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7日 星期三

10 大健康生活方式

綜合一些中西方有關保健養生專著, 得出一個行動綱領 (Healthy Lifestyle)

10 大健康生活方式:

1 少食肉:大量食用各類肉及其製品,會加重某些疾病或誘發某些疾病,應當葷素搭配;

2 曬太陽:平常接受陽光的適當照射,有助身體儲存大量的維生素 D - 有益牙齒與骨骼的健康;

3 雨中行:冒著霏霏細雨逛街或散步,綿綿細雨可洗滌塵埃,凈化空氣,增加空氣中的負氧離子,有益肺與大腦的保健;

4 常唱歌:經常唱歌,有益健康長壽;

5 飯後息:飯後稍作休息或卧床片刻,再去散步或做其他事情,更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胃腸保養和肝臟功能的養護;

6 挺起胸:抬頭挺胸,不僅令人有氣質、看上去年輕而精力充沛,而且抬頭有助於減輕骨疼,挺胸會減少脊椎的負荷;

7 靜坐思:忙中偷閑,靜下心來,每日靜坐冥思1至2次,每次30分鐘左右,排除雜念放鬆身心,有助於解除神經性頭痛,降血壓;

8 天倫樂:業餘時光,夫妻共訴衷腸,爺孫 (父子) 共同游戲等,共享天倫之樂,實為健康之舉;

9 步當車:以步當車可以防止骨骼退化,有助於增強心肺功能,還有利於新陳代謝,有利於減肥;

10行善事:助人為樂,幫人之困,濟人之危,可侃心情舒暢,獲得一種難以言喻的心理滿足,這有助於強化人的免疫系統,調節身心“合二為一”,有利於健康長壽。

2009年5月26日 星期二

真正的幸福

甚麼是幸福?

不少人經常會問的題目, 由細到大思考無數次, 依然沒有答案 ...

美國一項調查發現, 人們認為真正的幸福不是世俗眼中的財富, 而是 "精神上的滿足".

紐約羅切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個性研究>>雜誌發表研究報告, 指他們對150名大學畢業生作跟蹤調查, 對他們的人生目標和幸福指數作出評估. 評估工作分別在被調查者大學畢業一年後和首次評估一年後展開.

研究發現, 受調查者中, 很多名利雙收的人不僅不感到幸福, 反而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而真正感到幸福的人是那些實現了 "自我價值" 的人.

何謂"自我價值"? 研究人員定義為

1 重視個人能力培養;
2 擁有親情和友情;
3 熱心於社會公益事業.

生命的意義不是對某事之追求, 而是如何對待其他人;

還要追求的話, 應是"幸福" - 那就是追求 "實現自我價值" !

2009年5月4日 星期一

天隱子養生書

找到一篇道家養生著作, 對現代人特別是第四,五,六諸章, 尤具指示作用-

天隱子養生書

唐.司馬承禎

序 

神仙之道,以長生為本;長生之要,以養氣為根。夫氣受之於天地,和之於陰陽。陰陽神靈,謂之心主;晝夜寤寐,謂之魂魄。是故人之身,大率不遠乎神仙之道矣。天隱子,吾不知其何許人,著書八篇,包括秘妙,殆非人間所能力學者也。觀夫修煉形氣,養和心靈,歸根契於伯陽,遺照齊於莊叟,長生久視,無出是書。承禎服習道風,惜乎世人,夭促真壽,思欲傳之同志,使簡易而行信哉。自伯陽以來,惟天隱子而已。唐司馬承禎謹序

神仙第一

人生時稟得靈氣,精明通悟,學無滯塞,則謂之神。宅神於內,遺照於外,自然異於俗人,則謂之神仙。故神仙亦人也,在於修我靈氣,勿為世俗所淪污;遂我自然,勿為邪見所凝滯,則成功矣。喜、怒、哀、樂、愛、惡、欲七者,情之邪也;風、寒、暑、濕、饑、飽、勞、佚八者,氣之邪也,去此邪,仙道近矣。

易簡第二

《易》曰“天地之道易簡”者,何也?天隱子曰:天地在我首之上、足之下,開目盡見,無假繁巧而言,故曰易簡。易簡者,神仙之謂也。然則以何道求之?曰:無求不能知,無道不能成。凡學神仙,先知易簡。苟言涉奇詭,適足使人執迷無所歸本,此非吾學也。

漸門第三

《易》有漸卦,老氏有漸門,人之修真達性,不能頓悟,必須漸而進之,安而行之故設漸門。一曰齋戒,二曰安處,三曰存想,四曰坐忘,五曰神解。何謂齋戒?曰:澡身虛心。何謂安處?曰:深居靜室。何謂存想?曰:收心復性。何謂坐忘?曰:遺形忘我。何謂神解?曰:萬法通神。故習此五者,曰五漸之門。先了一,則漸次至二;了二,則漸次至三;了三,則漸次至四;了四,則漸次至五,神仙成矣。

齋戒第四

齋戒者,非蔬茹飲食而已;澡身者,非湯浴去垢而已。盛其法在節食調中,磨擦暢外者也。夫人稟五行之氣,而食五行之物,而實自胞胎有形也。呼吸精血,豈可去食而求其長生!但世人不知休糧服氣,道家權宜,非永絕粒食之謂也。食之有齋戒者,齋乃潔淨之務,戒乃節身之稱。有饑即食,食勿令飽,此所謂調中也。百味未成熟勿食,五味太多勿食,腐敗閉氣之物勿食,此皆宜戒也。手常磨擦皮膚溫熱,去冷氣,此所謂暢外也。久坐、久立、久勞役,皆宜戒也。此是調理形骸之法,形堅則氣全,是以齋戒為漸門之首矣。

安處第五

何謂安處?曰:非華堂邃宇、重摑廣榻之謂也。在乎南向而坐,東首而寢,陰陽適中,明暗相半。屋無高,高則陽盛而明多;屋無卑,卑則陰盛而暗多。故明多則傷魄,暗多則傷魂。人之魂陽而魄陰,傷於明暗,則病疾生焉。此所以居處之室,必使之能向天地之氣。若亢陽之攻肌,淫陰之侵體,豈不傷哉!修養之漸,倘不法此,非安處之道。故曰吾所居室,四邊皆窗戶,遇風即闔,風息即開;吾所居座,前簾後屏,太明則下簾以取其內映,太暗則卷簾以通其外曜。內以安其心,外以安其目,心目皆安,則身安矣。明暗尚然,況太多事慮,太多情欲,豈能安其內外哉!故學道以安處為次。

存想第六

存謂存我之神,想謂想我之身。閉目即見自己之目,收心即見自己之心。心與目皆不離成身,不傷我神,則存想之漸也。凡人目終日視他人。故心亦逐外走;心終日接他事,故目亦逐外視。營營浮光,未嘗復照,奈何不病且夭耶?是以歸根曰靜,靜曰復命,成性存存,眾妙之門。此存想之漸,學道之功半矣。

坐忘第七

坐忘者,因存想而忘也。行道而不見其行,非坐之義乎?有見而不行其見,非忘之義乎?何謂不行?曰:心不動故。何謂不見?曰:形都泯故。或問曰:何由得心不動?天隱子默而不答。又問:何由得形都泯?天隱子瞑而不視。或者悟道,乃退曰:道果在我矣!我果何人哉?天隱子果何人哉?於是彼我兩忘,了無所照。

神解第八

齋戒謂之信解,安處謂之閒解,存想謂之慧解,坐忘謂之定解,信、定、閒、慧四門通神,謂之神解。夫神之為義,不行而至,不疾而速,陰陽變通,天地長久,兼三才而言謂之易,齊萬物而言謂之道德,本一性而言謂之真如。入四真如,歸於無為。故天隱子生乎易中,死乎易中,動因萬物,靜因萬物,邪由一性,貞由一性,是以生死動靜邪貞,吾皆以神而解之。在人謂之人仙,在天曰天仙,在地曰地仙。故神仙之道,同歸一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