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

典故「梁山伯路遙訪友」有何寓意?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最早見於唐代,到明清小說和近代戲曲,始有完整的長篇劇情。二零零六年,「梁祝傳說」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呂祖靈籤》第九十三籤提到的「心急馬行遲」,便是「士九問路」的情節。

今綜合各典故簡述如下:

東晉時代,梁山伯曾與女扮男裝的祝英台在杭州同窗三年,臨別時祝英台曾承諾,若梁山伯造訪祝家,當以妹妻之。及後梁山伯如期出門造訪,書僮士九見到山上有一位看羊的年輕女子,道:「借問伯母一聲,祝家煩你話過我邊間?」結果被引入錯誤方向而遲來三天。到訪祝家時,梁山伯始知祝英台是女兒身,並剛許配給馬文才。梁山伯求婚不得,回家後憂疾而死。祝英台出嫁當天,路過梁山伯墳墓,情緒大悲,此時墳墓突然裂開,祝英台跳入其中,同化為彩蝶雙雙飛去。

良緣早在身邊,可是自己懵然不知,未能把握時機,錯過大好姻緣。到覺悟要珍惜時,反而求之不得,人間苦痛莫過於此。「路遙訪友」寓意凡事莫急亂,謹慎行事,莫因小事而耽誤大局。「心急馬行遲」便是指急於去辦事,總覺得馬走得慢,形容焦急之狀態。惟愈心急求取,愈容易出錯,猶如故事中之士九失言,終致誤時。遲來三天,人事已全非矣。

SOURCES: 蓬瀛仙館<津津樂道>

2020年11月20日 星期五

「李旦受劫」的寓意


李旦,即唐睿宗,乃武則天幼子,一生做了兩任皇帝,又兩度禪讓,人生經歷了高低起跌及重重災劫,先後遭母親及兒子李隆基逼令退位,《呂祖靈籤》第九十一籤提到的「終是一場冤業」,正好形容李旦的一生。

今按《舊唐書》及《資治通鑑》等記載,簡述武則天當權時「李旦受劫」一事:

武則天登基後,對李姓宗室存有戒心,許多官員因私下拜見前任皇帝李旦而遭受極刑。安金藏是負責宮廷祭祀樂舞的「太常寺」樂舞藝人,地位不高,有機會在李旦左右侍奉。不久,李旦被人誣告反叛,武后下詔命酷吏來俊臣查處此事。來俊臣嚴刑逼供,李旦身邊的人因為害怕受刑,紛紛承認罪名,李旦性命危在旦夕。不過,安金藏毫不畏懼,向來俊臣表示李旦無罪:「公不信金藏之言,請剖心以明皇嗣不反。」隨即以刀刺入自己腹中,五臟流出。武后聽說此事,大為吃驚,命人將安金藏緊急救治,終於安金藏奇跡活過來。武后親臨探視,感歎說:「吾子不能自明,不如爾之忠也!」隨即下詔終止案件審理,李旦因此而倖免於難。

為了爭奪皇位,唐室內部家族相殘,盡現人性醜惡。李旦的「受劫」也是因為名利鬥爭才惹禍。不過,李旦並不貪戀名位,他先後讓位給母親、兄長、兒子,適當時候放權捨位,才可避過災劫,故籤文有云:「若冤業,修省方免得。」

p.s. 我們要正面的看待種種冤業及懺悔反省,方可免除劫難。如能修正己身,上天亦會默默護佑,如李旦得忠臣捨身相助,終可脫險。

SOURCES: 蓬瀛仙館<津津樂道>

2020年11月6日 星期五

典故「伯牙訪友」的寓意



典故「伯牙訪友」最早見於《呂氏春秋.孝行覽》、《列子.湯問》等,明代馮夢龍又改成小說《俞伯牙摔琴謝知音》並收錄在《警世通言》中,令這故事更為普及。今日《呂祖靈籤》第八十八籤及《觀音靈籤》第九十四籤均有收錄,概述內容如下:

伯牙是春秋時期的琴師,某夜在船上撫琴自娛,猛然發現岸上有人在聽琴,便招人上船問個究竟。此人自稱鍾子期,是個樵夫。起初伯牙不以為然,他不相信有人能聽懂自己的琴音。伯牙再彈奏,心裡想著高山,子期便說巍峨如泰山。伯牙心裡想著流水,子期便說浩蕩如江河。伯牙所思念的,子期必然了解。伯牙問可知古琴來歷,子期竟然可以娓娓道來。伯牙喜逢知己,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再聚。可惜後來伯牙再次拜會子期,鍾父告之「子期已死」,伯牙哭至墳前,將琴摔破,發誓今後不再彈琴。

《呂祖靈籤》曰:「悔亡悔亡。」知己難求,縱然遇上,卻世事無常。《警世通言》便提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雖然一生之中我們認識很多人,但真正知道我們內心世界的,少之又少。《莊子.徐無鬼》記載莊子面對好友惠施的死,曰:「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即使豁達如莊子,面對知心好友離世,也黯然神傷。

p.s. 如果能在世間找到一位知心友人,我們必須好好珍惜,不要待失去時才後悔。

SOURCES: 蓬瀛仙館<津津樂道>