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9日 星期二

伊斯蘭金融與五功


之前有人提及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應該發展包括伊斯蘭金融業務 (Islamic banking and finance, or "sharia compliant finance") ; 但有關伊斯蘭金融或伊斯蘭 (ISLAM) 是什麼概念, 或者可以先查看一些資料 -

伊斯蘭教(阿拉伯語:الإسلام, al-’islām 旧称回教、清真教、回回教、天方教、大食法、大食教度,是以《古蘭經》和聖訓為教導的一神論宗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古蘭經》被伊斯蘭信徒(穆斯林)視為造物主安拉命天使給其使者逐字逐句的啟示,而聖訓为造物主最后的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錄(由同伴們轉述收集)。伊斯蘭这一名称來自《古兰经》,源自閃语字根S-L-M,意為「顺从(造物主)」;实际上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名字也來自這個字根,意為「順從者」。

穆斯林信仰獨一且無與倫比的安拉,并认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是崇拜或顺从安拉;伊斯兰教认为安拉在人类历史长河派遣了众多先知給全人類,历代各个民族都有先知,包括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爾撒(耶穌)等,穆罕默德是最後一位先知,古兰经載有他所得的訊息。伊斯蘭教的基本功修包括五功,是為「念、礼、齋、課、朝」,五功是穆斯林需要奉行的五個義務。伊斯兰教还拥有自己的一套宗教法律,该法律實際觸及生活及社會的每一個層面,由飲食、金融到戰事以及福利等各方面。

在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後,伊斯蘭帝國持續擴張,佔據着大片的地區,促使哈里發國的誕生,傳教活動亦刺激更多人改信伊斯蘭教。早期哈里發的宗教政策、穆斯林的經濟及商貿開拓及後來奧斯曼帝國的擴張都使伊斯蘭教從麥加向大西洋及太平洋的方向擴散,形成穆斯林世界。

「伊斯蘭」是一個動名詞,出自三字母的字根「s-l-m」,源自阿拉伯語動詞「Aslama」,意指「接納、服從、順從」。伊斯蘭的意思是接納和順從真主的命令或意志,而穆斯林是同一個動詞形式的分詞,意思是「順從者」、「臣服者」,用以指稱伊斯蘭教的信徒,因為信徒實踐信仰方式包括行善、禮拜和遵從神的指示。在《古蘭經》裡,伊斯蘭一詞有時帶有獨特的言外之意。在一些經文當中,這個詞語帶出了冥冥中自有主宰的意思:「真主欲使誰遵循正道,就使誰的心胸為伊斯蘭而敞開;……」

有一些經文則將伊斯蘭指稱這個宗教:「今天,我已為你們成全你們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賜你們的恩典,我已選擇伊斯蘭作為你們的宗教。」另一些經文則形容伊斯蘭所指的接納和順從的意思,是真心誠意的歸依真主,而不僅是口頭上的承諾。在加百列聖訓裡,伊斯蘭是伊斯蘭教三大要素的其中一個,另外兩個是伊瑪尼(正信)及伊赫桑(卓越),這裡的伊斯蘭在神學上就是認主學,從歷史上認定穆罕默德是神的使者,並在教義上要求穆斯林奉行五個基本支柱的功修。

五功是伊斯蘭教的五項基本習俗,被認為是所有穆斯林都需要遵行的義務。《古蘭經》指出五功是穆斯林崇拜真主及履行宗教信仰的準則和證明,分別是作證詞(清真言)、日常禮拜(薩拉特)、施捨(天課)、齋戒月齋戒及在身體及財政條件許可之下於有生之年至少有一次到麥加朝覲。什葉派及遜尼派都同意這五個項目就是五功 (Five Pillars of Islam)。

作證詞

清真言是伊斯蘭教的基本信條,是用以宣誓的具體聲明:「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使者。」這是伊斯蘭教其他宗教信條及儀式的基石。穆斯林須在禮拜時誦讀清真言,一些非穆斯林要改信伊斯蘭教也要吟誦清真言,在此後被正式視為穆斯林。

禮拜

穆斯林每天必須禮拜五次,伊斯蘭教的禮拜稱為薩拉赫或薩拉特(阿拉伯語:صلاة‎ Ṣalāh Ṣalāt)。每次禮拜都面向麥加的克爾白進行。薩拉赫的意義是要專心致志予真主,被視為與真主的私人溝通,以表達感謝及崇拜之意。薩拉赫是必須履行的,但可視乎情況而彈性處理,如老人、病人、軍人、旅宿者、孕婦、殘障人士等,可以減免禮拜次數。在許多穆斯林國家,當地的清真寺會在適時公開播音喚禮。禱文以阿拉伯語誦讀,由《古蘭文》的經文及讚美真主的用語組成。

清真寺是穆斯林的禮拜場所,穆斯林經常都用阿拉伯語「馬斯吉德」來指稱清真寺。漢語的清真寺是指所有用於伊斯蘭教禮拜活動的建築物,但在阿拉伯語裡,私人的小型清真寺與公眾的大型清真寺有不同的名稱。雖然清真寺的主要用途是用作禮拜場所,但它亦是穆斯林社群聚會及學習的地方,麥地那的先知寺曾經是貧苦人士的庇護所。最早的一些清真寺沒有叫拜樓,於是派人在其他地方召喚穆斯林前來禮拜,大部分現代清真寺都有叫拜樓及穹頂構造。

施捨

天課(阿拉伯語:زكاة‎ Zakāt)有「淨化」的意思,是指財政上有能力的穆斯林把累積的財富撥出一部分捐獻給貧困及有需要的人士。《古蘭經》指明這些捐獻僅給予「貧窮者、赤貧者、管理賑款者、心被團結者、無力贖身者、不能還債者、為主道工作者、途中窮困者」。這是一種宗教義務,不是自願性質的善舉,富人被認為是虧欠有需要者,因為他們的財富被視為是「真主託付的贈款」。據保守估計,穆斯林每年捐獻的天課總額是全球人道援助金的15倍。非貧困者每年需要捐獻的天課是資產的2.5%。《古蘭經》及聖訓又呼籲穆斯林自願作出更多的捐獻,這種自願性質的捐獻稱為薩達卡。

齋戒

伊斯蘭教的齋戒(阿拉伯語:صوم‎ ṣawm)要求穆斯林在賴買丹月的黎明至黃昏期間不吃不喝。齋戒的用意是追求靠近真主的感覺,穆斯林在賴買丹月須對真主懷著感恩及依靠之心,以彌補他們過去所犯的過失,關注有需要的人。對於一些會造成過度負擔的人來說,齋戒不是必須的,也容許根據情況作彈性的處理,未能在賴買丹月恪守齋戒的人須盡快彌補。

朝覲

朝覲(阿拉伯語:حج‎ ḥajj)是在伊斯蘭曆都爾黑哲月在麥加進行的宗教活動。任何體格健全有能力的穆斯林在一生裡至少須到麥加朝覲一次。當朝覲者進入麥加十公里範圍內時,朝覲者必須穿著受戒服裝。朝覲儀式包括在米納及阿拉法特宿夜進行禮拜,追溯亞伯拉罕的足跡,接着在穆茲達里法宿夜之後轉至賈馬拉特,象徵式地向魔鬼投石,重覆亞伯拉罕的動作。朝覲者接着到麥加圍繞克爾白步行七圈,穆斯林相信克爾白是亞伯拉罕建造的禮拜場所。最後,朝覲者要在薩法山與麥爾沃山之間來回奔走七次,體驗亞伯拉罕的妻子夏甲被遺棄後為她的兒子伊斯梅爾尋找食水。曾經去過朝覲的穆斯林被稱為哈吉,在穆斯林世界裡備受尊重。

至於伊斯蘭金融, 則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出現的一種金融機構,經過50多年的發展,全球已經有300多家伊斯蘭金融機構,分佈在50多個國家。伊斯 蘭金融機 構的客戶不僅包括穆斯林,也包括很多其他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客戶。據估計,目前伊斯蘭金融的資產規模已接近一萬億美元,占全世界金融資產總額的 0.5%左右。雖然相對規模仍然不算太大,但伊卻是近年來全球金融市場中增長最快的部分。

伊斯蘭金融的異軍突起已經引起了關注,除了傳統的伊斯蘭金融中心卡塔爾、迪拜等地之外,倫敦、新加坡、香港等地也積極發展相關業務,希望成為伊斯蘭金融中心。

查所謂伊斯蘭金融,是指符合伊斯蘭教義的金融業務。伊斯蘭教義主張勤勞致富,反對投機、賭博和高利貸,認 為放貸收取利息是不勞而獲,因而禁止收取和支付利息。這一規定在金融業不發達的古代實施起來問題不大,但隨著經濟發展,社會對金融業的需求越來越強,於是 一些伊斯 蘭國家開始研究如何在不違背教義的同時又能發展金融業務,伊斯蘭金融就應運而生。

伊斯蘭金融的核心是沒有利息的伊斯蘭銀行。大家知道,利息是普通商業銀行的命根子。沒有利息,那麼伊斯蘭銀行是怎麼運作的呢?如何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呢?伊斯蘭銀行主要通過參與股份制和加價制等方式開展業務。

以下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其業務特點:

假設有一個商人計畫投資建一座酒店,但他手上現金不足。在普通情況下,商人可以找銀行貸款,酒店建成盈利後再償還本金和利息。但如果在 伊斯蘭社會中,由於銀行不得收取利息,銀行無利可圖,沒有興趣向商人發放貸款。那麼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伊斯蘭銀行設計了兩種方案:參與股份制和加價 制。

先說參與股份制。採用這種方式時,商人不是從銀行借錢,而是和銀行合資組建一個股份制企業,根據投資額度、專業技能等設定各自的持股比 例。酒店完成後開張營業,商人和銀行按持股比例分紅。此外,如果願意,商人和銀行還可以事先約定,一段時間後商人可以收購銀行持有的股份,從而讓能夠獲利銀行退出。

加價制是另一種處理方法,商人同樣不從銀行借款,而是銀行預付款收購建成後酒店的全部或是一部分,但承諾要租賃給商人經營。而商人則承諾在將來某一時刻按更高的價格回購酒店的產權。銀行可從買賣差價中獲利。事實上,這一買一賣的差價就是利息。

儲戶把錢交給伊斯蘭銀行並不是存款,而是購買銀行的一部分股份;儲戶得到額收益是銀行的分紅,儲戶取款則是把股份賣回給銀行。

就這樣, 通過參與股份制和加價制,伊斯蘭銀行既解決了吸收存款的難題,又巧妙的規避了禁止利息的教規,同樣能夠提供金融服務。目前,伊斯蘭銀行已經能夠提供傳統銀行90%左右的服務了。

可以看出,伊斯蘭銀行的優勢是,在開展業務時完全以實物資產為基礎,安全性相當高,企業財務杠杆率很低。即使是投資失利出現虧損,在參 與股份制下也是各方分擔損失,通常不會出現企業倒閉、拖垮銀行的災難性後果。而且伊斯蘭金融基本不會涉足包含利息成分的高風險金融衍生產品。正是由於這些 原因,伊 斯蘭銀行發展的非常穩健。因此伊斯蘭金融體制重視實業、安全性高、風險共擔的特點很值得我們借鑒。不致重演2008年爆發的金融海嘯席捲全球,各大金融巨頭紛紛落水,損失慘重。

來源:維基百科; "放棄利息 伊斯蘭銀行不倒之謎" (中國三星經濟研究院)

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

保乂流芳 - 記香港南極(蒲台)巫宅大屋


蒲台島地處香港南極,此島曾有很多奇石,曾有鮫人寄居,曾有漁民子弟學校,曾有一些奇人,曾有可歌可泣的故事 … 俱往矣,石頭和人的故事,在這個失憶而錯亂喧嘩年代,難道就該被匆匆過客遺忘得一乾二淨嗎?

不應該吧! 以下只是其中一例:

巫氏荒宅的原主人巫少棠來自廣東惠陽 ─ 早年南來的惠陽人大多在石礦場工作,為香港開山填海,而他們開採的石頭正是今日香港安定繁榮的基石。巫少棠據說是個蒲台島的孤兒,十多歲到市區打工,1933年回到故島興建巫宅大屋,既作安身之所,亦作祖祠,大門前的橫額經歷80年滄桑風雨,「保乂流芳」四個字猶依稀可辨。

荒宅當然有故事,話說某年天后誕,巫少棠前往天后廟看神功戲,曲終人散後,回到大宅發現曾遭劫掠,驚覺孤島可能有海盜出沒,大宅並非安身立命之所,便漏夜乘船離去,從此不敢再踏足此島了。大屋淪為荒宅,其後更被以訛傳訛,乃成「鬼屋」。

保乂流芳

巫氏荒宅大門前橫額的四個大字,經常被到此一遊的媒體誤寫為「保義沬芳」或「保義流芳」,殊不知「保乂流芳」這四個字很古雅,乃晉人遺風,「乂」字更絕對不是缺了一點的簡體「義」字,至於「流」字因缺劃而被當作「沬」字,就猶如「信耶穌,得水牛」(「永生」兩子缺劃),是個極不美麗的誤會。「乂」粵音ngaai6,與「艾」同音。乃象形字,即「又」字變形,「又」的本義為「右手」,引申為「動手」。「乂」的本義為芟草、動手做事、以手操弄,引申為治理。再引申為妥當、安定,再轉義為治理。《爾雅》說:「乂,治也。」《漢書.武五子傳》說:「保國乂民」。只要花點時間查字典,就不會誤為「義」的簡體字。

晉代遺文

巫氏祠堂對聯常用「保乂流芳」這四個大字,此如青州公祠就有此名聯:上聯為「平陽世德,平陽世澤,侯封鎮國」,那是說,商代巫咸治國有功,得以侯封;下聯為「商相家聲,寶艾家聲,保乂流芳」,那是說,世代相傳巫咸之子巫賢亦為賢相,繼承了治理之道;這名聯涵蓋了巫氏的源流,由客家人帶到五湖四海,由此可見,巫氏荒宅的原主人巫少棠也是一個慎終追遠的客家人。

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排調第二十五」亦提及巫氏家風:「子欲為仁賢耶?則當如咎陶、后稷、巫咸、伊陟,保乂王家,永見封殖。」洪邁的《容齋五筆》有一篇「晉代遺文」,說在故紙中,「得舊書一帙,題為晉代名臣文集」,所引巫氏家風的一段,與《世說新語》相同,由此可見,「保乂流芳」正是繼承了晉人遺風。

巫氏荒宅大門前橫額寫着「保乂流芳」,「保乂」是指治理,「流芳」是流傳美名,整句說話的意思即是治理有道,因而得到後人讚頌。

摘自《信报》10.3 占飛<忽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