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2日 星期四

大暑 (7.23) 養生

大暑節氣是最炎熱的時候,當溫度過高時,人體的體溫調節機能受限,應要預防中暑。預防中暑,最重要的是改善小氣候環境,通過涼棚,水幕隔熱,通過自然和機械通風降溫,對於高溫作業,應合理的營養補給。防中暑的飲料最好是熱茶。此節氣還要防陰暑,由於酷熱難當,人們有運動後立即洗澡的,有的一次喝太多的冷飲,有的在室外涼席睡覺,都易出現惡寒頭痛,伴沉重感,鼻塞流涕,喉痛咽干,四肢酸痛,肌膚發熱而無汗,或嘔吐,腹瀉,是中了陰暑。人們對陰暑的重視不夠,要注意不要貪涼,露宿太多,久開空調,或飲瓜果、生冷過度。陰暑的病程比較長,濕邪纏繞,患者難過。陰暑的原因主要是天氣炎熱,體力消耗大,抵抗力減弱,疾病會乘虛而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或嘔吐、腹瀉,甚至口眼歪斜,誘發中風及半身癱瘓等病,因此要注意周圍環境資源的利用,對冷風和冷飲要有節制。

查大暑節氣一般在公曆7月22日或23日。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關於大暑說: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r徂)暑;三候大雨時行。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于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溽,濕也,土之氣潤,故蒸鬱而為濕暑,俗稱齷齪熱是也;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大暑正值“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大部分地區旱、澇、風災也最為頻繁。民諺有:禾到大暑日夜黃;早稻搶日,晚稻搶時;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籮;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炎熱的大暑是茉莉、荷花盛開的季節。

仙草

仙草(Mesona chinensis),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為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於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莖葉曬乾後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本身也可入藥。民諺: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燒仙草是台灣著名的小吃之一,有冷、熱兩種吃法。燒仙草的外觀和口味均類似粵港澳地區流行的另一種小吃龜苓膏,也同樣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但這款食品孕婦忌吃。

涼粉

冬補三九,夏補三伏。家禽肉的營養成分主要是蛋白質,其次是脂肪、微生物和礦物質等,相對於家畜肉而言,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其蛋白質也屬於優質蛋白。雞、鴨、鴿子等家禽都是大暑進補的上選。

民間有一傳統的進補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雞。童子雞,是指還不會打鳴,生長剛成熟但未配育過的小公雞;或飼育期在三個月內體重達一斤至一斤半、未曾配育過的小公雞,後來也有專門的品種稱為童子雞。童子雞體內含有一定的生長激素,對處於生長髮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準下降的中老年人都有很好的補益作用。

鴨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水禽。每100克鴨肉含蛋白質16.5克,脂肪7.5克,還含有鈣、磷、鐵、多種維生素及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涼,有滋五臟之陽、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功效。尤其是經過一個冬春攝食的老鴨,骨骼更健壯,肌肉更豐滿。可主治水腫脹滿、陰虛失眠、瘡毒、驚癇等症。《名醫別錄》中稱鴨肉為“妙藥”和滋補上品。民間亦有“大暑老鴨勝補藥”的說法。老鴨燉食時可加入蓮藕、冬瓜等蔬菜煲湯食用,能補虛損、消暑滋陽。加配芡實、薏苡仁同燉湯,滋陽效果更佳,能健脾化濕、增進食欲。

鴿肉性平,具有補肝腎、益氣血、祛風解毒的功效,可氣血雙補,還有安神的作用,特別適合腦力勞動者、神經衰弱者進補。

大暑船

大暑送“大暑船”活動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大暑船”完全按照舊時的三桅帆船縮小比例後建造,長8米、寬2米、重約1.5噸,船內載各種祭品。活動開始後,50多名漁民輪流抬著“大暑船”在街道上行進,鼓號喧天,鞭炮齊鳴,街道兩旁站滿祈福人群。“大暑船”最終被運送至碼頭,進行一系列祈福儀式。隨後,這艘“大暑船”被漁船拉出漁港,然後在大海上點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們五穀豐登,生活安康。台州椒江人還有大暑節氣吃薑汁調蛋的風俗,薑汁能去除體內濕氣,薑汁調蛋“補人”,也有老年人喜歡吃雞粥,謂能補陽。

大暑節氣日本人會在社區裏架起了長長的竹筒,把煮好的麵條放到竹筒中過水冷卻,供大家品嘗。據說吃過這種竹筒冷面後夏天不會中暑。

大暑節台灣周圍的海域大多佈滿暖水魚群,東北海域有魷魚,基隆外海有小卷、赤宗、彰化海域則有黃鰭鯛等。台灣民諺:大暑吃鳳梨,說的是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另外六月十五日是“半年節”,由於農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所以在這一天拜完神明後全家會一起吃“半年圓”,半年圓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紅面搓成的,大多會煮成甜食來品嘗,象徵意義是團圓與甜蜜。

註: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