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7日 星期一

"華爾街" 的啟示

日前看了一部電影, 英文片名哲學味十足: Life Without Principle - 到底處身泡沫時代,沖擊不絕,人在金錢與原則之間應如何自處? 面對著生活巨變,何以有些一向堅守原則的人也會開始動搖‥‥‥???

恰巧今日閱報(華爾街日報)看到一篇文章論及內外財富, 趁現在有人發起 "佔領華爾街" 行動, 先看看"華爾街" 可以帶給一眾投資者的啟示 -

"心即物。──佛陀

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陸遊

投資哲學是關於哲學的,哲學是智慧的,智慧不在裝錢的保險櫃裡,而是在人的心靈裡。投資哲學是關於投資的精神哲學(spiritual philosophy of investment)。保守主義者強調心,唯物主義強調物。唯物主義的口號是:物質決定精神。長期以來,大陸上的每個中國人都是這麼被教導的。保守主義的投資哲學持正好相反的看法:精神決定物質。如果你是唯物主義者,相信外在的財富決定內在財富,那就關掉你的私人買賣、清倉離場吧,回家去等著共產主義的實現。屆時各取所需,你就不用投資賺錢了。

非凡的投資者一定有一個龐大的武器庫,裡面的裝備有三大類。以証券投資為例,第一類是基礎知識,如何開戶、如何交易、如何看盤和如何查閱信息等等;第二類是專業知識,如能看財務報表、熟悉各種比率、會做証券分析、能給企業估值和了解投資組合理論等等;第三類是關於投資的精神哲學。

第一類知識,不用教,是股民都會,但絕大部分散戶投資者只有這一類知識裝備。第二類知識在各大商學院的金融系課程裡面都能學到,科班出身的投資從業人員程度不同地掌握這類知識。第三類關於投資的精神哲學的知識是最有魅力的知識,也是最高級的武器。它與其說是知識,不如說是特別修煉出來的素養,這方面的內容在商學院裡基本沒有相關的課程。唯有超級投資者的武器庫中這三類武器一應俱全,準確地說,只有掌握了投資的精神哲學的人才可能在投資上取得非凡的成就,才能成為實至名歸的投資大師。

成為投資大師的邏輯與成為大詩人的邏輯很像。一個人如果認識不少字並懂得詩詞格律,僅此他還不足以成為大詩人。每個大詩人,如陸遊所言,都有詩外的功夫。正是這一功夫把他與一般的詩人區分開來。每個投資大師,如坦普頓所言,都要有投資之外的修煉。正是這方面的修煉,把他與一般的投資者區分開來。做投資的朋友不妨檢查一下自己的武器庫,看看這三類裝備是否一應俱全。如果發現缺甚麼,就抓緊添置甚麼。

所謂關於價值投資的精神哲學,指向的是投資者的內在財富及其法則。世界是受因果法則支配的,在投資這件事上也不例外。內在財富是原因,外界財富是結果。我曾指出,對投資者來說,一個人的內在財富決定一個人的外在財富,內在財富的法則決定外在財富的法則。無視內在財富的人必然捨內力的財富去追逐外在的財富,甚至會喪失已有的外在財富。財富是智慧的產物,智慧是內在的,其中隱含的財富也是內在的。有了內在的財富,金錢才會成為你的奴隸,否則,你即便碰巧獲得了外在的金錢,你不過是金錢的奴隸,你將被它榨乾、累死。

克拉森(George Clason)的《巴比倫最富有的人》(The Richest Man in Babylon)一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久遠以前, 有位名叫哈菲德的波斯人,住在印度河畔,擁有一個帶有大片田地和花園的莊園。他很富有且滿足。一天,一位老僧前來拜訪他。老僧坐在火爐邊,跟老哈講起鑽石由來的故事。他告訴老哈,鑽石是上帝所創造的最後的和最高級的一種礦物,而女人則是上帝所創造的最後的和最高級的動物。所以,所有女人都酷愛鑽石。這位老僧還說,如果老哈能擁有一座鑽石礦,他就可以利用這龐大財富的影響力,把兒子送上王位。

本來富有的哈菲德聽了鑽石的故事之後,發現自己原來是個窮人,因為他沒有鑽石(礦)。那天晚上,他輾轉反側、徹夜難眠,並暗暗發誓:我這輩子不能受窮, 我要有一座大鑽石礦。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跑去找那位老僧,央求到:你能告訴我在甚麼地方可以找到鑽石嗎?老僧答道:只要你能在高山之中找到一條河流,而這條河流是流在白沙之上的,那麼你就能在白沙中找到鑽石。

老哈如獲至寶。於是,他變賣了莊園,踏上了尋找鑽石礦的路途。他一路向西,穿過巴基斯坦,來到了歐洲,到處尋找,所有的錢全部花光了,結果,不僅一無所獲,而且衣衫襤褸挨餓受凍,最後在西班牙的海岸來到天之盡頭。他絕望了,於是跳海自殺了。過了很多年,人們卻在老哈莊園的地下,發現了一個世界上最大的鑽石礦,這就是印度格爾康達鑽石礦。原來老哈拋家捨業搭上性命去尋找的鑽石礦,就在他自己家的後花園。

這個故事像個令人深思的寓言。

有許多的投資者無視自我所有的內在金礦,而不惜一切代價去追求外在的寶藏,為外在的芝麻丟掉內在的西瓜。有人會問,你說內在財富?它到底在哪裡?我怎麼看不見、摸不到?

物質財富並不是財富的全部。

財富有很多特徵,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來源。最重要的財富是每個人身上的內在財富。根據坦普頓爵士的看法,內在的財富在人的心靈裡,財富始於心靈的一種狀態。要想真的富有,就必須要從富有的心靈開始。有形的財富和無形的財富都是從心靈中流出來的。大部分人對自己內在的金礦開採率極低,而且像上面的那位老哈一樣,常常捨棄內在的財富去追求外在的財富。其實,積累財富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困難。一個人若是能夠發現並充實自己的內在寶藏,用思想和行動激活這個寶藏,打開其開關,他的財富就會取之不竭。

只要是正常人都有一個內在精神財富的富礦。內在的金礦是專屬自己的,不能轉讓易手的,而外在的金礦可以自由倒手轉讓。開採每個人心靈中的精神財富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甚至可以說是義務。人的心靈也是宇宙中最富饒的金礦,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每個人開發一點點,就會造福無窮。內在的金礦既是先天帶來的,又是後天培育的。它不僅不會越開採越少,反而會越多。但是,培育和開發一個人的內在財富寶藏需要很長的時間,甚至比擷取物質財富需要更長的時間,需要足夠的努力和耐心。

心靈是行動的源頭。通過心靈,我們才能看到壯美河山,欣賞音樂美術,看到聽到一切。沒有心靈,我們甚麼也看不到,聽不到。 人的一切感知、想法、言辭、行動均始自於人的心靈。心靈與行動的聯動就是心靈行動的法則。思想把心靈與行動勾連起來,心靈通過思想指揮你的行動,人生的藍圖也是通過思想在心靈中形成的,思想是開發心靈寶藏的工具。每個人都有內在的心靈寶藏,但是並非每個人都能有效運用思想這個開採工具。你掌控了你的心靈,並用思想去開發,你就得到了外在的財富。所有的投資大師都是掌控自己心靈的大師。(按: 偉大的宗教領袖何嘗不是?)

培育你的內在財富,從掌控你的心靈開始。坦普頓爵士的忠告是──掌控你的心靈,才能掌控你的世界!(When you rule your mind, you rule your world!)"


p.s. 可以看到, 投資與宗教/ 哲學和做人的道理一樣: 如佛家所言- "馴服內在之虎" 為要, 誠然!


p.s. 順便介紹一下《 馴服內在之虎 》一書 (Taming the Tiger Within)

「我覺得,快樂就是減少痛苦。如果不能轉化內心的痛苦,是不可能快樂的,」一行禪師寫道。一行禪師是聲望崇隆的學者、和平運動者、佛學大師,各宗教信仰領域一致尊仰。他洞悉人心,直指性靈,啟發了千萬世人。在本書中,他以深沉的智慧談論我們所有人每天沉浮其中的情緒:憤怒、恐懼、愛。

本書是他多本暢銷書的菁華,其思索與省思為各種生活情境提供實用的指引,教人如何疏導憤怒、馴服恐懼、滋養愛。每個人都希望活得平靜,但過來人都知道,每個人自己不時湧現的情緒就是最大的障礙。一行禪師揉合哲學與禪思,同時運用精闢的比喻,引導我們從憤怒走向慈悲,將恐懼化為愛,清除快樂大道的路障。本書動人的智慧,教我們如何管理惱人的情緒,重整與修補日常生活和人際關係。

2011年8月8日 星期一

健身氣功八段錦與長壽秘訣

今日閱報找到兩篇報導, 與各位分享-

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自從2009年已開始進行氣功治療「慢性疲勞綜合症」的研究,效果十分顯著。

「慢性疲勞綜合症」是本港常見的健康問題,然而卻經常被忽略。患者會在沒有任何明顯的致病原因下,超過6個月出現持續性的嚴重疲勞;此症不僅影響個人健康和生活,也對整體社會經濟和醫療體系構成負擔。至今醫學界尚未清楚了解「慢性疲勞綜合症」的成因和治療,僅有初步的研究證據指出「漸進式運動療法」和「認知行為療法」或能有助紓緩「慢性疲勞綜合症」徵狀。

中國醫學就治療「慢性疲勞綜合症」上具悠久的歷史記載,從中醫角度來看,大多數現代都市人所患的慢性疲勞綜合症,成因為長期的緊張工作節奏、思想的壓力,都市夜生活等等,久而久之造成積勞成疾,患者多以氣虛血瘀者為主。行氣活血是治療慢性疲勞綜合症的核心步驟。患者能通過氣功的鍛煉,刺激體內的氣血循環,使體內的陰陽之氣達到平衡,進而治療慢性疲勞綜合症。

"健身氣功 - 八段錦"是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組織編創的健身氣功新功法之一。八段錦具有悠久的歷史,其動作簡單易行,健身效果明顯,是中華養生文化中的瑰寶。功法重視"意"、"氣" 、"形"的綜合鍛煉,共八個動作。

這套由八組動作組成的氣功保健運動,是一套保健強身、防治疾病、健美體態的功法。

功法特點

- 八段錦為定步動功法,對場地及設施沒有甚麼要求

- 共分為八段,每段一式,可單式練習,簡單易學

- 動作較為全面,由頭到腳,由內到外都能運動

- 每式有獨特功效及針對性,對心肝脾肺腎都有保健作用

招式口訣如下:

第一式: 雙手托天理三焦 (調理三焦, 預防肩周炎)

第二式: 左右拉弓似射鵰 (開胸理氣, 強心益肺)

第三式: 調理脾胃須單舉 (預防肩周炎,增強消化功能)

第四式: 五勞七傷往後瞧 (治理五勞七傷,促進血液循環)

第五式: 搖頭擺尾去心火 (清心降火,補腎填精,強壯腰骨)

第六式: 兩手攀足固腎腰 (強腰壯腎,防治腰腿痛)

第七式: 攢拳怒目增氣力 (增強氣力,強肝舒肝)

第八式: 背後七顛百病消 (強壯脊柱,治理百病)

至於什麼是「慢性疲勞綜合症」?

查「慢性疲勞綜合症」是一組以疲勞為基本病徵的綜合症,患者的症狀包括:

經常喉嚨痛、淋巴結疼痛
四肢乏力、肌肉疼痛
關節疼痛、頭痛
健忘
過度煩燥
抑鬱
嗜睡或失眠
注意力難以集中、思考困難等

患者需要必須符合以下兩大臨床條件,以確定患有「慢性疲勞綜合症」:

第一,患者在過去6個月或以上持續地感到嚴重疲勞,但沒有明確原因。

第二,符合下列8項病徵指標中的4項或以上:
短期記憶力及集中力下降
睡眠後精力無法恢復
多處關節痛
肌肉疼痛
運動後勞累持續24小時以上
咽喉疼痛
按壓頸部或腋下淋巴位時感到痛楚
出現與以往不同形式或程度的頭痛

(資料來源: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 (CDC))

另外有一篇文章同樣值得與各位分享/ 學習 -

醫學進步令人得享長壽,活至過百歲已不罕見,新加坡一名一百一十三歲女人瑞,沒有高血壓、心臟病及骨質疏鬆症,每天「食得瞓得」,更堅持做義工幫助弱老。這個活奇迹的長壽秘訣簡單又平凡,就是

1) 每天做瑜伽、
2) 多吃蔬果,
3) 以歡笑面對人生。她坦言:「沒有甚麼痛苦的事,所以就笑了。」

有「現代德蘭修女」之稱的許哲,一八九八年在廣東出生,來自普通務農的貧苦家庭,十六歲來港工作,因戰亂逃至重慶,成了她人生的轉捩點。她眼見傷兵處處,不惜以四十七歲「高齡」入讀護士學校,曾到巴拉圭的收容所當護士,至六五年在新加坡創立養老病院,更創立護老團體「老弱之家」。

許婆婆由香港老年保健協會邀請來港分享長壽秘訣,剛下飛機不久,但她毫無疲態,最令人印象深刻是她一臉無憂的笑容,甚至談到舊事時更即席高歌一曲香港童謠。被問及如何保持心境開朗,單身的她打趣說:「因為沒有家婆鬧我!」這位百歲人瑞因兩年前意外跌傷需坐輪椅,但仍可自行進食及如廁,沒有長者常見疾病,僅聽力因老化而不靈光。她昨即席接受醫生檢查血壓,證實僅輕微超標,相信因舟車勞頓所致。

日吃兩生雞蛋

許哲婆婆分享養生之道,茹素多年的她愛吃蔬菜、水果、牛油果及豆類等含蛋白質及奧美加三的食品,每天堅持吃兩隻生雞蛋。除吃得健康,每天做少量瑜伽運動。幫人亦是她的嗜好之一,不時到越南幫助窮人的她坦言:「每日想一下別人的痛苦,就想給他們愛,他們需要幫助,我仍有能力就會做。」

香港老人科醫學會會長江明熙醫生稱,富裕國家約一半嬰兒能活到一百歲,本港男性平均壽命達八十歲,屬全球之冠,女性為八十五點九歲,僅次於日本。他說,惡性腫瘤、心臟病、肺炎及腦退化症等均屬長者致命疾病,提醒長者少吃紅肉及含鈉質的食物,多飲奶、豆類及水果,進食時避免過飽,最重要保持心境開朗。

p.s. 保持心境開朗、多幫助有需要的人 - 養生之道其實就是那麼簡單, 重點在於如何持之以恆! 共勉之!!

2011年7月7日 星期四

36+1計

《三十六計》,中國古兵書也。三十六計一語,先於著書之年,可考至劉宋將檀道濟,《南齊書·王敬則傳》曰:「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汝父子唯應走耳。」。後人襲此語,宋惠洪《冷齋夜話》云:「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及明末清初,引此語者更多矣。是故有意者嘗集群書,撰成《三十六計》。惟實著者何人,著書何時,則無可考也。

書共六分,既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前三乃佔優所使之計,後三乃處劣所使之計。每計各含六計,凡三十六計。其計名,有源典故者,如「圍魏救趙」、「假道伐虢」;有源用兵之術者,如「以逸待勞」、「聲東擊西」;有源古詩者,如「李代桃僵」、「擒賊擒王」;有借成語者,如「金蟬脫殼」、「指桑罵槐」,所源甚廣。每計之解,均系《易經》陰陽變化之理及古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諸策推演而成。解後之按,多引先宋之戰例並孫武、吳起、尉繚子諸兵家之語。此外亦有總說及跋。

勝戰計

一、瞞天過海︰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外。太陽,太陰。

二、圍魏救趙︰共敵不如分敵,敵陽不如敵陰。

三、借刀殺人︰敵已明,友未定。引友殺敵,不自出力。以損推演。

四、以逸待勞︰困敵之勢,不以戰﹔損剛益柔。

五、趁火打劫︰敵害之大,就勢取利。剛決柔也。

六、聲東擊西︰敵志亂萃,不虞,坤下兌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敵戰計

七、無中生有︰誑也,非誑也,實其所誑也。少陰,太陰,太陽。

八、暗渡陳倉︰示之以動,利其靜而有主,益動而巽。

九、隔岸觀火︰陽乖序亂,陰以待逆。暴戾怒睢,其勢自斃。順從動豫,豫以順動。

十、笑裏藏刀︰信而安之,陰以圖之,備而後動,勿使有變,剛中柔外也。

十一、李代桃僵︰勢必有損,損陰以益陽。

十二、順手牽羊︰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勿得。少陰,少陽。

攻戰計

十三、打草驚蛇︰疑以叩實,察而後勤。覆者,陰之媒也。

十四、借屍還魂︰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蒙童,蒙童求我。

十五、調虎離山︰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誘之,往蹇來返。

十六、欲擒故縱︰逼則反兵;走則減勢。緊隨勿迫,累其氣力,消其斗志,散而後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十七、拋磚引玉︰類以誘之,擊蒙也。

十八、擒賊擒王︰摧其堅,奪其魁。以解其體。龍戰在野,其道窮也。

混戰計

十九、釜底抽薪︰不敵其力,而消其勢,兌下乾上之象。

二十、混水摸魚︰混水摸魚乘其陰亂,利其弱而無主。隨,以向晦入宴息。

二十一、金蟬脫殼︰存其形,定其勢,友不疑,亂不動,巽而止,蠱。

二十二、關門捉賊︰小敵困之,剝,不利有攸往。

二十三、遠交近攻︰形禁勢格,利從近取,害以遠隔,上火下澤。

二十四、假道伐虢︰兩大之間,敵脅以從,我假以勢。困,有言不信。

並戰計

二十五、偷樑換柱︰頻更其陣,抽其勁旅,待其自敗,而後乘之。曳其輪也。

二十六、指桑罵槐︰大凌小者,警以誘之。剛中而應,行險而順。

二十七、假癡不癲︰寧偽作不知不為,不偽作假知妄為;靜不露機,雲雷屯也。

二十八、上屋抽梯︰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斷其援應,陷之死地。遇毒,位不當也。

二十九、樹上開花︰借局布勢,力小勢大。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也。

三十、反客為主︰乘隙插足,扼其主機,漸之進也。

敗戰計

三十一、美人計︰兵強者,攻其將;將智者,伐其情。將弱兵頹,其勢自萎。利用御寇,順相保也。

三十二、空城計︰兵虛者虛之,疑中生疑;剛柔之際,奇而復奇。

三十三、反間計︰疑中之疑,比之自內,不自失也。

三十四、苦肉計︰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間以得行。童蒙之吉,願以巽也。

三十五、連環計︰將多兵眾,不可以敵,使其自累,以殺其勢。在師中吉,承天寵也。

三十六、走為上︰全師避敵。左次無咎,未失常也。

p.s. 如果要自創多一個計謀, 個人認為會是

第三十七計 - "組合拳/計中計", 36計的綜合應用, 為最高超智慧表現, 例如借屍還魂 + 暗渡陳倉 + 美人計...

因為其實並沒有一計是最好的, 只有因應情況, 靈活變通才是最實際(或干脆命名為"看風駛悝" - 靈活變通, 懂得執生: 不明實際情況或不懂之前36計就很難應用!)

二十四孝的故事

二十四孝是流傳我國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每一刻故事之孝行雖不相同,但皆足以發揚我國固有道德,故事中雖有荒唐,且似不切實際,惟其孝德之崇高,精神之偉大,實堪為後世之範矣。

廿四孝稱古昔賢 萬難行孝感蒼天
事親克己真心志 孝德流芳傳萬年
廿四孝名天下知 事親至孝足為師
後人效法行無怠 能得並肩稱孝兒

到底是哪24個故事呢? 茲引錄如下-

01 孝感動天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干,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02 親嘗湯藥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前180) 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 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03 嚙指痛心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



  04 百裡負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裡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鐘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歎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



  05 蘆衣順母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並稱。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 “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06 鹿乳奉親

  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鑽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



  07 戲彩娛親

  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於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彩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一次為雙親送水,進屋時跌了一跤,他怕父母傷心,索性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08 賣身葬父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後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於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09 刻木事親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今河南黃河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於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後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後一定面見,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10 行傭供母

  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戰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欲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後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雇工供養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



  11 懷橘遺親

  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學家。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裡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陸績成年後,博學多識,通曉天文、歷算,曾作《渾天圖》,注《易經》,撰寫《太玄經注》。



  12 埋兒奉母

  郭巨,晉代隆慮(今河南林縣)人,一說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對母極孝。後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並得以兼養孩子。



  13 扇枕溫衾

  黃香,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少年時即博通經典,文采飛揚,京師廣泛流傳 “天下無雙,江夏黃童”。安帝(107-125年)時任魏郡(今屬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災,黃香盡其所有賑濟災民。著有《九宮賦》、《天子冠頌》等。



  14 拾葚異器

  蔡順,漢代汝南(今屬河南)人,少年喪父,事母甚孝。當時正值王莽之亂,又遇饑荒,柴米昂貴,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饑。一天,巧遇赤眉軍,義軍士兵厲聲問道:“為什麼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裡?”蔡順回答說:“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紅色的桑葚留給自己吃。”赤眉軍憐憫他的孝心,送給他三斗白米,一頭牛,帶回去供奉他的母親,以示敬意。



  15 湧泉躍鯉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裡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願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後,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湧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16 聞雷泣墓

  王裒,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多能。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後埋葬在山林中。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裡,母親不要害怕。”他教書時,每當讀到《蓼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



  17 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屬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節度使,人稱 “山南”。當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年事已高,牙齒脫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順,每天盥洗後,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養婆婆,如此數年,長孫夫人不再吃其他飯食,身體依然健康。長孫夫人病重時,將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說:“我無以報答新婦之恩,但願新婦的子孫媳婦也像她孝敬我一樣孝敬她。”後來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長孫夫人所囑,孝敬祖母唐夫人。



  18 臥冰求鯉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愈。王祥隱居二十余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



  19 恣蚊飽血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20 扼虎救父

  楊香,晉朝人。十四歲時隨父親到田間割稻,忽然跑來一只猛虎,把父親撲倒叼走,楊香手無寸鐵,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終於放下父親跑掉了。



  21 哭竹生筍

  孟宗,三國時江夏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裡,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采回做湯,母親喝了後果然病愈。後來他官至司空。



  22 嘗糞憂心

  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回到家中,知父親已病重兩日。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黔婁於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現味甜,內心十分憂慮,夜裡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後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並守制三年。



  23 棄官尋母

  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父親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刺血書寫《金剛經》,行四方尋找生母,得到線索後,決心棄官到陝西尋找生母,發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終於在陝州遇到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



  24 滌親溺器

  黃庭堅,北宋分寧(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詩人、書法家。雖身居高位,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每天晚上,都親自為母親洗滌溺器(便桶),沒有一天忘記兒子應盡的職責。

2011年5月16日 星期一

怎樣花錢才快樂?

快樂可能是一個含糊的研究領域,因為要依賴於研究對象才能得知他們心中的太陽何時在發光(或依賴於腦部掃描圖和皮質醇水平,這些也都具有不確定性)。不過,模糊線索足夠多的話就會得出可靠的結果。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鄧恩(Elizabeth Dunn)、哈佛大學(Harvard)的吉爾伯特(Daniel Gilbert)和弗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威爾森(Timothy Wilson)三位研究人員在對前人研究進行研究時就是這麼做的。結果他們為花錢買快樂的人找到了8大秘笈。

其中有兩項和我們一直認為"助人為快樂之本" 有異曲同工之妙 (也可證明是普世價值?) -

二、助人為己

不要因為自己是好人而幫助他人,理由應該是幫助他人讓你感覺良好。這是一個逐步形成的反應。人類成為少數幾種擁有高度複雜的社會網絡的動物,並且是唯一一種將無關之人納入自己網絡的動物,原因就在於此。(出人意料的是,白蟻也是其中之一。)作者寫道,我們為改善人際關係所做的幾乎所有事情都會使我們更快樂。

八、別人快樂所以我快樂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但要看一件事是否給你帶來快樂,最好的一個指標是要看它是否給他人帶來快樂

p.s. 原文大家可上Yahoo!財經看看(轉載自華爾街日報)

2011年5月9日 星期一

沒有甚麼大不了

"慧生於覺, 覺生於自在, 自在還是無生. 見了便做, 做了便放下, 了了有何不了?"

對以上這對聯本是佛偈, 但內地不少寺廟道觀都有懸掛, 作為警醒世人的暮鼓晨鐘. 何以能夠衝破佛道之界限? 其實說明了中國宗教儒釋道三教同源, 都是導人向善. 而佛家與道家都是崇尚一個"無"字 -

佛家 <心經> : "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聲色香味觸法",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一切都當作無時, 人就無老無死, "心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心裏沒有牽掛, 就沒有甚麼值得害怕.

道家 <道德經> 第一章開宗明義: "無名, 天地之始", "故常無欲, 以觀其妙", 而 "無為而治" 則是道家始祖老子的智慧結晶.

儒家始祖孔子曾跟老子學禮, 研習"天道".

道家主張無為, 正因為不把得失放在眼內, 所以無為無不為, 沒有甚麼做不成, 見了就做, 做了就放下, 這樣, 了了有何不了? 拿得起, 放得下; 天下事, 世間情, 榮辱, 得失, 生死, 貧富...都沒有甚麼大不了.

還有一對充滿禪意的對聯 -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常唸以上對聯, 心境一定平和, 而且清心醒腦!

p.s. 為慶祝佛誕(10.5.2011) 送各位兩億三千萬, 只要你照單全收,一生一世,受惠無窮。

第一個憶,是回憶:回憶自己一生,有多少值得珍惜的親情,友愛,值得感恩的人生快事,值得自豪的大小成功,值得欣慰的賞心樂事,儘管並非事事如意,但能平平安安地活到今天,留下不少快樂回憶,足以老懷安慰(誠然真正珍貴的不是"已經失去" 或"尚在爭取" 的, 何不珍惜珍視目下, 現在就擁有的包括家人與健康?)。

第二個憶,是失憶:把過去總總不愉快的經驗,耿耿於懷的傷害,別人對自己的不夠好,吃虧與不幸的遭遇,通通拋向九霄雲外,人就分外地輕省與年青。

第一個千萬,千萬要開開心心過日子:凡事一笑置之,用積極的角度面對,在任何環境下都懂得自得其樂,笑口常開。

第二個千萬,千萬要保重身體:小心飲食,少肉多菜,恆常保持輕巧的運動,身心康泰。

第三個千萬,千萬要開放心靈,接受新事物:不要以年老而固步自封,和世界保持接觸,聆聽不同的聲音,讓今天的我比昨天進步,與人分享分擔。(按: 有指此即 Unlimited Openness 就是 "空" 之真正意思!)

2011年5月4日 星期三

孫思邈養生十三法 (耳聰目明法)

孫思邈,又被稱為藥王孫天醫,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醫生,亦是氣功養生的實踐家。他在西魏時代出生,相傳他活141歲才仙遊,可見他的長壽心得實在值得學習。孫思邈少時因病學醫,博得經史家百學說,隋唐時曾推拒當官,唐太宗更親自上山拜會,名噪一時。不過,更為出名的,是他總結了唐代以前的臨床經驗和醫學理論,編成兩部醫學巨著。

《備急千金要方》,簡稱《千金要方》,共三十卷,內容極為豐富。分醫學總論、婦人、少小嬰孺、七竅、諸風、腳氣、傷寒、內臟、癰疽、解毒、備急諸方、食治、平脈、針灸等,共計二百三十二門,收方五千三百首。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書中首創「複方」。《傷寒論》的體例是一病一方,而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發展為一病多方,還靈活變通了張仲景的「經方」。有時兩三個經方合成一個「複方」,以增強治療效果;有時一個經方分成幾個單方,以分別治療某種疾病。這是孫思邈對醫學的重大建樹,是我國醫學史上的重大革新。《千金翼方》是對《千金要方》的補編。書名含有和《千金要方》相輔相濟,羽翼雙飛的意思。此書共三十卷,其中收錄了唐代以前本草書中所未有的藥物,補充了很多方劑和治療方法。首載藥物八百餘種。這兩部書,合稱為《千金方》,收集了大量的醫藥資料,是唐代以前醫藥成就的系統總結,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類書,對學習、研究我國傳統醫學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宋代郭思高度評價《千金方》,說:「世皆知此書為醫經之寶」(《千金寶要》)。清代醫學家徐大椿也認為該書「用意之奇,用藥之功,亦自成一家,有不可磨滅之處」(《醫學源流論》)。這書不僅在國內受歡迎,而且還影響到國外,如朝鮮、日本。公元六O八年,日本來中國學醫的醫生,就把《千金方》等方帶回日本,對日本的漢醫影響深遠。

由於孫思邈結合實踐,虛心地廣泛地學習各家之長,所以醫學水平很高,有許多獨特的貢獻。其中,對腳氣病的治療最為擅長。腳氣病是由於人體缺乏維生素B1引起的。這種病多少年來折磨著江南一帶群眾。孫思邈在學習前人和總結群眾經驗的基礎上,經過長期探索,終於提出一個有奇效而又簡便的防治方案,那就是用防己、細辛、犀角、蓖麻葉、蜀椒、防風、吳茱萸等含有維生素B1的藥物來治療,用含有維生素B1的穀皮(楮樹皮)煮湯調粥常服來預防,這在世界醫學史也是非常先進的。歐洲於公元一千六百四十二年,開始作腳氣病的研究,而孫思邈早在公元六百年左右,已經詳加論述,並掌握了正確的防治方法,比歐洲早了整整一千年。

孫思邈特別重視婦幼保健,是創建婦科的先驅。他在《千金要方》中首例婦科三卷,兒科一卷,把婦兒科放在突出的地位。他還打破當時醫學界「各承一業」的陋習,主張用綜合療法治病。他說:「良醫之道,必先診脈處方,次即針灸,內外相扶,病必當癒」。他本人用藥、用針、用灸都很精熟,對病人,不問「貴賤貧富」,不分「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趕救」。一次,他在路上看到幾個人抬著棺材在前面走,從棺材裡滴出幾點鮮血,後邊跟著一個老婆婆,傷心大哭。這種情況引起他的注意。一問,才知道棺材裡的「死人」是老婆婆難產剛死的獨生女兒。他告訴老婆婆,產婦並沒有死。於是開棺搶救。一看,產婦臉色蠟黃,一絲血色也沒有,同死人無異,但一摸脈搏還在微微的跳動。孫思邈選定穴位,只紮了一針,不一會,產婦就甦醒過來,胎兒也順利下產。眼看母子得救,大家十分感激,齊聲稱讚他的醫術高明。《歷代名醫圖贊》稱道:「唐孫真人,方藥絕倫,扶危拯弱,應效如神」(《本草蒙筌》)。

孫思邈在生之年為醫藥事業作了那麼多重大的貢獻,臨終時,卻遺囑「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這種精神是很可貴的。他深受人民的愛戴和敬仰。他的家鄉人民給他修廟立碑,把他隱居過的「五台山」改名為「藥王山」。山上至今保留有許多有關孫思邈的古跡,如「藥王廟」、「拜真台」、「太玄洞」、「千金寶要碑」、「洗藥池」等。這也說明歷代人民對他的感情是多麼深厚。

《列仙全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孫思邈是華原人。自幼聰慧過人,七歲就能夠日誦千文。當時獨孤信感歎說:「這是一個聖童啊,可惜天分過高,恐怕難於在這個塵世間有所為。」

孫思邈長大之後,喜歡讀道家老子的書。周宣帝的時候,時局動盪,他隱居在太白山學道,煉氣養神,洞曉天文推理,精通醫藥,暗中做了不少善事。

有一次他見到一條「小蛇」為牧童所傷,正在出血。他脫下自己的衣服贖出「小蛇」,在傷口處敷上藥,將它放回草叢中。

過了十幾天出門,碰到一個身穿白衣的英俊少年騎馬經過。這個少年跳下馬背拜謝孫思邈說:「謝謝您救了我的弟弟。」孫思邈很驚訝,不知道他是甚麼意思。少年於是又盛情邀請孫思邈到家中做客。他將馬讓給孫思邈騎,自己牽著馬幾乎像足不沾地一樣地飛。轉眼就到了一處城郭,裡面花木盛開,房舍金碧輝煌,一派王家氣派。少年邀請孫思邈進門,一身著紅衣、頭戴小帽的人,身後跟著很多侍從,笑容滿面地迎了上來。他向孫思邈再三道謝說:「承蒙您的重恩,所以特意派兒子去請您。」他回過頭指著一身穿青衣的小男孩說:「前幾天他獨自出門,被牧童所傷,幸虧您脫衣贖救才有今日。」於是讓青衣男孩拜謝孫思邈。孫思邈這才想起前些日子脫衣救小蛇的事情。他偷偷地問旁邊的人這裡是哪裏,那人告訴他:「這是涇陽水府。」原來他救的不是甚麼「小蛇」,而是龍王的兒子。

紅衣龍王安排設宴款待孫思邈。這樣過了三天,龍王又送他很多珠寶彩緞。孫思邈堅決不肯接受。龍王於是令自己的兒子取來龍宮奇方三十首送給孫思邈。臨別時他對孫思邈說:「這些藥方可以幫助您濟世救人。」就這樣龍王安排人馬送孫思邈回家了。

孫思邈使用這些藥方後,發現它們確實靈驗。於是他將這些藥方寫入了《千金方》中。後人視《千金方》為一部奇書,原來這些藥方來源於仙人,靈驗也就不足為奇了。

隋文帝聽說了孫思邈的名聲後,徵召他做官,他卻推辭了。他曾經私下地對人說:「再過五十年,會有聖人出現,我到時候會幫助聖人救助百姓。」

後來唐太宗徵召他,他於是到了京城。唐太宗看到他年輕的面容非常驚訝,說:「我聽說有道之人都是值得尊敬的,原來修道的說法,真有其事呀。」

永徽三年,孫思邈已經有一百多歲了。有一天他沐浴之後,穿好衣冠,對自己的子孫說:「我今天要離開這裡去雲遊了。」沒有多久,孫思邈就死了。可是他的屍身過了一個多月還是面色紅潤。到放入棺材下葬的時候,卻發現棺材中僅僅剩下衣服了。

唐玄宗避難蜀中的時候,有一天夢到孫思邈向他要武都雄黃,於是命人帶著十斤雄黃送上峨眉山頂。使者上山上了一半的時候,看到一個人鬚髮皆白,頭戴方巾,身穿布衣,身後兩個青衣童子。那人指著一塊大磐石說:「你可以把藥放在這裡。石頭上是寫給皇上的謝表。」使者一看,上面果然有一百來個大字。使者於是逐字抄寫下來,他一邊抄,石頭上的字隨著他抄寫一個字一個字地消失了。抄寫完一看,石頭上一個字都沒有了。轉眼間一股白氣升起,連人帶藥都不見了。

至於他的養生十三法(耳聰目明法)則包括-

1 髮常梳

將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發熱,然後由前空額開始掃上去,經後腦掃回頸部。早晚做十次。

頭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經常做這動作,可以明目祛風、防止頭痛,耳鳴、白髮和脫髮。

2 目常運

(A) 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複3次。
(B) 搓手36下,將發熱的掌心敷上眼部。

這動作可以強化眼睛,糾正近視和懶視。

3 漱玉津。玉津即津液、口水

(A) 口微微合上,將舌頭伸出牙齒外,由上面開始,向左慢慢轉動,一共轉12圈,然後將口水吞下去。之後再由上面開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B) 口微微合下,這次舌頭不在牙齒外邊,而在口腔裡,圍繞上下鄂轉動。左轉12圈後吞口水,然後再反方向做一次。吞口水時,盡量想像口水帶到下丹田。

從現代科學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調和荷爾蒙分泌,因此經常做這運動,可以強健腸胃,延年益壽。

4 耳常鼓

(A) 手掌掩雙耳,用力向內,然後放手,應該有卜一聲。重複做10下。
(B) 雙掌掩耳,將耳朵反折,雙手食指壓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彈後腦風池穴10下,卜卜有聲。

這動作每天臨睡前後做,可以增強記憶和聽覺。

5 面常洗

(A) 搓手36下,暖手以後上下掃面。
(B) 暖手後雙手同時向外翻。

這動作經常做,可以令臉色紅潤有光澤,同時不會有皺紋。

6 頭常搖

雙手叉腰,閉目,垂下頭,緩緩向右扭動,直至恢復原位為一次,共做6次。反方面重複。

這動作經常做可以令頭腦靈活,防止頸椎增生。不過,注意要慢慢做,否則會頭暈。

7 齒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齒互叩,無需太用力,但牙齒互叩時須發出聲響。輕輕鬆鬆慢慢做36下。

這動作可以能上下鄂經絡,幫助保持頭腦清醒,加強腸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骨退化。

8 腰常擺

身體和雙手有韻律地擺動。當身體扭向左時,右手在前,左手在後,在前的右手輕輕拍打小腹,在後的左手輕輕拍打「命門」上穴位。反方向重複。最少做50下,做夠做100下更好。

這動作可以強化腸胃、固腎氣、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9 腹常揉

搓手36下,手暖後兩手交叉,圍繞肚臍順時針方向揉。當自己的身體是一個時鐘。揉的範圍由小到大,做36下。

這動作可以幫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脹。

10 攝谷道,即提肛

吸氣時提肛,即將肛門的肌肉收緊。閉氣,維持數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後呼氣放鬆。

這動作無論如何時都可以練習。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到30下。

相傳這動作是十全老人乾隆最得意的養生功法。

11 膝常扭

雙腳並排,膝部緊貼,人微微下蹲,雙手按膝,向左右扭動,各做20下。

這動作可以強化膝頭關節,所謂「人老腿先老,腎虧膝先軟。」要延年益壽,要由雙腳做起。

12 常散步

挺直胸膛,輕鬆地散步。最好心無雜念,盡情欣賞沿途景色。

民間有個說法,「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雖然有點誇張,不過,散步確實是有益的運動。

13 腳常搓

(A) 右手擦左腳,左手擦右腳。由腳跟向上至腳趾,再向下擦回腳跟為一下。共做36下。
(B) 兩手大拇指輪流擦腳心湧泉穴,共做100下。

常做這動作,可以治失眠、降血壓,消除頭痛。腳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區。經常搓腳可以強化各器官,對身體有益

2011年5月2日 星期一

緬懷漢字始祖-倉頡

在剛過去的農曆三月二十八日(即2011年4月30日, 星期六)原來是倉頡誕, 紀念咱們一直使用(漢)文字的創造者。

倉頡是誰?倉頡是很熟悉的名字,因為港人慣用的電腦中文輸入法名為倉頡輸入法。但是,倉頡並非倉頡輸入法的始創者。倉頡在幾千年前創造了漢字,而中文倉頡輸入法則是幾十年前由台灣人發明。

歷代皇帝都尊稱孔子與倉頡為先師,每年都有拜祭孔子與倉頡的典禮,而倉頡又與中華始祖軒轅黃帝成為春祭的至尊,「清明謁黃帝陵,穀雨拜倉頡廟」,是皇室規格,民間在穀雨之後的十天內,都有拜倉頡先師的習俗。倉頡是黃帝的左右手,負責記錄每日所發生的事情及農牧業務運作情況,工作繁重。倉頡覺得如果繼續使用原始方法,用石頭與繩結記錄,終會無法勝任,於是便創造了象形文字。不論信奉甚麼宗教或從事甚麼行業,凡是認識、使用漢字的,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都應該緬懷漢字始祖 - 倉頡。

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

當天后遇上耶穌 (25.4.2011)

今年的農曆三月廿三日天后誕適逢復活節星期一 (25/4/2011);東西方兩大節慶薈萃香港, 更進一步成為"盛事之都"

查天后是香港及南中國沿岸省份常見供奉的神祇。關於天后的來歷,歷來眾說紛紜。

據說她來自官宧世家,父親林愿是宋代都出巡官。相傳天后於宋代開國元年(公元906年)3月23日出生於福建莆田縣,出生時已有特殊徵兆:紅光滿室,香氣四溢;出生至滿月均沒有啼哭過,故取名林默娘。

相傳天后娘娘自童年起即有預測天氣的異能,常於海難發生時前往救人,至29歲時於鄉間湄州峰上羽化升天。其後每多顯靈,於海濱救人無數,於是沿海鄉民紛紛立廟祀奉,歷代君主都賜以名銜,尊為天妃,直至康熙22年派兵收復台灣鄭克塽,因戰船擱淺,兵將乃向天妃禱告因而脫險。康熙知道後改天妃為天后,此後天后成為中國及東南亞華人社會裏漁民和所有航海者普遍的守護神 (Patron Saint),有些漁民更會把孩子和天后"上契"。現今祖藉福建的林姓人士,多普遍認同天后是他們的祖先。

香港位於南中國珠江口東側島嶼,歷來漁業發達,至今最少有40座天后廟,其中最古老的是建於公元1266年的佛堂門天后廟。每年的天后誕(農曆3月23日)會有多至5萬名信眾參拜,有的賀誕者會於帆船和駁船上掛滿色彩繽紛的旗幟,很多船上亦有舞獅,好不熱鬧。

除了佛堂門大廟外,各區善信慶典活動亦各有特色。元朗的漁民團體、體育會、宗親會等會派出飄色、樂手和其他表演者參加"會景巡遊"至大榕樹前的天后廟;西貢的民政專員要親自上香,代表西貢的居民向天后祈福。

2011年3月23日 星期三

佛說大乘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

近日上網找到這篇經文, 引錄之以廣流傳-

誠心唸誦[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名號就能延長壽命,請各位發心每天為自己的父母唸誦此佛號108遍,延長父母親的壽命,報答父母深恩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國那爛陀寺傳教大師三藏賜紫沙門臣法天奉 詔譯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漏盡意解無復煩惱。逮得己利心善解脫。眾所知識大阿羅漢。復有智慧廣大功德。莊嚴威儀具足諸尊。菩薩摩訶薩等。為聞法故皆悉來集。於眾會中有大慧妙吉祥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

爾時釋迦牟尼佛。愍念未來世中一切短命眾生。令增壽命得大利益。為說不可思議祕密甚深微妙勝法。是時。世尊告大慧妙吉祥菩薩言。汝等諦聽。從是南閻浮提。西方過無量佛土。有世界名無量功德藏。國土嚴麗眾寶間飾。清淨殊勝安隱快樂。超過十方微妙第一。於彼無量功德藏世界之中。有佛名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無上正等菩提。今現住彼世界之中。起大慈悲為諸眾生演說妙法。令獲殊勝利益安樂。

佛復告妙吉祥菩薩言。今此閻浮提世界中人壽命百歲。於中多有造諸惡業而復中夭。妙吉祥菩薩。若有眾生。得見此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功德殊勝及聞名號。若自書寫若教他人書是經竟。或於自舍宅或於高樓。或安精舍殿堂之中。受持讀誦遵奉禮拜。種種妙華燒香粖香。塗香華鬘等。供養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如是短壽之人。若能志心書寫受持。讀誦供養禮拜。如是之人復增壽命滿於百歲。

復次妙吉祥菩薩。若有眾生聞是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名號。若能志心稱念一百八遍。如此短命眾生復增壽命。或但聞其名號。志心信受遵崇之者。是人亦得增益壽命。復次妙吉祥菩薩。若有恒時心無暫捨。志誠思求妙法。善男子善女人等汝應諦聽。我今為說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一百八名陀羅尼曰。

曩謨(引)婆(去)誐嚩(無可反)帝阿播哩弭跢(引)愈(轉舌)霓野(二合)曩素(上)尾[寧*吉](寧吉反)室止(二合)怛帝[口*祖](仁祖反)囉(引)惹(仁佐反)野怛他(引)誐哆(引)野(引)囉賀(二合)帝三(去)麼藥(二合)訖三(二合)沒馱(引)野怛儞也(二合)他(去)唵(引)薩(慱舌呼)嚩(無可反)僧塞迦(二合引)囉波哩舜馱達(他割反)[口*栗]麼(二合)帝誐誐曩三(去)母努蘖(二合)帝娑嚩(二合短呼)婆(去引)嚩尾舜弟麼賀(引)曩野波哩嚩(引)黎娑嚩(二合引)賀(引)

妙吉祥菩薩。此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一百八名陀羅尼。若有人躬自書寫。或教他人書是陀羅尼。安置高樓之上。或殿堂內清淨之處。如法嚴飾種種供養。短命之人復得長壽滿足百歲。如是之人於後此處命終。便得往生於彼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佛剎無量功德藏世界之中。當釋迦牟尼佛。說此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時。有九十九俱胝佛。一心異口同音。亦說此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

是時復有八十四俱胝佛。一心異口同音。亦說此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

是時復有七十七俱胝佛。一心異口同音。亦說此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

是時復有六十六俱胝佛。一心異口同音。亦說此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

是時復有五十五俱胝佛。一心異口同音。亦說此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

是時復有四十四俱胝佛。一心異口同音。亦說此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

是時復有三十六俱胝佛。一心異口同音。亦說此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

是時復有二十五俱胝佛。一心異口同音。亦說此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

是時復有十殑伽河沙數俱胝佛。各各心無差別異口同音。亦皆說此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

此陀羅尼經。若復有人若自書若教人書。如是之人於後。不墮地獄不墮餓鬼不墮畜生。不墮閻羅王界業道冥官。永不於是諸惡道中受其惡報。如是之人由是書寫此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功德力故。於後一切生處。生生世世得宿命智。

此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若自書若教人書。如是之人則同書寫八萬四千法藏。所獲功德而無有異。

此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若復有人若自書若教人書。如是之人便同修建八萬四千寶塔。所獲功德而無有異。

此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若自書若教人書。如是之人若有五無間地獄之業。由是功德力故。其業皆悉消除。

此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若自書若教人書。如是之人不墮魔王及魔眷屬。不墮藥叉羅剎道中。不墮非橫死亡。永不受是諸惡果報。

此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若自書若教人書。如是之人臨命終時。有九十九俱胝佛。面現其前來迎是人。往生於彼佛國土中。汝等勿生疑惑。

此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若自書若教人書。如是之人當來永不受其女人之身。

此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若自書若教人書。如是之人常得東方彥達嚩主持國天王。南方矩伴拏主增長天王。西方大龍主廣目天王。北方大藥叉主多聞天王。密隱其身隨逐衛護。

若復有人為於此經。能以少分財寶布施之者。是人便同以三千大千世界滿中。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如是七寶盡持布施。

若復有人供養此經典者。便同供養一切真實法藏。若復有人能持上妙七寶。供養毘婆尸。試棄。毘舍浮。俱留孫。揭諾揭牟尼。迦設波。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所獲福德不能度量知其數量。

若復有人供養此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所獲福德亦復不能度量知其限量。又如四大海水充滿其中。不能得知一一滴數。

若復有人書寫供養。受持讀誦此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所獲福德亦復不能度量知其限數。

若復有人書寫是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處所地位則是成就諸佛真身舍利寶塔。應尊重禮拜。若有眾生耳聞此陀羅尼者。此之眾生永不受飛鳥四足多足異類之身。當來速得成就不退轉無上正等菩提。

若復有人。積聚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如是七寶如妙高山王盡能捨施。所獲福德不可度量知其數量。

若復有人為此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而能布施之者。所得福德亦復不能度量知其限數。

若復有人書寫此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禮拜供養者。如是之人則為禮拜供養十方諸佛剎土一切如來。而無有異。

爾時釋迦牟尼世尊。說彼伽他曰。
修行布施力成就  布施力故得成佛
若入大悲精室中  耳暫聞此陀羅尼
設使布施未圓滿  是人速證天人師
修行持戒力成就  持戒力故得成佛
若入大悲精室中  耳暫聞此陀羅尼
設使持戒未圓滿  是人速證天人師
修行忍辱力成就  忍辱力故得成佛
若入大悲精室中  耳暫聞此陀羅尼
設使忍辱未圓滿  是人速證天人師
修行精進力成就  精進力故得成佛
若入大悲精室中  耳暫聞此陀羅尼
設使精進未圓滿  是人速證天人師
修行禪定力成就  禪定力故得成佛
若入大悲精室中  耳暫聞此陀羅尼
設使禪定未圓滿  是人速證天人師
修行智慧力成就  智慧力故得成佛
若入大悲精室中  耳暫聞此陀羅尼
設使智慧未圓滿  是人速證天人師

佛說是經已。諸大苾芻眾及諸菩薩。一切世間天人阿素囉彥闥嚩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大乘聖無量壽王經
-----------------------
此咒就是漢地「十小咒」中的 「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陀羅尼」,與漢人很有緣。此經文字一半以上在說明陀羅尼的利益,真是讚歎!


【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陀羅尼】
捺摩巴葛瓦帝 阿巴囉密沓 阿優哩阿納 蘇必你 實執沓
牒左囉宰也 怛塔哿達也 阿囉訶帝 三藥三不達也 怛你也塔
唵 薩哩巴 桑斯葛哩 叭哩述沓 達囉馬帝 哿哿捺 桑馬兀哿帝
莎巴瓦 比述帝 馬喝捺也 叭哩瓦哩娑喝

此咒出自「佛說大乘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一如經名,是釋迦牟尼佛為增長衆生無量的壽命、得大吉祥大利益、速證菩提而說的咒語。此陀羅尼收在漢地常見之「十小咒」中。

十方三世諸佛成道以來,壽命歷經無量劫,早已超越生死,法身常住不變,是為「聖無量壽」;佛陀智慧普照十方,無有障礙,是為「決定光明」。而一切眾生本就具足佛性,經由修行將長久蒙蔽的佛性顯現出來,即是持念本咒最大的利益。

按: 還有再簡單的方法-

首先在佛菩薩前鄭重發願:為父母延壽數年,自己做相應功德迴向給父母,便可達成此願。但所發誓願要做的功德一定要做到。

1.發願長期大量放生。

2.戒殺。

3.累積念誦六字大名咒一百萬遍以上。

4.止惡行善。

但能做到以上幾條,為父母延長數年壽命絕無問題。其中戒殺最為關鍵, 殺生直接關乎到壽數與健康,如果不能吃素可以吃三淨肉,不可以殺活物來吃。 三淨肉說得通俗點就是市場賣的現成肉。 沿海地區有煮蛤蜊 、蝦來吃的習慣,也是殺生。到飯店注意不要點煮活物吃。

殺生直接關乎到壽數與健康,放生則會快速的延壽增健康,此言絕無絲毫虛假,如誰家有長期臥病在床的人,親屬代為大量放生後把功德迴向給病人,病人不久就會變為氣色大好, 懨懨病人也會精神大振,甚至食慾都強了起來。

六字大明咒只六個字,很好念。 “嗡嘛呢唄美哄”,雖簡短,卻是萬咒之王。長期念誦增壽數福祿,祛災兇。 念到百萬遍以後,便可度六道一切眾生,怨親債主悉數得度,持咒自然吉祥安樂,所求無不應驗。 可有計劃的每天念幾十分鐘,坐行起臥都可念,每月如果念5萬遍,百萬遍不用兩年就可念完。誦持此咒福益非常廣大,說之不盡。

止惡行善直接關乎吉凶,做到這一點便會有善神護佑,惡鬼陰物不能加害。 如果作惡多端則沒有善神隨身,易遭橫禍或別的災疾,怨親債主遍會常隨左右伺機索債。 一些平時作惡的人病中時有恍惚驚懼便是這個道理。

P.S. 做好上面幾條,不僅能讓自己親人增壽,而且自己也會得到很大福益。 看清楚其實仍是"了凡四訓" 所強調的"改過" 和 "積善"!

2011年2月26日 星期六

正月廿六觀音借庫

農曆正月廿六日,是一年一度的觀音開庫日子。

據傳,觀音在修道的時候,有五百位護法羅漢,為了要考核觀音大士的修行成績,於是化為人間和尚,到觀音廟化緣討飯充飢。觀音見有和尚求助,就打開倉庫讓各和尚盡情享用各種精美齋菜,當五百和尚填滿肚皮之後,餘下來的食物就留給前來參拜的善信享用。

此後,農曆正月廿五日晚子時就定為「觀音開庫」日。每年的這個日子,千千萬萬的信徒,都會湧到觀音廟祈福及借庫,希望借庫後財運亨通。

特別是經濟低迷, 失業率高企, 財政預算案不太令人滿意的時候...雖然金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卻萬萬不能,起居飲食、交租買米,非錢不可,是故,人人為錢搏命。要向銀行借貨麼,談何容易?有人為救一時之急,向「大耳窿」求助,結果被迫到走頭無路,這一切,已是司空見慣。

想來,最仁慈、最可信、最無私的,應該是「觀音娘娘」,祇要到觀音廟上香求借,全部得償所願。每年農曆正月二十六日子時至亥時,觀音菩薩大開金庫,借錢於民,助民致富的時刻。

「借庫」所具備的供品,大抵和作觀音福相同。至於儀式方面,借庫的善信可在燃點香燭後,恭敬地跪在觀音面前說出自己的願望,想借多少錢?用什麼供品還神?都應說得一清二楚,然後才焚化金銀衣紙。

不過有一點要注意,攜來的金紙銀紙最好剩下幾隻疊好的壽金元寶或大金元寶,待祭祀完畢帶回家中,放在神位旁邊或流年的財氣位。

如果借了觀音的錢做生意而發了財,別忘了翌年正月二十六日前回到觀音廟,履行先前許下的諾言。此外,去年帶回家的壽金應帶回廟中焚化。

到現在,每逢「觀音開庫」的日子到來借庫的善信也越來越多。雖然,觀音來者不拒,但大家要謹記︰借貸之後,到了年尾,一定要歸還,否則,下次再借庫時就不再靈驗了。有借有還方為上等人!

2011年2月21日 星期一

正月二十天穿日

「天穿日」源於古代女媧補天傳說,為客家人感念女媧補天相助的特殊節慶。每逢「天穿日」,客家人便會放下工作,一方面忙裡偷閒,也讓大地休養生息;從現代環保概念來看,適度給予大自然修補恢復的時間,更能讓環境生生不息、資源永續發展。台灣的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在廣徵客家人士意見後,宣布將把具客家獨特性的「天穿日」(農曆正月二十),訂為 "中華民國全國客家日" (即2011年的2月22日)。

最早記載天穿節的資料是東晉王嘉所撰《拾遺記》,類書《淵鑒類函》卷一三《歲時部》記載:「補天穿。《拾遺記》云:『江東俗稱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以紅縷系煎餅置屋上,曰補天穿。』相傳女媧氏以是日補天故也。」 宋代南城(今江西南昌)人李覯《正月二十日俗號天穿日以煎餅置屋上謂之補天感而為詩》說:「媧皇沒有幾多年,夏伏冬愆任自然。只有人間閒婦女,一枚煎餅補天穿。」

舊時相傳水神與火神相爭,將天撞出一個大洞,女媧為免去人間災苦,於是煉石補天,人們感念女媧的幫助,這就是「天穿日」的由來。農業時代,客家族群非常重視「天穿日」,這天客家人不工作,並唱山歌自娛;此外,客家人也會將保留一塊年節時做的甜粄,煎過後在「天穿日」時上香祀拜,煎炸過的甜粄黏稠鬆軟,有助女媧補天之意;也會把甜粄揉成小圓球狀,油炸後稱為「油堆子」或「油槌子」,插上針線拿來祭拜,稱做「補天穿」。更有不少廟宇選在這時候「開印」、「開扉」,部分客家鄉鎮還會舉辦山歌比賽,每到「天穿日」,各地客家庄熱鬧非凡,呈現歡樂慶祝的氣氛。

「天穿日」是客家傳統節慶,內含愛惜自然及環保等時代精神,是具有國際發展性的慶典節日,藉由具有國際高度的節日凝聚全球客家族群之意識,此外,「天穿日」不但具有濃厚的客家文化意涵及相當的號召力,更能藉此喚起式微的客家文化,發揚傳統客家文化。

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

臘八粥和尾牙

2011年1月11日寫下十分有趣 : 11/1/11; 原來正是農曆十二月初八- 過了臘八就是年!

在中國古代,「臘」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祭祀活動。它的意義,有人認為:「臘」是「合」的意思,臘祭就是合祭諸神;也有人認為:「臘」是 獵」的意思,獵禽獸以便歲末祭祀祖先。

從前的臘日,並沒有一定的日期,大約在冬至後的第十三到三十五天之間,最晚也不會到除夕,大多在二十四節氣的小寒節氣內,落在農曆的十二月,因此農曆的十二月就稱為臘月。農曆的十二月八日,是所謂的「臘日」。這一天,是佛祖得道成佛的日子,傳統上有吃臘八粥的習俗。在民間,吃了臘八粥以後,就開始忙過年了。

吃臘八粥的習俗據說傳自印度,相傳釋迦牟尼在未得道以前,曾經 獨自坐在菩提樹下,靜觀思維,每日只吃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佛祖成道前所受的苦難,便在十二月八日這一天,吃粥以為紀念。而中國自宋朝以後便開始普遍盛行起來,當時在民間有所謂「臘八日」,在臘月八日這天,每座寺廟都要準備「五味粥」敬拜佛祖,完後再分贈給善男信女,大家相信吃了五味粥便可以保佑身體健康。宋朝大文學家蘇軾,就曾大力提倡吃臘八粥,認為可以延年益壽。

過臘八節的習俗大約在清朝初期傳到臺灣,善男信女們都要到廟中去祭拜神明,並煮臘八粥讓全家人食用。康熙皇帝時,曾賜給有功的臣子臘八粥,是一種恩寵,在民間,有些特別遵循古風的家庭,天沒亮就已經吃過臘八粥,同時流下許多,吃個好幾頓,以表示「富貴有餘」。

臘八粥是用乾果、豆類煮成的,像花生、紅豆、白果、紅棗、栗子、藕乾、松仁、薏米、桂圓、核桃仁、杏仁、蓮子、葡萄乾、糯米之類,湊成八種,加上紅糖、白糖熬煮成粥。這些食物在中醫的看法,大多具有健脾養胃、補氣養血、暖身驅寒的功效,煮成粥後易於消化,適合嚴冬寒冷季節食用。臺灣的臘八粥,本來只有甜的一種,後來有一種以肉片、木耳、蝦仁….為材料煮成的鹹粥,兩種都很好吃。

臘八時節吃臘八粥,除了延續祖先的傳統以外,對健康也有幫助!

順便一提, 有關十二月十六的 "做尾牙" -

查過年的序幕揭開於農曆的臘月十六日,在這一天家家戶戶於傍晚的時候,供奉牲禮─雄雞(象徵生意興隆之意)、鴨、魚、肉、蛋等。向(廳頭)神桌上拜土地公,燃燒金紙。然後將長凳子擺在門口,供奉五味碗(日常生活飯類),拜地基主(歷來住在該住宅的無主孤魂,俗稱好兄弟),燒經衣、銀紙。一般住戶在此日一家團圓食尾牙。

「牙」是民間祭拜土地公的儀式。臺灣傳統習俗中,作生意的人在農曆每月初二及十六日,都必須準備一些牲畜、水果、香枝、紙錢等、祭拜地基主(土地最早的主人)以及土地公,在牲禮當中不可少的是一隻雄雞拔毛煮熟的白斬雞,這是用來象徵生意興隆的。而祭拜後的菜肴可以給家人或員工打打牙祭,因此也稱為「作牙」;農曆的二月二日是頭牙,十二月十六日是尾牙。

「作牙」的起源出於善良的社會風俗習慣,代代相傳。所謂「牙」字,為「牙旗」之簡稱,因古時荒地滿目,未經開墾之地,時有相爭開拓,致有格鬥、毆打等事發生。為識別起見,各地區(或軍旗)之西邊,均畫有獸牙之形狀,如牛角、羊角….等,以代表各地區之人員,或族人,或者軍隊的標誌;至於古代商場的買賣介紹人,往往被稱為「牙郎」或「牙儈」、「牽鉤仔」,故商人向「牙郎」們請客致謝等方式,拜祭土地公的節目,稱為「做牙」。

頭牙也正是土地公的生日,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一般農家在農曆二月二日這天舉行「春祭」,祈求一年五穀豐收並祝福土地公萬壽無疆;八月十五日還要祭拜一次,稱為「秋祭」,在五穀有了收成時感謝土地公賜給人們的豐收。土地公是老百姓的守護神,崇拜土地公是根源於人類對土地的信仰,主要為求生命繁衍或農作物豐收。在神明裡,土地公並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神,反而更親近人間,人們遇見任何問題,都會找上深入民間的土地公,祈求豐收、生意繁榮,就連治病、升官、轉職也找他幫忙;臺灣的土地公特別多,所以有「田頭田尾土地公」的說法。

「尾牙」就是一年中最後一個「作牙」的意思。過了這個「牙」後,馬上就要過年了,許多公司、行號也都利用這個機會,準備豐盛的菜肴請所有的員工聚餐。從前,如果老闆想要解雇不適用的員工,就趁著請吃尾牙的時候,在筵席上把雞頭對準那個人,暗示他過完年後不用再來上班了。俗語說:「吃頭牙燃嘴鬚,吃尾牙而憂憂」,就是這個意思。不過,這種解雇員工的方法,現在已經不流行了。由於近年來工商業發達,請吃尾牙的風氣愈來愈盛,因此,在尾牙前後的一個星期裡,從鄉村到都市,處處都有人忙著請尾牙或者請吃尾牙。

至於一般的住戶人家,也在這天吃團圓飯,稱為「食尾牙」,當天晚上並且吃一種特製的「潤餅」和「割包」。「潤餅」類似春捲,但比春捲大一倍,不用油炸,其形狀跟用紙張把銅錢包成圓筒形一樣,表示發財富潤家庭之意。「潤餅」是以潤餅皮(麵粉製的)捲包煮熟的豆芽、紅蘿蔔、絲筍絲、豆乾絲、蒜末、肉絲、蛋皮等食料製成。「割包」是以麵粉發酵製成,與饅頭相同,惟形狀稍有不同。將其撥開放入滷肉片、鹹酸菜、花生粉、糖、香菜等為餡,形狀如錢包,也是象徵發財的意思。



(參考: 台灣民間習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