洲。

評價:

由於教皇特使柏郎嘉宾曾在1246年到达蒙古帝国首都哈拉和林,马可·波罗家人并非第一个到中国的欧洲人,但是因為其遊記而著名,其遊記也是當時歐洲人最详细的亞洲旅行记录。

他的经历激发了哥伦布和其他不少旅行家,有很多的文学作品都是基于马可·波罗的游记,还影响了欧洲的地图制作,导致了弗拉·毛罗地图的出现。

传说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到欧洲很多东西,如冰淇淋 (ice cream) 、披薩 (pizza)、義大利麵 (spaghetti)、起司火鍋 ( Fondue au fromage)、眼鏡、口琴 (Harmonica)  、風箏、惡魔棍 (Devil Stick)。

4 鄭和 (1371-1433) - "包容和尊重; 促進貿易及知識拓展"

鄭和(1371年9月23日-1433年),原姓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雲南昆陽(今晉寧昆阳街道)寶山鄉知代村人。中國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及武術家。是大明国奉佛信官。奉明成祖令進行七次航行,史稱「鄭和下西洋」,總航程達七萬多海里,足繞地球三週有餘;傳說中比西方發現好望角、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早了七、八十年,是當時人類史上最龐大的遠航船隊,《鄭和航海圖》是世界現存最早的航圖集。

鄭和是回族人,但同时信仰佛教,明史专家吴晗指出,由於南洋的许多国家,伊斯兰教和佛教为主要信仰,明朝政府选派回教徒“可以减少隔阂,办好事”,而當時下西洋的随行人员中信奉伊斯兰教信徒有马欢、郭崇礼、西安羊市大清真寺掌教哈三、泉州蒲寿庚后裔蒲日和和泉州清净寺伊玛目(教长)夏不鲁罕丁的次孙夏文南等。做為外交官,鄭和對其他宗教採包容和尊重的手法。

伊斯兰教

郑和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穆斯林,曾到麥加朝圣。郑和曾在泉州灵山回教先贤墓行香,到泉州南安九日山清真寺祈祷。永乐十一年(1413年),郑和重修西安清真寺。

佛教

郑和是道衍和尚菩萨戒弟子,自称:“大明国奉佛信官内官太监郑和,法名速南吒释,即福吉祥。” “大明国奉佛信官内官太监郑和,法名福吉祥。谨发诚心施财命功,印造大藏尊经一藏,计六百三十五函,喜舍于云南五华寺,永远长生供养。” 下西洋途中,郑和每逢佛教国家就向寺院布施财物。

道教

由於水手多半信仰道教與中國民間信仰,尤其對海神媽祖特別虔誠。流風所及,郑和時常捐獻銀錢予媽祖廟,並且增修殿宇。

七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相互了解。每次都由苏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時,在船上因病過世。民間故事《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寶太監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中所做的海外政治干預中,以長遠影響來看,最重要的是操縱麻六甲海峽(往來中國及海洋貿易的要道),選擇扶植拜里迷蘇剌,於1409年鄭和授與其國璽及皇袍。拜里迷蘇剌曾親自往中國朝貢,使其在麻六甲沼澤地的據點成為日漸富庶繁榮的商業中心。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苏禄、马六甲、彭亨、真臘、古裏、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据记载,郑和的船队曾到达非洲东岸赤道以南的麻林地、慢八撒以及拉穆等地。

第一次下西洋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奉诏出使西洋。同年冬,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人。

第二次下西洋

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发,到達汶萊、泰國、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錫蘭山迎請佛牙,隨船帶回,永乐七年夏(1409年)回国。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

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太监郑和、王景弘、候显等统率官兵二万七千余人,驾宝舟四十八号出使西洋。九月从太仓刘家港启航,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到達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地,回國途中訪錫蘭山,永乐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国。

第四次下西洋

永乐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发,随行有通译马欢,繞過阿拉伯半島,首次航行東非麻林地 (Malindi, Kenya) ,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国。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來中國進獻“麒麟”(即長頸鹿)。第四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670人。

第五次下西洋

永乐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发,隨行有僧人慧信,途經泉州,到占城、爪哇,最遠到達東非木骨都束 (Mogadishu, Somalia)、卜喇哇、麻林等國家,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国。

第六次下西洋

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发,往榜葛剌(孟加拉),史載“於鎮東洋中,官舟遭大風,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畢,……風恬浪靜”,中道返回,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国。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熾即位,因經濟空虛,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動。

第七次下西洋

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開始返航后,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並於此地設衣冠冢,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550人。

評價:

鄭和自身角色認定,有世界史學者認為,是結合了帝國擴張、貿易促進及知識拓展,如其死前一年1432年所立的石碑題文,除了有擴張宣稱「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軼漢唐,際天極地,罔不臣妾。」亦有對商人和地理學家的敬重語:「其西域之西,迤北之國,固遠矣,而程途可計」。

在外交及軍事方面,鄭和下西洋的功蹟包括推翻斯里蘭卡王朝及蘇門答臘君主、懲治了海盜並扶植麻六甲 (Melaka),由一個小漁村將其變成一強大國際貨品轉運站。

东南亚一带的华人相信,郑和将军是所有华人的骄傲,也有人把他当成神来膜拜。他们认为郑和很了不起,而且擁有超自然的神力,如同神祇一般。更有人当郑和是「财神爷」,有些旅行团的导游特地安排旅客们去亲手摸摸他的雕像,以招來财运。

5 季羡林 (1911-2009)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生于山东省临清市,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北京大學教授、輔仁大學教授。季羨林通晓梵语、巴利语、吐火罗语等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位从事吐火罗语 (Tocharian languages) 研究的学者之一。

学术领域:
印度古代语言研究
佛教史研究
吐火罗语研究
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
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
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研究
东方文化研究

吐火羅語大约在公元840年左右滅亡,因為當時回鶻人被黠嘎斯人逐岀蒙古高原,迁移到塔里木盆地,并征服当地的吐火羅人。後世發現的从吐火羅語譯成回鶻文的文獻,為這條理論提供了依據。在回鶻人統治下,吐火羅人被外來的突厥語系——回鶻人所同化,其後代就是今日新疆維吾爾族居民的一部份。

1974年中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发现甲种吐火罗语《弥勒会见记剧本》残卷。季羨林从八十年初代开始研究、解读吐火罗文语残卷,陆续发表论文,后收集成书《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1998年出版。

吐火羅语残卷内容,包括佛教和摩尼教的宗教文献,寺院通信、帳目、商業文件、商隊通行證、醫學及巫術文件和一首情詩等。多数甲种吐火羅语、乙种吐火羅语的残卷都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有的中间还穿插对佛陀的梵文颂词或古代突厥语附注,从而提供解读吐火罗语的钥匙。

吐火罗语的特徵是沒有送氣聲。名詞變化很多,譬如:單數的正格、主格、客格、屬格;複數的正格、主格、無特別的客格、有特別的客格、屬格;雙數正格;諸數的副格。1984年英国学者D.Q.Adams 发表《吐火罗语与其他印欧语的关系》,用统计学方法推断吐火罗语最接近日耳曼语 (Germanic Languages),其次为希腊语、印度语、斯拉夫语、拉丁语。

6 饒宗頤 (1917- ) - "學術是靠交流, 相互啟發才能進步"

饒宗頤,GBM 大紫荊勳賢(1917年8月9日-),字固庵、伯濂、伯子,號選堂,生於中國廣東省潮安縣,是国学家,在中國研究、東方學及藝術文化多方面有成就。

饒宗頤的研究領域甚廣,時間跨度很寬,上至夏商下至明清,並且著作甚多,僅僅其中的《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便有十四卷二十巨册,超過一千二百萬字,專著逾八十種;論文1000多篇。除此之外,他精通甲骨文。

研究領域:
古文字學, 甲骨學, 敦煌學, 考古學, 金石學, 史學, 诗詞學, 文學, 艺术學, 简帛學, 礼乐, 宗教学, 楚辭學, 目錄學, 方志學, 潮学, 中印關係史, 经學, 西亚史

饒宗頤認為"學術是靠交流, 相互啟發才能進步"。

7 David Christian (1946- ) -  "collective learning/Big History"

Insights from the "This Fleeting World: A Short History of Humanity":
a) Collective Learning (mutual learning among different cultures and traditions) and
b) the uses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Big data/Big History, etc.
for the benefits (well-being) of mankind as a whole.

"大絲路精神" 包括以下方向發展 -

不局限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 任何有興趣加入者都可以參與;

開放的不止是市場, 尚包括心靈 - 產品交流, 思想交流之外, 還有專業知識, 技能, 經驗 - 以解決人類共同面對議題, 開拓更廣闊的, 新的合作空間;

集中在青年/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 打下未來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世界和平堅實的基礎.

To summarize 1-7, the "spirit of the Greater Silk Road" - 

"to foster the promotion of mutual understanding (mutual learning/mutual benefits), friendship, respect, trust (the basis for further interaction, collaboration and cooper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eace, by exchanging goods and ideas."

2016年8月1日 星期一

狀元及第粥與滿漢全席


如果做(考)不上狀元 (不論舊中五會考或新制 DSE), 能夠烹調出美味的狀元及第粥也應不會失禮; 而且人們為什麼把豬肉、豬肝、豬粉腸滾制的粥稱為三元及第粥呢?

話說清代末期,廣州有個肉販上街叫賣,天天經過一間私塾,塾師是他的老主顧。肉販是個文盲,但為了方便記賬,請塾師教他認識了「豬肉、豬肝、豬粉腸」幾個字。

有一年科場開考,好事者慫恿肉販去應試,說功名全靠祖宗積德。肉販信以為真,在卷上只寫了「豬肉、豬肝、豬粉腸」七個字。豈料主考正是當年的塾師,塾師有意讓肉販歡喜一場,自己另寫一篇替代。結果肉販高中。塾師主考完畢,恐肉販下次再來混水摸魚,便交代同僚如下科發現卷上有寫「豬肉、豬肝、豬粉腸」的,應把卷取消。

豈料第二科開考,肉販又來應試,寫了七字後便即交卷。主考看後啼笑皆非,但想到前科主考早有交代,莫不是暗示要多多關照,不若做個人情,代寫一篇讓肉販再高中。

京都考期近了,肉販想藉此瀏覽沿途風光,於是又整好行裝,上京赴考,不料到京時,已停止進場,肉販呆立門外,形如木雞。剛巧王爺經過,遺下燈籠一個,肉販撿起燈籠,進入場院內,並把燈架在座位旁邊,卷上寫了七個字後便交卷。主考見卷,目瞠口呆,但一想到那燈籠是王府之物,事出有故,只得代寫一篇,又讓肉販高中。

後來,有人問,你三次及第靠什麼?肉販說:「豬肉、豬肝、豬粉腸」。

至於滿漢全席其實並不“全” 一般僅八盤十六碗四冷盤

如今拍攝的清朝宮廷劇裏,都上演著“滿漢全席”大戲,把人饞得直流口水。顧名思義,“滿漢全席”最大特點就是一個“全”字,也就是說這樣的筵席上,菜肴葷素的品種齊全、搭配齊全、風味齊全。

那麼,“滿漢全席”到底是什麼樣的筵席呢?它的奢侈程度又到了何種地步?美食家袁枚在《隨園食單》中說:“今官場之菜,名號有十六碟、八箕、四點心之稱,有滿漢席之稱,有八小吃之稱,有十大菜之稱。種種俗名,皆惡廚陋習,只可用於新親上門、上司入境,以此敷衍……”袁枚的《隨園食單》刻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即1792年,他所說的“今官場”至多也就是該書出版前的官場生態。由此可見,“滿漢全席”在1792年前開始在官場中形成。不過這樣的筵席只用於官員迎送、相互宴請。

看看徐柯編著的《清稗類抄·飲食》方知道所謂的“滿漢全席”或“滿漢大席”,乃是清末出現的一種“燒烤席”。書中記載:“燒烤席,俗稱‘滿漢大席’,筵席中之無上品也。烤,以火幹之也。于燕窩、魚翅諸珍錯外,必用燒豬、燒方。豬以全體燒之。酒三巡則進燒豬,膳夫、僕人皆衣禮服而入,膳夫座之專客,專客起箸,蓬座者始從而嘗之,典之隆也。”清人顧祿在《桐橋倚棹錄卷十》裏謂:“蘇州酒樓開辦滿漢大席、市肆中賣有滿漢大席。如燒小豬、哈爾巴肉、燒鴨、燒雞、燒肝等等。”“滿漢大席”中的燕窩、魚翅等海鮮,係東南沿海地區的福建、廣東進貢;燕窩主要來自東南亞、馬來半島,經福建、廣東水上進口;至於“烤全豬”(又稱“烤乳豬”)、“烤全羊”等,則來自滿族遊牧習俗的烤肉風味。民間俗稱的“滿漢大席”,必有燕窩、魚翅,而一般以“烤乳豬”為主的筵席,卻始終沒有“滿漢全席”的稱呼。辛亥革命後,隨著全國各地排滿情緒的高漲,“滿漢大席”也改成了“大漢大席”,但其豪華程度絲毫未減。史載,民國初年一桌最鋪張最奢侈的“大漢大席”上了80道菜肴及米飯。

另外,歷史上真實的清宮筵席並不像電影電視描述得那樣鋪張。據《大清會典》和《光祿寺則例》記載,康熙年間,最昂貴的宮廷筵席,欽定每桌價銀8兩。清初1兩白銀的購買力,約合今天的人民幣400至500元,按1兩白銀等於500元人民幣的最高比值換算,康熙皇帝舉辦的最昂貴的筵席,一桌費用也就相當於現在的4000元。而皇帝大婚、大軍凱旋、公主出嫁等皇家喜宴以及元旦、萬壽、冬至等三大節的賀筵宴,欽定每桌費用不得超過4兩4錢3分,約合今天人民幣2200元左右;宮廷款待進貢的附屬國正、副使臣,每桌費用不得超過3兩3錢3分,約合今天的人民幣1700元。

無論是從袁枚、顧祿記載的“滿漢席”功能表看,還是分析康熙皇帝欽定的宮廷筵席“費用”,都不難發現,所謂的“滿漢大席”不僅不“全”不“滿”,其費用與今天有些“黃金筵”相比,實為小巫見大巫。(人民日報海外版)

查康熙帝66歲大壽時,曾為漢、滿兩族特設3天6宴,提供300多款佳餚;相傳清聖祖玄燁在皇宮內首嘗,並御書「滿漢全席」,使滿漢全席名噪一時。當時滿漢全席有宮內和宮外之別,宮內的滿漢全席專供天子、皇叔、皇兄、皇太后、后妃等享用;近親皇族子嗣、功臣(漢族只限二品以上官員和皇帝心腹)才有資格參加宮內朝廷的滿漢全席。宮外滿漢全席,常常是由滿族一二品官員主持科考和地方會議,以滿漢全席招待欽差大臣,入席時要按品次,佩戴朝珠,公服入席。 在乾隆甲申年間李斗之《揚州畫舫錄》一書詳實的描勒出盛況;豪華的六宴中,納集滿漢千百名饌,其中包括燕窩雞絲湯、海參匯豬筋、海帶豬肚絲羹、鮑魚匯珍珠菜、淡菜蝦子湯、魚翅螃蟹羹、魚肚煨火腿、蒸駝峰、梨片伴蒸果子狸、蒸鹿尾、鯽魚舌匯熊掌、糟蒸鰣魚、假班魚肝、西施乳、獲炙哈爾巴小豬子、油炸豬羊肉、掛爐走油雞鵝鴨、豬雜什、羊雜什等。

滿漢全席中的八珍:

1.山八珍﹕ 駝峰、熊掌、猴腦、猩唇、象拔(鼻)、豹胎、犀尾、鹿筋。

2.海八珍﹕ 燕窩、魚翅、大烏參、魚肚、魚骨、鮑魚、海豹、狗魚。

3.禽八珍﹕ 紅燕、飛龍、鵪鶉、天鵝、鷓鴣、彩雀、斑鳩、紅頭鷹。

4.草八珍﹕ 猴頭、銀耳、竹蓀、驢窩菌、羊肚菌、花菇、黃花菜、雲香信。

器具多用銅製,雕製巧究,餐中用粉彩萬壽餐具,大件的瓷器仿照雞、鴨、魚、豬等造型,設有火傢具(即火鍋),上層放菜,下層以酒點火。載水傢具則用錫製,分內外二層,內層放湯,外層放沸水,便於保溫。 清室擺設滿漢全席時,一般先吃滿菜,再吃漢菜,其間需換桌面,謂之「翻台」。賓客進入席宴大廳先奏樂,坐下後先用點心,賓客到齊後,把四整鮮撤下來,行敬酒禮,大菜才會奉上,整個過程先後共換桌面四次,調換滿、漢菜式,俗稱「翻桌」。此後漸漸流傳到民間,成為達官顯貴一展奢華的象徵。

民國後滿漢全席分大滿漢、小滿漢,大滿漢一般為108碟,小滿漢為64碟。早期菜式以山東菜較普遍,另有天津菜式。輾轉流傳到後,各地因應不同口味,材料、烹調方法,出現有不同演繹。 民國初年,滿漢全席改為大漢筵席,不久又用八大、八小等筵席來代替,1930年代又改為八大件。

1977年11月2、3日,香港有酒樓受到日本TBS電視台的委託,以10萬港元的價錢,製作一圍整個共108道菜的滿漢全席。酒樓動用了160多人,花了3個月才籌備完成。而這個過程則由人造衛星直播到日本。由於有些動物已經成為受保護動物,加上部份烹調技巧也已經失傳,所以再製作一場如同清朝年代的滿漢全席,幾已不可能。

P.S. 清代其他名宴尚包括蒙古親藩宴、廷臣宴、萬壽宴、千叟宴、九白宴。

Source: "狀元及第粥的由來" & 浮生若夢 201203270503"滿漢全席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